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郎静  梁峰  候伯刚 《物探与化探》2006,30(2):123-128
针对研究区隐蔽油气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依据现代油藏精细描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勘探难点,给出了解决对策。首先,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精细划分地层,准确确定描述单元;其次,采用优势频带相干处理和倾角、方位角、断棱综合检测等微小断层识别技术,精确落实薄储层内微幅隐蔽构造;最后,结合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综合地质分析,通过楔型正演模拟、井约束地震反演、地震波形分类、分频解释、属性分析与优化、全三维解释、三维可视化和模式识别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对歧南西斜坡目的层段进行了储层精细预测和描述,明确了沙三段滩坝砂及沙一段特殊岩性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圈定出不同层序内有利岩性圈闭带的分布。综合油藏精细描述结果,在歧南西斜坡部署了一批预探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气流。由此形成的隐蔽油气藏精细描述技术系列,对今后类似的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2.
泥石流是和龙市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研究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区旨在为减轻和龙市地质灾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获取了评价和龙市泥石流灾害的定量指标,并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得出各区域的泥石流危险度,据此对各区域进行了危险性分区。泥石流高危险区位于和龙市东北部。这些区域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是由植被覆盖率低、地质环境质量较差、人类工程活动不当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93.
中国资源安全研究的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资源安全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 ,但其核心内容包括 3个方面 :一是资源的数量 ,二是供应的稳定性 ,三是价格的合理性。国内有关资源安全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 :一是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方面来进行研究 ;二是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 ,把资源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是从资源环境领域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石油和粮食保障问题。到目前为止 ,评估资源安全的综合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主要指标散见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等专门领域。本文最后就目前在资源安全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1 )不要过分夸大资源的不安全 ,在一般情况下 ,利用国外资源的效益远远高于它所带来的风险 ;(2 )自给自足减少了短期风险 ,却影响长远的资源安全 ;(3)开放、多元的系统更加稳定、安全 ;(4)效益和安全兼顾 ,效益优先 ;(5)进口资源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体现 ,不是对世界资源市场的威胁.  相似文献   
94.
张连伟  郎洁  李莉 《干旱区地理》2018,41(6):1270-1277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受荒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现代学者研究成果,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三个历史阶段,梳理了中国沙质荒漠化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沙质荒漠化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如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隋唐宋元时期,荒漠化扩展到东北地区,如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等;明清时期,政府通过修筑长城和封禁政策,客观上抑制了边疆地区的垦殖开荒,但在人口压力下,明朝后期和清朝后期北部边疆的农垦快速发展,加速了鄂尔多斯高原、科尔沁沙地等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因此,数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牧、滥樵采等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致使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95.
SHRIMP 锆石 U-Ph 定年表明大别山北淮阳带古碑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25±3Ma,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属晚侏罗世岩体。古碑花岗闪长岩的 SiO_2为61%~63%,K_2O 为3%~3.7t%,Al_2O_3>15%,Mg~#[100×Mg~(2 )/(Mg~(2 ) Fe~T)]为45~49,具有准铝质(A/CNK=0.84~0.88)和高钾钙碱性特征。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 500×10~(-6)~650×10~(-6),Ba 1640×10~(-6)~2053×10~(-6))和轻稀土元素[(La/Yb)_N 比值为13~20],亏损高场强元素(Nh、Ta、Ti),具有富集且均一的锶和钕同位素组成[(~(87)Sr/~(86)Sr)_i=0.709240~0.709315,ε_(Nd)(t)=-17.96~-18.05]。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组成与早白垩世毛坦厂组幔源火山岩及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很相似,表明古碑花岗闪长岩起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该岩体的侵位可能代表了大别山强烈伸展活动的开始。大别山地区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可能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中国东部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一部分,而与三叠纪造山旋回无关。  相似文献   
96.
西藏冈底斯中段则莫多拉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则莫多拉铜矿床位于冈底斯中段南缘,矿体主要分布在破碎带中结晶灰岩(大理岩)与火山岩、花岗闪长岩、角闪辉长岩的接触带,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测量显示铜、金元素含量较高,具有矿致异常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显示在异常中心存在含矿岩石,矿床地质构造条件较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7.
茂兰森林生态系统对岩溶环境的适应与调节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通过对贵州茂兰森林区岩溶作用下森林生态特点的研究表明,岩溶山区由于岩溶作用导致了地貌、土壤、水分等状况的特异性,其森林生态系统行为对岩溶作用也作出了相应的响应,如森林生态系统虽然生物多样性、物种的特有性仍然较好,但物种以钙生性、旱生性为主,生产力低下,森林生态系统主要通过诸如无性更新、不间断随时更新等方式来适应严酷的岩溶环境。因此要保持和恢复岩溶石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其首要的基础研究问题是岩溶作用影响下森林植物的生境胁迫的机制及其动态,森林植物对这种胁迫的适应性及其基因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98.
能源合理利用与CO2减排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和控制气候变化,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标。美英法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已走过数百年的历程,积累了包括能源节约和CO2减排在内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为了减少CO2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借鉴国外在能源利用、结构调整和节能方面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的国外经验主要有:(1)制订和实施能源合理利用与减少CO2排放的发展战略;(2)建立和健全法律;(3)调整能源结构;(4)运用经济激励的政策和手段。  相似文献   
99.
一次暴雨过程降水强度“双峰”结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LAPS再分析高分辨率资料,对2008年6月9—11日浙、赣、皖地区一次具有"双峰"结构的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切变线和低空急流是此次暴雨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为暴雨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抬升机制。暴雨过程中暴雨中心区域水汽一直比较充沛且变化较小。对不稳定机制的分析表明,10日03时降水第一峰值可能是由低层对流不稳定和中层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可能是10日09时降水出现第二峰值的主要成因,而绝对动量距平调整,则是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形成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0.
This paper has two purposes. One is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a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IAP9L-AGCM) to predict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one season in advance. The other is to propose a new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s made by the model. First, a set of hindcast experiments for summer climate over China during 1982-2010 are perform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l-time prediction with the IAP9L-AGCM model and the IAP ENSO prediction system. Then a new approach that effectively combines the hind-cast with its correction is propos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odel’s predictive ability.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reveals that the model’s real-time predictions for 41 stations across China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using this new approach, especially in the lower reaches between the Yellow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valle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