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1.
2020年7月17日20时~18日20时,在淮河至长江之间出现大范围降水,短时强降水维持时间长、雨强大。此次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是:中高层多短波槽波动,伴随低层的低涡发展以及低空急流加强。强降水主要发生在低涡、切变线南侧的暖区中,降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7日20时~18日06时)强降水发生在暖式切变线和第一个低涡的暖区中,是中层潜热释放导致中层扰动形成的急流自激过程。中层位涡发展,中层扰动加强,中层扰动导致其南部急流加强,急流的自激机制形成向南、向下的上升运动波动,当水汽、能量和上升运动区配合时,形成强降水。第二阶段(18日07时~18日20时)强降水发生在第二个低涡的暖区。中高层潜热释放形成扰动,导致深厚的中低层急流发展,形成了高、中、低层一致的上升运动区。同时配合深厚低空急流带来的水汽和能量条件,形成了强降水深对流。因此整个过程的潜热释放对强降水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12.
本文在M adsen等提出的积分方程方法基础上,采用单点FORM方法计算结构首次穿越问题中的条件穿越率、联合穿越率及首次穿越时间概率密度。提出的新方法计算简单,结果精确,适于进行脆性结构的首次穿越破坏分析。  相似文献   
513.
鲁德金  吴欢  袁野  吴林林  金祺 《气象科学》2021,41(4):543-550
本文设计了一种运用SCIT算法提取雷达拼图中对流云特征量的方法:用SCIT算法识别并追踪云体,算法中只用一个反射率阈值识别对流单体、云体边界;使用模糊逻辑法区分层状云和对流云,提取对流云雷达特征量。使用该方法提取了2013—2015年江淮地区夏季对流云的雷达特征量,并对雷达特征量与降水量分布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夏季对流云中生命史为13~30 min的对流云比较多,约占总数的60%;生命史大于30 min的对流云较少,并具有平均回波强度、VIL、冷层厚度较大的特征,其最大回波强度和VIL与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514.
土地覆盖变化影响局域的能源和水平衡,并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碳的净排放。基于欧空局气候变化倡议项目最新发布的1992年—2015年300 m分辨率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集,本文分析了1992年—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2015年沿线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90.00×103 km2、57.97×103 km2和260.39×103 km2,森林、灌木、湿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减少61.14×103 km2、34.22×103 km2、74.28×103 km2和44.41×103 km2。2000年—2015年与1992年—2000年相比,沿线土地覆盖变化的区域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区域变化呈现了新的特征。东南亚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加速,耕地面积增速下降,森林面积减速上升,灌木面积减速下降明显;东亚区建设用地持续高速扩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森林面积减速明显下降,草地面积持续增加;中东欧区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明显下降,耕地面积减速上升;俄罗斯建设用地扩张持续缓慢,森林面积稳中有升,草地和灌木面积增速下降。分析进一步显示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是造成沿线国家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15.
Kou  Hai-Lei  Liu  Jia-Hui  Zhang  Peng  Wu  Chuangzhou  Ni  Pengpeng  Wang  Dong 《Acta Geotechnica》2022,17(12):5375-5389
Acta Geotechnica - Coconut can be found extensively in the coastal area of south China, where sandy slopes always suffer from erosion due to typhoon. Recycled shredded coconut coir (RSC) was...  相似文献   
516.
Fan  Linlin  Du  Ling 《Ocean Dynamics》2023,73(3-4):181-199
Ocean Dynamics - Extreme sea level events (ESLs) act as a comprehensive conseque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processes of climatic factors on ESLs variability 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