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212篇
大气科学   388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555篇
海洋学   280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研究了采自东太平洋海隆13°N(EPR 13°N)的一个热液成因含金属箱式沉积物岩心E272的孔隙率变化特征。样品孔隙率在70.0%-85.2%之间,顶部层位比底部层位高14%左右。孔隙率随深度增加而指数式单调递减,平均递减梯度约为-0.31%/cm。该岩心上部层位呈红棕色,下部层位呈黄绿色,表明该岩心经历了显著的早期化学成岩作用。前人关于该岩心的元素地球化学,粒度和年代学数据,共同证明该岩心孔隙率随深度变化特征受稳态压缩过程控制。其孔隙率随深度的变化关系符合稳态压缩模型的经验拟合公式。E272顶部沉积物-水界面处溶解物质与海水的交换以离子扩散机制为主,而岩芯内部溶解物质的迁移则可能主要受自下而上的孔隙水流动机制控制,这与岩芯中活动元素含量上部高,下部低的分布模式一致。该研究对将来进一步讨论E272岩心在早期成岩作用中的化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2.
华北降水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由于近60 年来华北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 使该地区本已紧张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 给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城市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已引起政府和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例如为缓解华北用水紧张形势, 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华北降水发生变化的机理是什么, 搞清这个问题对认识华北降水未来变化趋势及转型很有借鉴意义。本文重点从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出发, 回顾了海温、东亚夏季风、副热带高压、积雪和海冰变化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机制。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华北降水什么时间发生转型, ENSO影响华北降水的机制以及ENSO长期变化趋势对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印度洋海温异常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机制, 如何更好地定量描述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机制, 副热带高压季节内变化、长期变化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3.
在对拱肩槽自然边坡工程地质条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宏观地质分析和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层次对乌东德水电站左岸拱肩槽人工边坡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乌东德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人工边坡变形以少量回弹变形为主,变形特征不突出,稳定性系数为1.4~1.6。在分析边坡开挖后可能形成的块体边界条件基础上,提出了人工边坡可能出现的块体失稳模式,以影响块体稳定性的结构面几何特征、结构面性状和结构面卸荷松弛张开特征入手,建立块体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标准,对块体稳定性进行了宏观地质分析,并采用三维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对可能产生的块体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块体开挖后的稳定系数。结果表明,人工边坡可能出现块体多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综合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研究成果,提出人工边坡加固方案建议。研究成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对类似工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34.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onogenean Dactylogyrus wunderi Bychowsky,1931 on the gill filaments of the bream Abramis brama orientalis Berg(Leuciscinae) inhabiting the Irtysh River of Xinjiang,China was investigated from June to July 2012.D.wunderi was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a fragment of its ITS rDNA region.Sixty-five fish were examined,with 55% testing positive for monogenean infection.The prevalence of the parasite in the left and right gill arches was 46% and 48%,respectively.In fish with a large body length,the prevalence of the parasite and the infection intensity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the right and left gill arches but both were slightly higher in the former.Among the three size groups of fish(small,medium and large) the prevalence and the intensity of infection were lowest in fish with small body lengths.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onogenean population in the host gills showed an aggregate distribution,with little change in the degree of aggregation,suggesting that most hosts were either not or only slightly infected by D.wunderi and that the parasite infected only a few hosts.In addition,differences in D.wunderi infections between gill arches of A.brama orientalis were not significant(P>0.05).  相似文献   
935.
基于农户的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生态治理政策,其实施后的绩效评价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由于生态治理的行为主体是政府和农户,主体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目标和行为的显著区别.通过对农户的经济行为分析,构建了基于农户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方法,计算出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利用典型区域的农户调查数据,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农户的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将为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36.
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浪平  邵志刚  晏锐 《地震》2011,31(3):9-18
藏东南及周边地区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动力碰撞的影响区, 该区历史地震活动强烈, 曾发生过1950年墨脱—察隅8.6级和1951年当雄8.0级地震。 本文首先介绍藏东南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 其次通过考察该地区强震活动情况和活动地块边界带相关段落的加卸载响应比(LURR)时序特征, 分析了研究区的强震活动状态。 从历史地震活动看, 安达曼弧地区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动力关联, 当前研究区域的周边动力环境表现为安达曼弧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和东构造结地区的持续平静。 从地震活动图像看, 198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在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空区, 表现类似于1950年墨脱—察隅地震前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活动地块边界带相关段落LURR时序特征看, 喜马拉雅带东段现处于高应力状态, 其次为澜沧江带与三江带。  相似文献   
937.
基于Argo 观测资料的南海北部海域声速场 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5 年的Argo剖面序列,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 分析,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声速垂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 和声速场水平分布特征。分析表明:EOF 的前6 个模态反映了海区声速结构的主要变化,可以很好地表示声速剖面。第1 模 态具有明显的年变化周期,主要受海洋混合层季节性变化影响;第2 模态与第1 模态时间函数具有明显的反向变化特征,主 要对次表层进行调制;第3 模态主要影响次表层以下声速变化;表层声速分布与深层声速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表层声速主要 受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深层声速分布与南海环流系统关系密切;冷涡的存在会引起声速场的低值中心。  相似文献   
938.
文章以提高山东港口的整体竞争力为基本取向,以山东港口业的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山东港口业的协作型竞争为主线,通过山东港口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山东港口业发展的优劣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山东港口业整合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939.
王俊  邵志刚  孙小龙  王熠熙  向阳  王喜龙 《地震》2016,36(4):109-119
为进一步跟踪川滇地区未来1~3 a的7级震情, 基于《中国震例》(1966—2012年)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强震(MS≥6.0)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 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 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前兆信息特征, 结果表明, 该地区强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具有长趋势变化特征, 且震级越大趋势性越显著, 空间上由外围沿构造带逐渐向震区收缩; 水氡、 水位异常具有时间上的配套性、 月频次加速性及空间上的群体性与分化迁移等特征。 通过拟合发现, 震级与异常数量之间存在指数关系, 并据此尝试给出了川滇地区流体异常预测指标, 希翼为今后该地区未来强震预测预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0.
汶川8.0级地震和芦山7.0级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晶  邵志刚  马宏生  张浪平 《地震》2014,34(4):40-49
采用分层粘弹性介质模型,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发生的两次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的同震位错和震后粘滞松弛效应引起的周边断裂带上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同震和震后效应均引起了芦山7.0级地震震中位置的库仑应力增加,有利于芦山地震的发生;汶川和芦山地震的同震和震后效应引起的周边各断层上的累积库仑应力变化分布显示,这两次大地震引起了其间的破裂空段的库仑应力显著增加;此外,累积库仑应力显著升高的断裂还有:鲜水河断裂带中段、灌县一安县断裂北段、文县断裂的一.部分、平武一青川断裂北段、略阳一勉县断裂。累积库仑应力显著降低的断裂有:马尔康断裂、岷江断裂南端、虎牙断裂、龙泉山断裂北端、北川一映秀断裂北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