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2篇
  免费   1906篇
  国内免费   2381篇
测绘学   976篇
大气科学   1674篇
地球物理   2097篇
地质学   4829篇
海洋学   1196篇
天文学   408篇
综合类   716篇
自然地理   102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467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489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使用2005年8月14~23日各层(850、700、500 hPa等)天气图资料,以及有关物理量场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盛夏十堰市一次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珊瑚"台风、东南急流、南支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等系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贝加尔湖低槽持续分裂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对峙是该过程能够维持的基本条件;短带状强回波与新生的强对流窄回波带相叠加并维持较长时间,中-β尺度云团在本地发展为中-α尺度云团且受地形作用维持近5 h,使得灾情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992.
彭亮  姚展予  戴进  濮江平  汪晓滨  廖菲 《气象》2007,33(5):3-11
云降水的宏微观物理特征的观测和研究,有助于建立典型的云降水多尺度结构模型,为确定科学的人工增雨催化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借助于雷达、卫星等多种遥感探测手段,结合飞机的云中观测,对2004年3月31日河南云降水观测外场试验区(31.5-35°N,111-114°E)的一次云降水过程实施了综合探测,综合分析了此次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此次云降水系统属于比较典型的低槽、冷锋活动所造成的一次小至中雨过程。根据GOES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可以看出,沿锋面云系的后部,有一槽线,它对试验区的降水起主要作用,地面冷锋位于云带的前沿。雷达PPI回波显示为一条窄而长的回波带,宽度较窄,强度不大;RHI显示回波高度不高,回波云顶高度平均在5-6km左右,除存在一些20-30dBz的回波团外,回波强度比较均匀,回波中存在明显的0℃层亮带。这次降水为锋上高积云(Ac)和其下部液水较为丰沛的层积云(Sc)结合而成,在Ac云的4340m(-4.8℃)和3670m(0℃)液态水含量出现高值,分别为0.072g/m^3和0.086g/m^3,在Sc云中的0℃附近液态水含量出现高值。降水形成前,云中粒子谱型主要为单峰型,粒子直径大部分在5-10μm之间变化,大粒子浓度很低,不到0.1个/cm^3,且呈不连续分布,随着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发展和降水的形成,粒子谱型逐渐转为双峰或多峰型,粒子浓度明显增高,粒子直径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93.
川渝地区夏季旱涝与海温异常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媛媛  康志明  金荣花  李峰 《气象》2007,33(5):89-93
利用1951—2006年6—8月降水资料计算了川渝地区旱涝指数Z指数,确定出该区域旱涝等级及其对应年份,分析这一带历年旱涝情况及年际变化特征,并用相关和合成分析法分析旱涝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前期,这一带地区以旱为主,3个重旱年有2年出现在这个时段内;1970年代末至2003年,旱涝年均有,但以涝为主,2006年则出现了1951年以来最旱的年份。旱涝指数与SST的相关分析显示Z指数与前期SST,特别是1—3月SST有较好的相关关系,Z指数与赤道中东太平洋SST显著正相关。重涝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广大海域SST呈明显的正距平,而重旱年则为大范围SST负距平。2006年1—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呈明显负距平、南太平洋20°S以南到40°S之间海域海温呈显著正距平有利于川渝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994.
集成和互操作一直是GIS发展的热点问题,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的Web服务(Web Service)技术为GIS的集成和互操作提供了全新的、有效的解决途径。在介绍和分析Web服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一种将地图服务的基本功能包装成Web服务进行发布的思路。通过将GIS的基本功能包装成Web服务,可以实现使用一种标准的协议来实现各GIS应用系统的交互和集成,屏蔽了系统间软、硬件平台的不同。  相似文献   
995.
When SINS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s combined with GPS, the observability of the course angle is weak. Although the course angle error is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through Kalman filtering, the course angle still assumes a divergent trend. This trend is aggravated further when using low-cost and low-accuracy SINS. In order to restrain this trend, a method that uses AHRS to substitute for SINS course angle information is put forward aimed at the hardware compon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low-cost and low-accuracy SINS including AHRS (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 and 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Real static and dynamic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restrain the divergent trend of the navigation system angle effectively, and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is high.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就利用导航卫星的电文通信功能,进行大数据量数字地图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等待式ARQ和选择重发式ARQ相结合的ARQ协议,介绍了该协议的基本思想,详细分析了协议性能并给出了实现协议的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997.
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广西月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8—200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2003—2005年国家气候中心的动力延伸预报产品, 运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 (EOF) 求取预报关键区内的空间特征向量及其时间系数, 结合相似离度方法查找与预报月份相似的个例, 进而作出广西月降水量预报。独立样本试验证明, 利用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制作的区域月降水预报比利用前期实况高度距平场相关区域制作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8.
大气环境层结对闪电活动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栋  张义军  马明  孟青  吕伟涛 《气象学报》2007,65(4):622-632
利用一个二维面对称雷暴云起电、放电模式,选取了北京地区3次雷暴过程的环境层结,计算并讨论了不同层结条件下雷暴中动力、微物理过程及其对起电、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升速度和水汽条件是影响雷暴动力、微物理过程和闪电活动的最重要因子。上升速度的大小决定了雷暴发展到成熟的时间和雷暴的强弱,较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雷暴云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大的高度。而持续的上升气流和充足的水汽有利于雷暴的成熟期延长从而增强闪电活动。较强的上升速度和充足的水汽可以产生更多的对闪电起电、放电有直接影响的冰相物并能使其持续生成,从而形成较大的电荷浓度。较强的上升速度和不利的水汽条件也可以在某时形成较大的冰相物浓度,但冰相物难以持续生成。而较弱的上升速度和充足的水汽则容易形成暖云过程,对冰相物的生成也有不利影响。上升速度和水汽相互影响,又共同受到环境层结的支配。大气低层潮湿、中层湿度适中,较大的不稳定能量和一定量的对流抑制能量将有利于强闪电活动的发生。表现在大气不稳定参数的取值上,对流性稳定度指数的值小于-10℃(负值表示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值在1000 J/kg以上,对流抑制能量大于40 J/kg,700 hPa相当位温在340 K以上,700—400 hPa中层平均湿度在35%—85%,有利于强闪电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界的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体——北美五大湖的基本情况及水环境污染和治理历程,讨论美加两国政府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合作的经验,概括了五大湖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实践证明,五大湖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水环境保护策略是行之有效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五大湖的水质状况已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在人群健康保障、富营养化治理和有毒物质消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00.
中小尺度的多普勒径向速度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选取2003—2005年太原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中小尺度的多普勒速度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逆风区厚度、尺度、强度(速度切变)等方面作了详细地分析,并与相应的回波反射率因子Z及VIL(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值对照。结果表明:逆风区强度与反射率因子,逆风区厚度与VIL值,逆风区底层流场结构与强回波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而且,绝大部分逆风区出现时间较降水开始时间有1—2 h的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