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2篇
  免费   1862篇
  国内免费   2497篇
测绘学   762篇
大气科学   1946篇
地球物理   2554篇
地质学   4916篇
海洋学   1364篇
天文学   350篇
综合类   992篇
自然地理   102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642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8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冯德益  汪德馨 《地震》1994,(4):23-29
本文把神经网络方法引进地震预报研究当中。使用地震频次,最大震级,平均震级,等价地震次数等多项地震活动性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未来时段内的最大地震震级作为其输出,可以对某一固定地区的最大地震震级作出中近期预报。选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含两个中间层的前向模型,并采用BP算法。所得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使震级预报的内检符合率达到100%,在本文的例子中,外推预报准确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882.
本文对嘉峪关南5.4级地震前嘉峪关观测点观测的断层气组分氡、汞、氢的异常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与跨断层水准测量及地震活动性的对比分析,证实了上述异常确系5.4级地震的前兆反映。本文还对该观测点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所处的构造部位对多方式力源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883.
以反应谱和功率谱密度函数表征的强震运动的统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近仁  孙景江 《中国地震》1994,10(4):327-340
文中利用我国海城和唐山地震190条强震记录和美国西部138条强震记录研究了以反应谱和功率谱密度函数表征的强震运动的统计特性。反应谱用最大地面加速度归一化,即表为谱放大系数,功率谱密度函数用金井清谱描述。文中研究了参数的统计值和依赖性,以及谱放大系数和金井清谱参数与场地条件、震源和震中距等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了中美两国强震运动谱的统计特性,并对我国地震工程应用的强震运动谱的统计参数值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84.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在华北东部太原组和山西组、吐─哈盆地侏罗系腐植煤中检出了超细纹层。超细纹层在腐植煤中呈分散状、间隔状和密集状,前二者主要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中,后者则存在于沥青质体或层状藻类体条带中。超细纹层来源于微藻类细胞的抗分解外壁,是藻类在超微层次的重要表现形式。腐植煤形成过程中藻类的贡献较藻类体数量所反映的要高。  相似文献   
885.
在大口径工程施工中,采用以往一般方法对付某些特殊复杂地层效果欠使。本文所介绍的采用钢丝绳冲击钻迸、爆破与硬质合金回转钻进(即冲、爆、钻)相结合复合性钻进工艺,基本解决了在大滚石、孤石桩孔中难以施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6.
OLR揭示的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NOAA卫星观测的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学特征,揭示并解释了北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显着东西向振荡的年循环现象,探讨了用卫星资料研究副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87.
姜葵  刘祖荫 《地震研究》1989,12(4):285-299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澜沧、耿马相继发生了7.6级、7.2级地震。这次地震前曾经作过准确的中长期预报。在1985年完成1986年出版的南北地震带未来十年地震危险性研究报告和预测图中,澜沧、耿马地区就是两个圈定的7级危险区中的一个。1986年该报告正式上报云南省人民政府。1987年起该区域为我省的地震危险性监视区。1988年除加强监视外,我们还加强了一系列大震对策措施的准备工作。1988年8月该区地震活动增强,我局派出的现场考察组向当地政府作了汇报,并指出该区仍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与此同时,省局科技人员对该区作出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短期预报,并向当地打了招呼,当地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遗憾未能作出临震预报。大震发生后,我局昆明遥测台网仅7分钟定了位置和震级,并报告了国家地震局和省政府,及时为抗震救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震后2.5小时,现场监测队伍就出发了。在大震现场仅三天内就作出了地震趋势判断,也较好地作出了强余震的预报,有力地组织了地震考察及地震知识宣传。这一系列的大震对策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现场的抗震救灾工作,减轻了震灾的继续发生及其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影响。整个澜沧—耿马地震的预报、速报及大震对策工作在国内外都是一次较高水平的科学实践,得到了中央慰问团及  相似文献   
888.
1974年12月22日辽宁参窝水库区发生5.2级(M_L)地震,本文通过分析5.2级地震在海城7.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中的地位、测定地震序列在各台的P、S波振幅此以及P波初动半周期等地震学参量,认为该地震序列中最大地震发生前后,参窝地区构造应力作用形式及应力集中程度基本上没有变化,只在海城大震后才发生显著改变。作者认为,在监视大范围地震活动时空变化的同时,如果一次中等地震序列中的最大地震发生前后,某些诸如振幅比(反映构造应力作用形式)和P波初动半周期(反映地震应力降及应力集中程度)等地震学参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则可能表明,不久将在附近地区发生更大地震。  相似文献   
889.
太行山北段早前寒武系龙华河群为六十年代所建,后来发现五台山区的五台群底界已延入龙华河群之中。近年来,许多新资料表明,它实际上包括了龙泉关群、五台群及滹沱群的一部分。因而,应废除龙华河群,并对它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890.
应力作用下层状砂岩电阻率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是在室温条件下对兰州河口砂岩进行了单轴加载,在与加载方向平行、垂直和成45°角的方向上观测了电阻率的变化特征。主要的实验结果是: (1)垂直层理加载时电阻率ρ_(?)(平行于加载方向)和ρ_(?)(垂直于加载方向)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上升—平稳—下降。(2)平行层理加载时电阻率ρ_(?)和ρ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不论平行或是垂直层理加栽,在与层理面45°角的方向上的电阻率变化均较小。本文还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定性解释。由于这种砂岩的放大因子较小(10—10~2),所以不适宜做地电台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