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239篇
大气科学   150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704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71.
地表温度是研究地-气之间水热平衡的重要参数,对地表温度的全天候获取具有重要意义.热红外遥感可以获得较高分辨率空间全覆盖的地表温度产品,但是有云地区数据缺失问题制约了地表温度遥感产品的全天候应用.文章发展了2种对云下缺失的地表温度进行重构的方法,方法1是借助地表温度同化数据集发展了一种时空匹配的数据融合方法,方法2是将当...  相似文献   
72.
人类文明与湿地在数千年历史中共同发展、协同演进,创造了丰富的湿地文化。目前既有的湿地文化框架,偏重于狭义的“文化”,为了更完整地展现湿地作为生态系统对文化的形塑作用,有必要在广义的“文化”范畴内讨论湿地对人类的影响。苏州湿地是国际公认的深受人类影响的湿地典型代表之一,苏州湿地文化的研究框架有待于在思维逻辑和层次感上进一步拓展。文中尝试引入环境史研究视角,通过基于环境史视角的苏州湿地文化路径探索,建立适用于广义湿地文化的新研究框架,为苏州湿地文化的深入梳理以及围绕苏州湿地文化的学术研究、写作提供新的参照坐标。  相似文献   
73.
为厘清苏州湿地自然科普事业发展脉络,突破当前问题瓶颈,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文中以苏州2012—2022年湿地自然科普实践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教育从业者、志愿者和参与者等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明晰了行业全面成熟运营阶段的发展瓶颈。结合湿地自然科普实践,提出了完善湿地自然科普人才管理机制、探索志愿者融合模式、探索学校教育融合模式3种发展路径,旨在为全国湿地自然科普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4.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彭州地区雷口坡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期次开展了研究.研究区宏观裂缝按成因可划分构造裂缝和和非构造裂缝,构造裂缝包括张性裂缝、剪性裂缝和破碎状裂缝,非构造裂缝主要为风化网状裂缝.宏观裂缝以构造裂缝为主,主要为剪性裂缝和张性裂缝,其中的垂直裂缝、高角度裂缝的发育密...  相似文献   
75.
针对Android手机GNSS伪距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手机端观测信息,通过载波相位/多普勒平滑伪距改善手机端伪距观测值的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定位精度的效果。首先给出了Android手机GNSS原始观测量的获取方法,然后推导了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和多普勒平滑伪距算法模型,并设计合理有效的试验对算法的精度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手机端静态定位中载波相位和多普勒平滑算法均可提高原始伪距的定位精度,且多普勒平滑算法表现更优;在手机端动态定位中多普勒平滑算法可获得比原始伪距更优的定位精度,但是载波相位平滑算法较原始伪距更差;由于硬件的制约手机端周跳和信号失锁严重,占比超过50%,载波相位在手机端的可用性较低;多普勒平滑算法的最优平滑时间常数小于等于10 s,具有实时动态定位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6.
黄河三角洲的^210Pb剖面与再沉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河三角洲东部钻孔岩芯的^210Pb剖面资料,经标准化消除了因粒级不同所造成^210Pb浓度变化的影响后,显示该孔的^210Pb剖面可分为11段。每段呈指数衰减,段与段之间呈现^210Pb放射性比度逆增,反映了由于再沉积作用造成^210Pb的稀释作用。由此分析该区沉积和再沉积历史。  相似文献   
77.
主要根据1992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进行的“南海环流试验”的调查资料,并引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82年7月、1985年8月在南海东北部的调查资料、黑潮合作调查(CSK)的资料,通过温、盐度分布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动力计算结果,指出夏季在南海东沙群岛北侧存在着一偏西向海流,它的流动路径与文献[5-7]中所说的南海黑潮分支的流动路径显著不同。对夏季南海海流的三维数值模拟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黄海冷水团夏季叶绿素垂向分布结构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书文 《海洋与湖沼》2003,34(2):179-186
通过求解海冷水团叶绿素一维模式控制方程,首次对风搅拌混合、潮混合和光衰减强度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湍流湿合过程和光的衰减强度对叶绿素夏季垂向分布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增强海面风搅拌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叶绿素表层分布趋于均匀;增强潮温合,导致叶绿素最大值增加,最大值的位置向海面抬升;减少光的衰减强度,导致叶绿素最大值增加,最大值的位置下沉。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胃复方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胃复方的最大耐受量,给药组24h内2次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中药胃复方给予小鼠灌胃,对照组小鼠灌服等剂量蒸馏水,观察记录2组小鼠一般情况及死亡情况,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给药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无1例死亡。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最大给药量为221.7g生药/kg,相当于60kg成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27倍。结论:胃复方无明显毒性,在规定剂量下用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下腰痛患者92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 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疗法,对照组单用银质针导热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腰椎屈曲范围、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0%(42/46),对照组为76.09%(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腰椎屈曲范围及ADL、VA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运用于慢性下腰痛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腰椎屈曲范围,减轻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