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0篇
  免费   846篇
  国内免费   1368篇
测绘学   625篇
大气科学   420篇
地球物理   614篇
地质学   2407篇
海洋学   829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地理   53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生态建设背景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三江源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也是全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对其开展生态恢复过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有利于揭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效果。在构建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择生态工程前后两个时间段(2000年和2008年),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8年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8 a间一共增加1.68×1010元。保护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整体质量状况大幅度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48.69%,是由生态建设和气候因子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12.71%,主要跟森林区域水热条件的改善有关;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8 a间减少56.08%,关键是由区域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所致,而非人为因素的影响;2000—2008年间,保护区人口数量增加了26.08%,较高的人口增长压力促使大量的草地被开垦为农田,导致农田面积增加392.52%,从而引起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992.
利用自主研制的电荷感应仪,建立煤岩体摩擦电荷感应试验系统.研究了煤、花岗岩、砂岩在摩擦条件下的电荷感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岩体摩擦均能快速产生电荷感应信号,且电荷信号幅值在一定的范围内,花岗岩摩擦产生电荷信号大于煤摩擦产生电荷信号,砂岩摩擦产生电荷信号最小.煤岩体摩擦产生的电荷感应信号小于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电荷感应信号,说明煤岩体摩擦起电只是煤岩体电荷感应信号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部分,这对研究煤岩体电荷感应机理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2012年3~5月,采用直接瞬时扫描法和间接监控器摄像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顺义饲养繁育基地的一对秃鹫的繁殖行为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秃鹫在警戒、理羽、吃食、交配、孵化等行为存在着明显的节律性,警戒、理羽行为在行为比例中较高,警戒行为占绝对优势。取食行为多发生在上午的中间阶段,孵化行为不间断、并且轮流孵化幼鸟。孵化期内雌、雄个体的行为差异不大,秃鹫发情期各种行为所占的比例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94.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是十年来发生在甘肃省破坏性最大的地震。本文对距震中距18~218 km以内的22个强震动台所获取的主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研究了该次地震在强震动台站分布方向上的衰减规律。将根据衰减规律得出的烈度区域与震后灾害评估的烈度图比较后发现,分析得出的Ⅷ度、Ⅶ度区范围相对略大,Ⅵ度以下区域范围则大致相当,其原因应该与近场的强震动记录较少有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根据日志信息得到的静态访问分布,不能真实反映系统当前的访问特征,而大规模分布式节点环境下,简单的复制和分发将带来不可承载的网络流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P2P的海量空间数据访问分布动态统计融合算法。通过节点映射和优选算法,充分利用节点闲置资源,优先选择服务能力"好"的节点进行统计信息的融合。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满足大规模节点下空间数据访问分布的动态融合要求,且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6.
利用HOG-LBP自适应融合特征实现禁令交通标志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禁令交通标志牌提出了一种基于HOG-LBP自适应融合特征的交通标志检测方法,将标志图片等分为多个不重叠的块,每块内将加权后的HOG和LBP特征进行串行融合作为最终特征,其中每类特征权值由块内梯度幅值决定,融合后的特征采用SVM进行分类器训练,并将训练结果用于交通标志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OG-LBP自适应融合特征的效果优于基于单独HOG、LBP特征和简单HOG-LBP融合特征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图像的面状图形注记自动配置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积分图像的面状注记配置的核心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定位待标记注记的位置,合理而又美观地实现面状图形注记的自动配置.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的房产测绘系统中.  相似文献   
998.
地理国情监测是获取国情国力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地理国情监测的实施将为生态河南建设提供动态、实时的自然、人文要素信息,林业、水资源监测信息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以及环保基础设施信息。本文着重研究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体系、生态省建设中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体系、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措施,并结合河南省地理国情监测试点项目对生态河南建设中的地理国情监测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河沿岸发育良好的新生界地层.我们对克拉苏河沿岸新生界剖面分A、B两段进行系统采样,获得定向岩芯样品1700余块. 岩石磁学研究表明,新生代沉积岩中磁性矿物以赤铁矿为主,含有少量磁铁矿;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两段剖面磁面理均较磁线理发育,最小磁化率主轴近于直立,显示原生沉积组构. A剖面磁化率主轴к1的偏角指示古流向. 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时的古水流方向为NEE-SWW向,至苏维依组沉积时,流向变为NNE-SSW向. 河流古流向在苏维依组形成时发生急剧变化,说明南天山此时可能发生了明显的隆升,且以北西部隆升为主;B剖面为吉迪克组、康村组和库车组粗粒碎屑岩,磁组构显示к12构成的磁面理与层理面小角度相交,к3呈叠瓦状分布,可以用来指示古水流方向.从吉迪克组至库车组下段,古流向均为NNW-SSE,但逐渐偏东,暗示天山在此期间处于缓慢的隆升期或东西部处于同步隆升,且西部隆升速度快于东部.  相似文献   
1000.
超声激励低渗煤层甲烷增透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声激励增透煤层是一种不受甲烷储层地质条件和气源特性限制,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增采技术.但由于煤岩致密、裂隙发育,煤岩孔隙度存在多尺度效应,受储层介质尺度效应影响的增透促吸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通过CT观测实验和渗透率测定实验,对超声波作用下煤样不同尺度裂隙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测定超声作用煤样渗透率变化规律,建立了超声增透煤层甲烷渗透率的修正公式.研究结果表明:CT观测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超声的机械震碎作用;在声场衰减范围内,煤体损伤和机械震碎作用明显;超声波作用后的煤层渗透率有平均135%~169%的提高.研究工作为超声激励增加煤层的渗透率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