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2篇
  免费   1286篇
  国内免费   1926篇
测绘学   987篇
大气科学   759篇
地球物理   788篇
地质学   3867篇
海洋学   699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459篇
自然地理   81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1.
将电视节目结构设计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分析目前国内电视气象科普片在结构设计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比较实用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12.
基于多尺度边缘约束的重力场信号的向下延拓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尺度边缘检测理论,研究改善重力场信号向下延拓稳定性的新方法,简要介绍了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基本原理,以EGM96重力场模型为例分析了地球重力场的多尺边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边缘约束的向下延拓方法,并给出了模拟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多尺度边缘约束改善向下延拓的稳定性是可行的,在观测值信噪比较差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13.
关于"一致"地震动衰减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中南地区烈度资料为例,用卡方正交回归烈度和震级的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研究了烈度和震级相互转换的一致性问题,给出适合该地区的“一致”地震动衰减关系,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最小二乘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合理。该方法也可用于预测不同地区其它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914.
岩石电学性质实验研究方向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岩心电性实验的内涵,介绍了油藏条件下岩石电学性质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岩心电性实验方法的冲击.结合目前对不同地层特性岩石的电学性质的认识,就复杂储层评价的岩心电性实验方法、岩心电性实验技术装备、岩心电性实验技术规范化、岩心数值实验方法等方面对岩心电性实验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认为:①岩心电性实验方法应立足于储层岩石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等地层特性;②系统地模拟和控制储层的温度、压力、润湿性条件、毛管与电性平衡等油藏条件,并使各种相关技术规范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③岩心数值实验方法可能作为实验室岩心电性实验的辅助手段之一在储层含油性评价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15.
固定点源测深激电异常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阻率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的实现, 给研究形状复杂的地质体的电性异常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利用该数值模拟程序,通过先模拟计算模型的视电阻率,然后利用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的转换公式转换,从而实现对激电异常的数值模拟.文章计算并分析了固定点源测深法在各种1\|D、2\|D、3\|D模型下的激电异常规律及定量解释结果,力求使人们从空间不同角度了解该方法的IP异常规律,从而指导野外生产实践,提高解释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916.
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断裂的不同部位对油气的输导能力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从而造成沿油源断裂分布的油气圈闭具有明显的油气差异聚集结果。断而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开启的断裂都是油气运移通道的错误观念,强调只有沿着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寻找勘探目标,才可能发现油气藏。本文通过分析断裂带输导能力的不均一性,提出断而优势运移通道概念及其油气汇聚运移原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分析步骤和方法,并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儿条主要的控油气断裂为例,分析了不同部他油气运移的优势运移通道并对其附近的油气圈闭含油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勘探成果相符。  相似文献   
917.
采用SHRIMP测年技术对玲珑金矿区成矿后花岗斑岩脉的锆石进行了U Pb年龄测定,获得岩脉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平均年龄为119.4 Ma,同时获得大量的继承锆石年龄,范围从3 114~127 Ma。继承锆石年龄显示,胶北地体前寒武纪经历了中太古代的陆核生成阶段;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地体增生阶段;古元古代孔兹岩系的沉积阶段;新元古代蓬莱群盖层形成阶段。整个古生代,地体处于稳定的隆升受剥蚀状态,没有明显的岩浆活动。三叠纪,华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郯庐断裂带形成。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后碰撞的巨大挤压作用导致华北克拉通南缘地壳增厚,玲珑和蚌埠荆山等花岗岩生成。中晚侏罗世,郯庐断裂带发生了巨大的左行平移,胶北地体从蚌埠—五河的东部推移到现在的位置。早白垩世,郯庐断裂由左旋压扭向右行拉张转化,导致胶北地体上郭家岭岩体生成。中晚白垩世,郯庐断裂发生了大规模的拉张,导致沂沭裂谷、胶莱盆地、青山组火山岩、金矿床形成和隆起区大量脉岩侵入。  相似文献   
918.
对切缝药包用于岩石定向断裂爆破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相关爆破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利用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切缝药包的定向断裂控制效果好。现场试验也表明该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断裂控制爆破技术。最后指明该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19.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镉含量特征   总被引:61,自引:5,他引:56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595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与背景值没有显著差别;菜地、稻田、果园的镉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菜地土壤的镉含量最高,其次为稻田和果园,绿化地以及麦地土壤镉的含量最低。与土壤基线值相比,果园样品有9.5%的样品超出,绿化地与菜地分别有7.7%和4.6%超出。在全部土壤样品中,共有19个样品超标,超标率为3.2%。石景山、门头沟、丰台、海淀等地区的样品超标较多,应该合理规划这些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920.
在新疆北部东准噶尔的扎河坝蛇绿混杂岩中发现的富铌玄武(安山)岩,其SiO2含量介于46.71%~57.65%,TiO2含量为1.00%~1.76%,与太古代绿岩带内富铌玄武(安山)岩相似,Na2O含量为3.86%~6.64%,P2O5为0.34%~0.82%,明显高于太古代绿岩带富铌玄武(安山)岩。扎河坝富铌玄武岩铌含量介于7.22×10-6~21.91×10-6之间,大于7×10-6,与典型的富铌玄武岩相同。该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其分布模式为无明显铕至弱负铕异常的右倾曲线。尽管铌的绝对含量较高,但由于钍和轻稀土元素更加富集,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扎河坝富铌玄武(安山)岩仍表现为铌的明显亏损,同时高场强元素Zr、Hf及Ti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亏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内富铌玄武(安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的洋内弧,它是被埃达克质岩浆交代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同时大洋沉积物及俯冲板块释放的流体对成岩作用也有一定的贡献。富铌玄武(安山)岩作为弧前增生楔定位在扎河坝蛇绿混杂岩体内,与早前报道的超高压变质岩共存表明,该蛇绿混杂岩体至少记录了两次性质不同的古亚洲洋洋壳俯冲,这更进一步证实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新增陆壳是古亚洲洋多次俯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