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6篇
  免费   1886篇
  国内免费   2605篇
测绘学   1292篇
大气科学   1404篇
地球物理   2010篇
地质学   4871篇
海洋学   1703篇
天文学   334篇
综合类   753篇
自然地理   109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696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702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切变线暴雨过程中湿位涡的中尺度时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君  汤剑平  邰庆国  石莹  裴洪芹 《气象》2007,33(10):45-51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V3.6,对2005年9月19—21日发生在山东中南部的区域性切变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模式输出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θse面陡立易导致湿斜压涡度的发展,形成θse陡峭密集区,密集区内容易发生暴雨。通过湿位涡的分析,揭示了暴雨过程中湿位涡的中尺度演变特征和空间结构,表明切变线暴雨的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联系。暴雨主要出现在850hPa的ζMPV1负值区和ζMPV2正值区等值线密集区附近,降水中心位于ζMPV1负值中心前部对流不稳定区中。  相似文献   
992.
非地转湿Q矢量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完全考虑非绝热加热项作用的前提下,从原始方程出发,推导出改进后的非地转湿Q矢量(Qq),以及用其散度作强迫项的ω方程,将其应用于一次梅雨锋暴雨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非地转湿Q矢量对同时刻地面降水的反映能力较岳彩军改进的湿Q矢量(QM)、原非地转湿Q矢量(Q*)、非地转Q矢量(Q#)有显著的提高;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500 hPa高度上的Qq矢量散度辐合场的辐合强度及其辐合中心位置对同时刻的降水强度及雨区位置有非常好的指示作用;Qq矢量的垂直分布揭示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强弱,暴雨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附近.  相似文献   
993.
近45a来,太原平川和山区年平均气温为明显上升趋势,夜间增温是太原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特征。1986年、1993年分别为山区和平川年平均气温转折年份,山区从1985年开始冬季平均气温发生突变。近45a来,太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主要是夏、秋季降水减少造成。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太原平川和山区年暴雨日数变化平稳,高温和春旱发生频次在增加,山区夏旱也呈缓慢增加趋势;太原山区霜期明显缩短,初霜在推迟,终霜在提前。  相似文献   
994.
对河南省40个代表站1961-2005年夏季≥35℃高温日数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典型场基本能反映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分布的主要特征,前3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据此,得出河南夏季≥35℃高温日数的时空分布类型为全省一致型、西北至东南差异型和西南至东北差异型。第一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最大,第二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比前一个时间序列要小。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演变显示,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平均呈减少趋势,且存在2~4 a、8~14 a的周期变化,目前河南夏季高温日数正处于偏多状态中。应用逐日20时500 hPa ECMWF北半球格点资料,对1991-2005年河南典型的大面积持续高温下的环流形势进行普查、分类,分别求各种类型下的环流平均场,从而得到河南省高温的两种环流型,即贝加尔湖高压型和副热带高压型。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现有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程序在通用性方面的不足,以线性趋势估计的源程序为例,介绍了在微机平台上,利用Fortran 90的动态数组特性,通过增加参数控制文件增强该程序通用性的思路和方法,并利用V isualBasic语言对改进后的程序进行可视化设计,增强了程序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996.
Using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for the period of 1957-2001, the climatological seasonal transition features of large-scale vertically integrated moisture transport (VIMT) in the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region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seasonal transition of VIMT from winter to summer a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mmertime "great moisture river" pattern (named the GMR pattern) and its eastward expansion, associated with a series of climatological events which occurred in some "key periods", which include the occurrence of the notable southerly VIMT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in mid March, the activity of the low VIMT vortex around Sri Lanka in late April, and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mid May, among others. However,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ummer to win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exhibit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asterly VIMT belt located in the tropical area, accompanied by some events occurring in "key periods". Further analyses disclose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dian and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s when viewed from the meridional migration of the westerly VIMT during the seasonal change process, according to which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can be easi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long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it may also denote different formation mechanism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相似文献   
997.
在分析DMC(digital mapping camera)彩色合成影像存在的色彩过渡不平滑现象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辐射再处理方法来改善影像质量。该方法采用多尺度处理策略,能自动定位拼接线和过渡区域的具体位置。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DMC彩色合成影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8.
一种基于直方图均衡化改进的图像增强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国泉  秦军  陈于林 《四川测绘》2007,30(4):152-154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灰度图像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灰度图像直方图均衡化的改进算法。该方法给出了较合理的变换关系,使运算结果有较大改善,而且保留了传统算法的快速、自动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9.
气枪震源信号是短时非平稳信号,采用频谱细化算法能提高频谱分析的准确性。首先进行了改进线性调频Z变换(MCZT)和FFT两种频谱分析算法的误差仿真计算,然后进行气枪震源的水下子波信号和地震波信号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MCZT计算误差较小、计算时间较少,能有效提高气枪震源信号频率和幅度特征提取的准确性,是气枪震源信号频谱特征分析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红砂岩在我国分布广泛,由于含水率的变化使其崩解破碎十分显著。采用湖南株洲地区的红砂岩样,进行室内静态与扰动崩解试验。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了红砂岩颗粒崩解破碎级配曲线演化模型,分析了模型参数λ与k的意义。分析表明,Weibull分布参数λ与k的大小及变化速率体现了红砂岩颗粒崩解破碎的演化过程。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求得了相对崩解比的计算公式,并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依据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值,讨论了耐崩解性指数与崩解比的异同及所采用试验方法的不同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验证了Weibull分布模型应用于岩石颗粒崩解破碎演化过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