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5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444篇
地球物理   710篇
地质学   1247篇
海洋学   454篇
天文学   230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32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2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南京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与人工增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文利用1998~2002年南京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对南京周边地区(距南京150km范围内)7、8、9三个月所有有高显的对流云降水回波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回波在平显上以带状为主,所占比例超过为58.2%,其次是孤立的对流云降水回波,所占比例达到22.6%。在高显上,回波顶高在0℃层以下的降水回波较少,不到10%,回波顶高在0℃~-10℃之间的占11.7%,在-10℃~-20℃之间的占15.3%,-20℃以上的达到63%以上,说明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中暖云的降水几率很小,大部分为发展旺盛、负温区比较深厚的对流云,这种云是人工增雨作业最理想的云。本文的研究为正确把握作业的时机、催化的部位及用弹量,以便有效地作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详细介绍单台地震实时监测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各模块的功能特点.该软件系统采用了基于Morlet小波理论进行震相识别,并且将标准长短时平均能量比方法和MCWT-AIC方法相结合,实现了地震事件实时监测报警,在数据分析处理中将时频分析技术应用其中,该软件很适合在测震台站与流动台站的单台地震监测与研究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993.
张娟 《矿床地质》2021,40(1):169-173
西秦岭双王金矿床以大量发育角砾岩型矿石为特征,金与碳酸盐矿物密切共生,在角砾岩之间呈胶结物产出,显示出强烈的幔源特点.长期以来,这种罕见的矿床类型的成因一直困扰着矿床学家.最近,在双王金矿床深部坑道内新揭露的碳酸岩墙,有可能为揭示这一科学难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文章选择碳酸岩和金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光薄片观察及TIMA扫...  相似文献   
994.
在经过长期运行后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俯仰轴会出现微小扭曲, 滚动轴承作为承载俯仰轴的核心部件, 也会因长期承受交变载荷增加疲劳风险, 导致轴承寿命以及望远镜指向精度的下降, 极大影响望远镜的性能. 以俯仰轴承为研究对象, 开展故障辨识方法研究, 可为望远镜天线的高性能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为实现在有限数据和复杂工作条件下准确地辨识俯仰轴承故障, 提出了一种小样本条件下基于元学习的故障辨识方法(Few-shot Meta-learning Fault Identification, FMFI). 首先将不同工况下的原始信号转换为时频图像数据, 之后按照元学习协议将数据样本随机采样到不同的学习任务中. 在有限样本的条件下, FMFI可以通过训练任务中的样本信息获取通用的先验知识, 在未知的测试任务下实现准确快速的故障辨识. 选取了与望远镜俯仰轴承工况具有相似性的变负载轴承数据集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FMFI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俯仰轴承的主动运维和高质量服役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5.
崔子恒  贺娟  贾国东 《地球科学》2021,46(1):331-340
为了讨论末次冰期以来巽他陆架东北部植被情况及巽他陆架在冰期时的碳循环意义.对位于南海西南部陆坡的18252-3站位岩心柱沉积物中长链正构烷烃组分的平均链长(ACL27-33)、碳优势指数(CPI27-33)、烷烃含量(∑oddC27-C33)、及烷烃比值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末次冰期以来CPI27-33表现出与海...  相似文献   
996.
干涉谱法测量水下竖直运动目标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磊  惠俊英  蔡平  杨娟 《海洋工程》2006,24(4):38-42
以被动测量竖直运动目标轨迹为目的,通过分析多途信号声压场模型,讨论了经过相干多途信道的目标辐射噪声在接收点产生相干干涉的现象。在目标水平距离已知的情形下,给出了干涉频率周期与目标深度的关系,提出了利用多途信道的相干干涉信息来解算目标深度轨迹的方法。时频分析可以得到干涉条纹、条纹粗细变化的规律与目标深度变化有关。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海洋微藻对UV-B辐射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生理生化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海洋微藻———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UV-B暴露时间的延长,UV-B辐射对藻的生长以及光合速率有抑制作用,并且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2)UV-B辐射使小新月菱形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且在最初的2d,UV-B辐射使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迅速,第4天的可溶性糖含量稍有所升高但与第2天相比差异不显著,UV-B辐射第6天,可溶性糖含量又迅速降低;(3)UV-B辐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2天明显升高,随后又快速下降;(4)对照组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随时间延长而升高,UV-B辐射第2天的GSH含量比初始状态(0d)的GSH含量稍有升高,但变化不明显,第2天之后,GSH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快速降低;(5)对照组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升高,UV-B辐射第2天的POD活性比初始状态(0d)的POD活性显著升高,第2天之后,POD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快速降低。  相似文献   
998.
Many oases(wet interdunes)are sedimentary 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high-frequency water-level oscillations,marked changes in salinity and intense biological activity at their margins.They are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 on Earth for ecosystem development.These dynamic,depositional settings are usually unfavourable for fossilization and subsequent preservation of vegetal remains.This paper describes bryophyte(liverwort)assemblages occurring in three successive horizons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i)recurrent early successional phases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 colonization of wet interdune margins or(ii)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floating or riparian liverworts in oasis pond waters associated with a progressive fall of the interdune water level.The record of in situ colonization surfaces characterized by delicate(e.g.lignin-free)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represents an exceptional type of preservation herein associated with a rapid variation in phreatic interdune water level and the subsequent establishment of anoxic and reducing conditions.The occurrence of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liverwort colonies coincides with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at least,three seismite levels in the oasis.Data gathered from the site suggests that the water table of the oasis was controlled by a combination of(i)a positive creation of accommodation space due to subsidence associated with movement on syn-sedimentary extensional faults,and(ii)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oasis water table controlled by the oscillations of the groundwater system due to orbital changes which appear to drive the variability of the climate system.Rising groundwater levels flooded the oasis soil crusts and lead to the exceptional recurrent preservation of liverwort colonies at the oasis margins.Alternatively,considering the hypothesis of floating or riparian liverworts in the oasis pond waters,the fall in the level of the oasis water table placed the floating liverworts in contact with the oasis bottom sediments.This fall in the level of the oasis water table could indicate a cessation of accommodation space by syn-sedimentary extensional faults and/or a regional lowering of the groundwater system level associated with drought periods.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oasis lamination between liverwort colonies records decadal and sub-decadal cyclicity,related with 11-year Schwabe sunspot and sub-decadal NAO cyclicities,conferring for every sedimentary cycle between liverwort colonies a duration of approximately 200 years,that otherwise matches the expected recurrence period for the De Vries cycle of solar activity.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和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构建了反映城市承灾体的综合城市化水平(CL)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城市脆弱性水平指数。考虑对城市具有结构性破坏和易于造成交通灾情的主要灾种,即水灾、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沙尘暴,构建了反映城市主要致灾因子的综合自然灾害强度(QC)指标,并得到城市综合自然灾害强度指数。据此,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半定量计算,将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划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5个等级,编制了中国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图,并对灾害链的综合风险评价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区域差异性导致各地耕地保护的目标不同,县域耕地保有量预测目标是否合理关系到区域和全局的耕地保护压力程度,影响着耕地保有量的合理预测,对有效遏止圈地现象至关重要。在耕地外部性特征基础上提出耕地保有量外部性连环效应,并据此效应建立县域耕地保有量预测目标约束机制;通过分析灌阳县在上轮规划耕地保护情况和耕地保有量现状,将灌阳县耕地保有量预测目标定位为耕地均量动态平衡;预测规划目标年灌阳县耕地保有量目标及相关单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