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0篇
  免费   929篇
  国内免费   1245篇
测绘学   518篇
大气科学   881篇
地球物理   1183篇
地质学   2447篇
海洋学   646篇
天文学   160篇
综合类   534篇
自然地理   49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复合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构造运动时期先后的问题,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1]。本文以山东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为例,通过区域构造、Ⅶ—支构造断裂特征、闪长玢岩构造特征、矿体构造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Ⅶ—支构造的新老构造体系、同一构造体系复合现象突出,多表现为构造形迹的归并。其中成矿断裂的多期活动、构造性质的多次变化、成矿作用的多次叠加是矿体形成的关键因素;在NEE向Ⅶ—支构造与近SN向脉岩截接部位形成矿体,低级序的NNE、NE、NEE向构造成为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72.
基于虚拟参考站VRS(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s)的GPS测量技术是近几年应用在网络RTK中的热门技术,文中首先介绍VRS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站际星际二次差分技术,推导虚拟观测值,最后讨论研究虚拟参考站的双差改正数的内插算法。  相似文献   
73.
Give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rr(P) |δs of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V(P) on the surface δ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tellite altitude, by using the fictitious compress recovery method, a fictitious regular harmonic field rrVrr(P)^* and a fictitious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an inner sphere Ki can be determined,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Vrr^*(P)could be further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expansion series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because rrV(P)^* could be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due to its regularity and harmony in that domain. In another aspect, the fictitious field V^*(P) defined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could be also expressed as a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Then, the harmonic coefficients contained in the series expressing V^*(P) can be determined, and consequently the real field V(P) is recovered. Preliminary simulation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rr(P) could be recovered based only o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P)|δs given on the satellite boundary. Concerning the final recovery of the potential field V(P) based only on the boundary value Vrr (P)|δs, the simulation tests are still in process.  相似文献   
74.
多因子影响的地图居民地自动聚群与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图综合目的的居民地聚群需要遵循Gestalt的邻近性、相似性和方向性原则,描述居民地结构、形态及其关系需要6个因子,即居民地间的距离、可视区域面积、大小相似度、形状相似度、方向关系、居民地内部方向;进而运用这些原则和因子,给出了居民地的自动聚群和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75.
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的元素平衡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气的生成期对其成藏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少可信、有效方法来对此进行评价。针对这一难题,考虑到无论生物气的生成机理如何,都是一个有机元素之间的物质平衡过程,文章探索并建立了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的元素平衡法,并利用松辽盆地大量的实际分析数据,对这一评价方法(模型)进行了标定和应用。结果表明,松辽盆地生物气的生成可能主要发生在800m以浅的埋深条件下;区内源岩生物气的生成量约为285.0×1012m3;生物气的主要生成期在嫩江组沉积末期之前。  相似文献   
76.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研究进展,集中在混合作用的验证及地幔物质参与对混合作用的影响。从能量、物质运移的角度认识岩浆混合作用,以揭示上地幔、地壳的信息,并为认识区域构造一岩浆演化提供约束。综合归纳了岩浆混合作用主要的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混合作用发生的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已有理论和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值模拟,合理解释岩脉的不混合特征。作为壳一幔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阐述了岩浆混合与底侵作用的关系,并介绍了常见的岩浆混合作用岩石成因模型。最后说明了岩浆混合作用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7.
四川眉山芒硝矿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 《四川地质学报》2008,28(3):225-229
眉山市芒硝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疏干、污染及矿区土壤污染等,影响了矿山及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威胁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在芒硝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8.
分析地理信息主管这一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提出的背景,介绍地理信息主管的性质和职责及其在美国的发展。在对国内外地理信息相关人才培养情况的分析基础上,指出我国地理信息主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地理信息主管人才培养进行思考。最后,提出我国地理信息主管人才培养的大致思路:着重对人才进行基本技术的培养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9.
中国海相探矿权区块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了我国海相油气探矿权区块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勘探程度、技术经济条件等要素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48个评价参数和归一化取值参照表,建立了探矿权区块评价工作流程、评分参数及计算公式。提出对我国海相勘探层探矿权区块评价应该注意:与国外海相碳酸盐岩评价的差别;与国内陆相碎屑岩评价的差别;成藏组合的划分;评价内容的有效性、不确定性和评价参数的可信度;成败经验的总结和勘探程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随着地形高差增大、地貌单元多变、近地表模型复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初至折射静校正的精度已无法满足精细勘探的要求。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由给定的初始模型进行正演,用射线追踪方法得到初始模型的初至波,利用该初至波和实际拾取的初至波进行比较,计算地表模型的修正量,反复迭代求得准确的地表模型。山西省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矿390水平九采扩区地表标高940~1100m,地貌单元复杂,在对该区资料处理时,利用初至层析折射静校正,经9次迭代计算后,真实地刻划出近地表模型。在二种静校正技术对比中,初至折射静校正不但近地表模型精度低于层析折射静校正,而且其叠加剖面精细程度也远低于层析静校正,如在初至折射静校正叠加剖面同相轴上呈现的凹凸形态,在层析静校正叠加剖面并无显示,且后者剖面的信噪比也比前者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