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Abstract– The Opportunity rover of the Mars Exploration Rover mission encountered an isolated rock fragment with textural, mineralog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imilar to basaltic shergottites. This finding was confirmed by all rover instruments, and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se results is reported here. Spectra from the miniature thermal emission spectrometer and the Panoramic Camera reveal a pyroxene‐rich mineralogy, which is also evident in Mössbauer spectra and in normative mineralogy derived from bulk chemistry measured by the alpha particle X‐ray spectrometer. The correspondence of Bounce Rock’s chemical composition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certain basaltic shergottites, especially Elephant Moraine (EET) 79001 lithology B and Queen Alexandra Range (QUE) 94201, is very close, with only Cl, Fe, and Ti exhibiting deviations. Chemical analyses further demonstrate characteristics typical of Mars such as the Fe/Mn ratio and P concentrations. Possible shock features support the idea that Bounce Rock was ejected from an impact crater, most likely in the Meridiani Planum region. Bopolu crater, 19.3 km in diameter, located 75 km to the southwest could be the source crater. To date, no other rocks of this composition have been encountered by any of the rovers on Mars. The finding of Bounce Rock by the Opportunity rover provides further direct evidence for an origin of basaltic shergottite meteorites from Mars.  相似文献   
42.
在对老柞山矿床地质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与成矿有关的岩石开展了进一步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具富Sr、低Ti的高钾钙碱性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闪长玢岩具偏铝质钙碱性岩系列特征。岩石样品均呈现出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Nb、 Ta、 Ti等高场强元素( HFES)的特征,显示了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相似的属性。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矿床具中低温(125.6℃~324.5℃)、中浅成(1.0~7.1 km)成矿的特点。与成矿有关岩浆岩显示幔源岩浆特征,可能是地幔交代作用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结合区域上同时期的火成岩时空展布认为,老柞山金矿床成矿可能分别与晚古生代古亚洲洋板块北向俯冲作用和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作者利用所研制出来的磨抛光合成新材料与传统磨抛光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对多种最常使用的矿物或岩石的反复试验,结果表明合成新材料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具有抛光速度快(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工艺的1/3~1/2),而且抛光效果极佳(基本无糙面或麻点),经久耐用,耗材极低和基本无巴盘打片现象。  相似文献   
44.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及物性分析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21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延1021储集层以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中等或偏低的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内部构型以泥质夹层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强,较大喉道控制储层渗流能力.沉积相带的差异导致储层物性的差异,并影响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压实、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的主导因素,溶蚀作用在改善储集空间的同时,还增强了孔喉连通性.微观孔隙结构可有效反映储层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45.
本文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奇石开发利用和实地考察经验,介绍了清江观赏石的分类与特点,归纳总结了其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岩性特征,并从铁质来源与填充、浓度变化和气候周期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清江观赏石的颜色成因。  相似文献   
46.
明祖涛  刘军  夏力  黄文华 《测绘科学》2015,40(4):137-140
针对目前灰色模型在高速铁路沉降预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该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善原始数据序列的光滑度来提高灰色模型预测精度的方法,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改进灰色模型在高速铁路沉降预测中的可行性,为今后高速铁路的沉降预测评估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7.
刘甫  明杰  张翰  田娣 《热带气象学报》2020,36(4):552-561
利用日本多功能运输卫星(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 Satellite,简称为MTSAT-2)逐小时云顶亮温资料、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 Technique(CMORPH)逐3小时降水资料及南海北部的现场观测资料,对2014年第16号热带气旋"凤凰"的结构演变和远距离洋面上的海洋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空环流形势场的变化主导了"凤凰"的移动方向,调整其云系结构;"凤凰"过境期间测站处气压和气温明显下降,风速和相对湿度有所增加,并伴随有多次阵性降雨过程,最大降雨量可达174 mm/h;"凤凰"引起的强混合的热泵作用导致测站处海洋混合层冷却加深,三个站位观测到的最大海表面降温分别为0.53 ℃(站位2)、0.50 ℃(站位4)、1.18 ℃(站位5);"凤凰"期间海表面盐度下降,且强降盐过程与降水时段具有较好的时间一致性,降水时段内,三个站位观测到的表层最大降盐量分别为0.557 psu(站位2)、0.407 psu(站位4)、0.773 psu(站位5)。   相似文献   
48.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沉积相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安棚油田深层系岩心分析资料及大量测井、录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通过各类沉积相标志分析,研究了安棚油田深层系储集层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相特征,认为该区深层系为近源扇三角洲沉积,并将其划分为上扇、中扇、下扇、扇缘,扇外为半深湖-深湖,并建立了深层系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沉积相与油气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相带物性及含油气性差异明显,中扇物性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下扇、扇缘等微相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9.
明经平  赵维炳 《岩土力学》2004,25(Z2):32-38
采用双压力室三轴仪对粉煤灰试样进行了单线法湿陷试验,研究了在静水压力作用以及在不同应力状态和应力水平下粉煤灰湿陷变形的规律,得出了粉煤灰湿陷变形的经验计算公式.提出了计算粉煤灰地基湿陷变形的"全应变曲线"增量有限元法.基于本文的试验结果,对一个粉煤灰地基的湿陷变形进行了有限元计算.  相似文献   
50.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严密公式与简化公式等价性的证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严密公式与简化公式迭代收敛结果一些统计性质的基础上,导出了关于收敛结果共同的求解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两种结果的等价性,为使用简化公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