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局部阈值插值的地基云自动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俊  吕伟涛  马颖  姚雯  李清勇 《气象学报》2010,68(6):1007-1017
地基云自动化观测是当前气象业务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的地基云检测算法仍主要是以阈值为基础,针对固定阈值和全局阈值算法在云检测精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利用晴朗天空下天空呈蓝色、云呈白色的属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阈值插值的地基云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对云图进行重采样后,对云图蓝、红波段进行归一化差值处理,再将处理后的结果图像按空间像素位置自动分成互不重叠、大小相等的均匀子块,对每一子区域采用一定的规则并结合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自适应阈值算法计算局部阈值,然后对每一子区域形成的阈值矩阵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进行插值处理,形成与原始云图大小相等的阈值曲面,利用此阈值曲面与云图蓝、红波段归一化差值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完成地基云的自动检测.与固定阈值和全局阈值算法相比,局部阈值插值算法对一些细碎的云和与背景反差不大的云获得了更好的检测效果.定量的评估结果表明,固定阈值方法在正确率和精确度上都要远远低于全局阈值和局部阈值方法,而文中提出的局部阈值算法在正确率和精确度上相比全局阈值算法又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2.
Seven carboxylic acids in rainwater were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d using ion chromatography for 13 months in two different sites, Guiyang and Shangzhong, southwest of China. Results showed formic, acetic and oxalic acids were the three predominant carboxylic acids. Their volume-weighted average concentrations were 14.24, 9.35, 2.79 μmol/L in Guiyang and 4.95, 1.35, 2.31 μmol/L in Shangzhong, respectively. A distinctive diurnal pattern in carboxylic acid concentrations (daytime>nighttime, t test, p < 0.05)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Guiyang. Shangzhong witnessed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these acid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an that during the non-growing season. Direct emissions from growing vegetation or soils probably account for the main provenance of the acids in the rural area. However, the opposite trend were found in Guiyang and the anthropogenic sources during the non-growing season were the main reason. By comparison of our result with the previous data about 20 years ago, we calculated that at least 42% of acetic acids and 69% of formic acid originated from the anthropogenic sources in Guiyang. Furthermore, the ratio of formate/acetate in gas phase larger than 1 suggest the 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from the human activity and/or natural sources were the main origin of carboxylic acids in Guiyang. While The F/A ratio in gas phase was less than 1 in Shangzhong which indicate the direct emissions from biogenic sources. Oxalic acid was in similar amounts in both sites, indicating the common source of the acid.  相似文献   
143.
贵州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地质情况非常复杂,严重影响重大工程建设和地下水安全,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电法勘探技术,对不良地质体勘查取得了成功应用。以直流电法理论为基础,该方法是根据视电阻率微分统计原理,由电流密度分布规律与供电电极AB两极分布总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在野外同一供电测线(剖面)上,通过不断加密改变供电极距AB的位置,观测测量电极MN之间的电性参数变化,求取剖面相应纵向空间上,较大深度的(近地表的)近似连续视电阻率地电断面异常。此方法在深300 m以浅的岩溶区隐患排查中取得较好勘查效果,对煤矿钻孔及页岩气钻孔的选址探测误差能够控制在7%以内,值得进一步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44.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velocity geophones (VG) and acceleration geophones (AG) and their effect on seismic signals acquired in onshore-offshore transition areas. We present a new generation of Land Piezoelectric Geophone (LPG) and analyze its performance. Our field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our new LPG can be used to substitute for VGs in order to eliminate phase, frequency and energy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eophone systems commonlv used in transition areas.  相似文献   
145.
介绍了兰州大尖山核试验监测地震台阵的勘址工作,包括本地区的地质背景、气象条件以及中心建筑(CRF)和各子台建筑的的工程地质情况。该台阵投入观测后表明:台阵所在地区的气象、地质条件等观测环境完全满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国际监测系统(CTBTO/MS)勘选台阵的要求。兰州大尖山地震台阵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甘肃省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微震活动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6.
等高线图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在离散点数据的基础上自动生成等高线图有许多算法。本文着重讨论了如何在采集离散点时加入编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或不进行人工干预,基于有约束的TIN构建方法一次性生成等高线图。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加快成图速度与提高等高线成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7.
王萍  陈洪滨  吕达仁 《大气科学》2003,27(6):1067-1076
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方法,从曙暮光天顶散射可见光光谱资料反演了北京上空的O3和NO2柱含量,并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误差分析.斜柱含量的反演采用了线性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拟合时考虑了O3、NO2和H2O的吸收、Ring效应和散射的影响;斜柱含量除以空气质量因子转换成垂直柱含量.空气质量因子的计算使用伪球面DISORT辐射传输模式.O3和NO2总量的检验分别用北京的Dobson O3资料和卫星SAGE Ⅱ的NO2廓线资料.反演的O3总量与Dobson O3总量相比偏差小于10%;NO2总量与SAGE Ⅱ的偏差约20%.  相似文献   
148.
植被自然恢复能力评估是生态恢复实践的重要内容。基于蒙古国的MODIS EVI植被指数产品、气象数据及土壤数据,依据相似生境原则,构建了植被恢复潜力计算模式,计算得到蒙古国植被恢复潜力值(VRP,可代表在自然条件下区域植被能够恢复到的最佳状况)及植被恢复潜力指数(VRPI,代表植被生长现状与最大潜力之间的差距),并用蒙古国纵贯铁路沿线长期围封区的采样分析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蒙古国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植被恢复潜力,植被自然恢复潜力值0.6—0.9;(2)受降水、气温、土壤等自然要素组配的空间分异影响,蒙古国植被自然恢复潜力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北部及东部地区为VRP高值区和VRPI低值区,植被轻度退化,且较容易恢复;南部及西部地区为VRP中低值区和VRPI高值区,植被退化程度较重,恢复难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49.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气象、土地利用类型与植被覆盖指数等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加权综合评分法评价了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风险。结果表明:1995、2000、2010年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20、0.428、0.437,16年来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处于高度风险水平。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风险等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部与西部沙漠化风险等级低,南部与东部为沙漠化高风险区。1995-2010年科尔沁沙地各旗县沙漠化风险等级存在差异,开鲁县的沙漠化风险由高度风险转变为极高度风险等级,扎鲁特旗的沙漠化风险由中度风险转变为低度风险等级,敖汉旗、巴林右旗、科尔沁区与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沙漠化风险等级波动变化,其余旗县的沙漠化风险等级未变化。1995-2010年科尔沁沙地沙漠化中度,高度风险等级的面积分别减少了16 544.76、4 223.25 km2,低度,极高度风险等级的面积分别增加了16 544.76、4 223.25 km2。区域沙漠化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降水量、年均风速、植被覆盖指数、沙漠化土地面积与载畜量,植被覆盖指数增加有助于区域沙漠化风险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0.
苔藓结皮复配凹凸棒基高吸水性固沙材料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玲  杜昊霖  张文杰  曹田  吕莹  任珺 《中国沙漠》2018,38(4):823-828
综合性固沙技术在荒漠治理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荒漠苔藓与凹凸棒基高吸水性树脂固沙材料的复配质量比与接种量对苔藓结皮的生长状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和优化生物固沙与化学固沙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一定时,荒漠苔藓与凹凸棒基高吸水性固沙材料以质量比1∶4复配,以接种量500g·m-2洒于沙面,所形成的苔藓结皮发育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