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6篇
  免费   960篇
  国内免费   1317篇
测绘学   370篇
大气科学   927篇
地球物理   960篇
地质学   2456篇
海洋学   741篇
天文学   164篇
综合类   460篇
自然地理   67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51.
四川盆地东南缘河坝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的成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伴生关系,说明成矿与成藏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四川盆地东南缘的河坝铅锌矿产于震旦系灯影组古油气藏中,虽然二者在空间上密切共生,但铅锌矿的规模远较古油气藏的规模小。形成铅锌矿的流体具有较高的盐度(w(NaCl)=21.33%~23.83%)并富含有机质,成矿流体的峰温为122~134 ℃。与闪锌矿共生萤石的Rb Sr和Sm Nd同位素年龄显示成矿发生于128~130 Ma。研究区的古油气藏先后经历了多期成藏与破坏。奥陶纪-中志留世时期第一次成藏,加里东期末被破坏;二叠纪-中三叠世时期二次生烃形成油藏,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随着埋藏深度增加,石油发生热裂解形成古气藏,燕山期古气藏被破坏。铅锌矿的成矿仅与石油的热裂解和古气藏的破坏密切相关。石油热裂解形成硫化氢,热裂解过程中的超压使硫化氢溶于水为铅锌矿成矿提供硫源,构造隆升造成古气藏破坏,含硫化氢的油田卤水与成矿流体混合成矿。  相似文献   
952.
现已绝灭的古老松柏类植物似纵属Elatides在中生代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组成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甘肃酒西盆地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Elatides的营养枝和雌球果,并保存有较好的碳膜,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宏观形态和微细特征研究。根据营养枝、叶角质层、花粉、球果、苞鳞和种子的特征,鉴定这些化石为2个种:Elatides harrisii Chow和Elatides curvifolia (Dunker) Nathorst。其中:Elatides harrisii的突出特征是,花粉球形且具乳状小突起、表面光滑无纹饰,侧面观具褶皱;Elatides Curvifolia的显著特点为,着生于苞鳞腹面基部的种鳞先端三裂,具三枚胚珠。这些特征与现生杉木Cunninghamia非常相似,推论Elatides与现生Cunninghamia可能具有亲缘关系。通过对Elatides地质历史和地理分布的研究,发现该属的演化方向与中生代大陆漂移的方向具可比性,因而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又一古生物学佐证。  相似文献   
953.
卫东 《测绘通报》2013,(7):77-81
分析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快速更新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地理空间数据更新与发布工作流程;建立空间数据库更新管理系统、多时相瓦片数据集更新管理系统及多时相瓦片服务更新管理系统,实现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数据服务的快速更新与发布。  相似文献   
954.
节理岩体几何结构非常复杂,研究其渗流特性对于指导含水岩层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应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FN方法,基于VC++6.0软件平台,建立了平面渗流分析方法,分析了节理岩体不同几何分布情况下的渗透率张量特征,通过定义渗流定向性系数对岩体渗流的定向性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组节理岩体渗流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渗流定向性随着节理角度变化显著;节理随着节理贯通性增加,节理渗透率呈现对数增加趋势;两组节理情况下,各向异性特征随着节理组间夹角变化;两组节理岩体渗流特征研究中,正交分布下,岩体仍存在各向异性,但渗流定向性系数较低;当节理倾角服从正态分布时,随着节理倾角标准差增大,渗透率增加;两组节理夹角不同时,节理渗透主方向倾角随着夹角增大而相应增大,基本沿两组节理夹角方向的角平分线方向。  相似文献   
955.
利用2009-01—2013-05月发生在赣西北地区的233次M L≥1.0地震数字波形资料,采用尾波归一化方法计算了阳新台、九江台、修水台、高安台、宜春台的P波S波的衰减,结果显示,除修水台最佳流逝时间约为60 s外,其他四个台站的最佳流逝时间为30 s左右;九江-瑞昌震区内平均P波和S波的Q值分别为:Q P(f)=(15.97±1.87)f(1.66±0.06)和Q S(f)=(25.27±1.90)f(1.15±0.04)。  相似文献   
956.
Hydrodynamic flow fields affect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the water divers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sms. Understanding the hydrodynamic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is critical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especially fragile ecological habitats in river systems. This study uses turbulent flow to characterize the ecological behaviour of 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in the Yangtze River. The Delft3D‐Flow model, which is first validated with field‐measured data,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low field within spawning habitats of Chinese Sturgeon, downstream of Gezhouba Dam. The model‐simulated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TKE) and its distribution pattern are then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aulic environment of the fish's spawning habitat. For the spawning habitat, downstream of Gezhouba Dam, the lower limit of TKE for the Chinese Sturgeon egg mass field is 0.025 m2/s2, which occurs at a velocity less than 1.7 m/s. Chinese Sturgeon prefers habitats with TKE range of 0.010 ~ 0.015 m2/s2 for resting. This suggests that discharge regimes provide the basis for ecological regul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nd th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river management.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57.
山东及邻区地震的重新定位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及其邻区1975~2010年发生的地震经震相到时数据校正后,用双差定位(Hypodd)和Hypoinverse 2000定位法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重新定位的地震在空间分布上与区域构造结合更为紧密,震源深度的分布与人工地震勘探所推测的断裂相吻合;研究区地震多发生在5 ~25km深度范围内,分别在10km和16km左右存在两个明显的优势分布层,推断为这两个优势分布层分别位于上地壳底面和中地壳;地震活动图像表明中强震易发生在上下地壳交界的脆-韧转换带内,是区域应力作用下深部构造动力与浅层断裂运动变形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8.
选取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10年不同震级,不同地点的地震事件,按照中国地震局的编目要求对波形进行WA仿真处理,对比仿真前后的震级大小,找出其中存在的偏差,为地震资料的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9.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在边防、通信、公路等已得到广泛应用,能否将这一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地震无人值守台站,山东省在龙口地震台已做先期试点,通过一年试运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够满足地震无人值守台站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60.
基于虚拟技术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特殊性要求整个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及稳定性.基于虚拟技术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可实现整个系统的容灾备份,并通过虚拟机特性将原来在多台服务器上部署的系统在一台高性能服务器上实现,节约资源的同时,使异地移植更加灵活.基于虚拟技术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可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