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236篇
地球物理   167篇
地质学   528篇
海洋学   23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study of the urban boundary layer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992.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1,他引:32  
通过对我国青藏高原地区,1951~2000年的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发现:青藏高原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均呈增温态势;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比日最高气温的增温更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明显偏高;但也有新的特点即:一月份日最高气温进入90年代不但没有变暖这反而是降底的;80年代后期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发生了显著的变暖突变。  相似文献   
993.
制约污水作为西部干旱区陆域生态用水的技术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了制约污水作为西部干旱区陆域生态用水的技术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污水未纳入陆域生态用水的范畴,缺少干旱区陆域污水排放标准、干旱区陆域生态用水水质标准和利用污水时污水排放标准和用水标准之间的优先执行原则。  相似文献   
994.
西北干旱灾害影响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51-2000年中国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降水资料,1951—1994年主要农作物旱灾面积和粮食减产资料,建立了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因旱粮食减产指标体系,分析了西北干旱灾害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和农业旱灾呈增加趋势,以20世纪70、90年代最严重,农业旱灾以重大旱灾事件为主,其空间变化以西北东部干旱灾害严重。采用谐波和功率谱方法分析西北干旱周期,建立了拟合预测回归模型,并对西北干旱灾害进行影响预测,表明21世纪前十年西北干旱灾害有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995.
通过仿真计算出随机线元落入其"真实值"缓冲区内的比例,并采用柯氏检验法对其进行分布拟合检验,得出随机线元落入缓冲区内的比例服从正态分布的结论,从而完善线元误差不确定带模型.  相似文献   
996.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平顶山市土地动态变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S专题信息提取与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结合应用,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将两者结合,对平顶山市土地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利用马尔柯夫数学模型对未来土地变化进行预测.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长江三角洲近46a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84个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了长江三角洲1961—2006年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6a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冬季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最大,春、秋次之。增温显著区域与城市带分布区域吻合。极端最低气温有明显上升,而年极端低温事件日数的下降趋势显著。部分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呈上升趋势,在城市密集带尤为突出。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降水的季节分配有所变化,冬、夏季降水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明显下降,春季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提高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为天气预报以及各类气象业务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检查方法.该方法能对各类常规气象报文进行实时、准确地解码与译码,检查、订正不符合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编码规范的报文,并具备灵活的人机交互能力,以适应各类气象观测资料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该方法的应用,可取代传统的以气候极值检验为主要手段的质量检查方法,提高了实时资料处理的效率,并显著提升了相关气象产品结果的准确性.经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9.
天津地区080625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对流降水是天津地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为了研究该类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学、热力学机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FY-2C卫星逐时TBB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天津的强对流降水过程进行研究,然后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该次强对流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露点锋是该次强对流降水的重要机制,其对应的低层气流辐合所形成的强烈上升运动及相对应的强烈发展的对流云团,是此次天津强对流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流有效位能等参数的变化非常好地反映出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特征;较大的相对螺旋度与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对应也较好。由此认为,中尺度露点锋锋生的动力学、热力学过程是此次强对流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WRF模式对2003年7月4-5日江淮地区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处于高温高湿环境,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和低层辐合以及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暴雨的产生发展.通过计算湿位涡还发现,ζMPV1高低层正负值区叠加的配置、ζMPV1<0及ζMPV2>0的演变,表明此次过程中不仅有对流不稳定能量存在,还有倾斜涡度的发展.ζMPV1ζMPV2综合反映了暴雨区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