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8篇
  免费   1703篇
  国内免费   2498篇
测绘学   1140篇
大气科学   962篇
地球物理   1324篇
地质学   4383篇
海洋学   1344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548篇
自然地理   102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543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0篇
  1950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潘自平 《贵州地质》2003,20(3):192-194
样品经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制成硝酸溶液,经巯基棉层析柱过滤富集Ag,并用2mol/LHBr溶液洗脱,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洗脱液中的Ag和滤液中的Cu,Pb,Zn。用该法测定化探样品中银和铜铅锌,检出限低,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2.
遵义牛蹄塘组发现的多水硫磷铝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遵义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发现的多水硫磷铝石主要产出在Ni-Mo多金属层的微裂隙中,偶尔在多金属层下部的黑色粉砂岩中以脉体形式产出。该矿物结构不稳定,结构中一部分水分子很容易失去,在X射线衍射鉴定时其特征谱线变化较大;在自然条件下存放一定时间后,样品具有稳定的X射线衍射特征。此外,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TEM观测、化学分析和晶胞参数计算,与纤磷铝石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3.
松潘-甘孜带:是弧前增生还是弧后消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多年在该区工作实践,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前身的巴颜喀拉盆地是羌塘—他念他翁晚古生代前缘弧之后的一系列多岛弧—盆系的一个大型弧后盆地。三叠纪时,围限此“三角形”盆地三条边缘的构造动力学作用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东侧为扬子西缘被动大陆边缘(D—T2),中三叠晚期(拉丁期)转化为与华北和羌塘陆块有关的前陆盆地(T2—T3),由于扬子陆块向西双向斜向俯冲作用,在其北侧和南侧边缘形成南昆仑和可可西里—甘孜—理塘俯冲消减杂岩。重建的地层层序和沉积地质特征显示巴颜喀拉盆地主体三叠系复理石沉积是周缘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134.
本根据野外调查及室内系列编图成果,分析了巴音宝力格隆起带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认为下白里统巴彦花组是中新生代盆地的找矿目的层位,并存在古河道与潜水层间氧化带两种砂岩型铀矿类型。巴彦毛都、准巴彦塔拉、乌里雅斯太和伊勒门盆地是形成砂岩型铀矿的远景盆地。  相似文献   
135.
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其颗粒表面特征能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而通过扫描电镜研究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特征是分析沉积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多数人认为四川盆地白垩纪地层存在沙漠沉积(打儿凼组和夹关组),但仍有人对沙漠沉积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并认为是河流成三角洲沉积。过去关于其沉积环境的判别主要是根据沉积结构和构造,并未对其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进行过系统分析。笔者对采自四川盆地白垩系不同层位地层的样品进行了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可以成功地将石英沙区分为风成和水成沉积。因此,本文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方面进一步肯定了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沙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6.
三叠纪结扎群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根据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和层序界面特征,结扎群至少可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沉积古地理格局显示出南浅北深的特点。南部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陆源物质供应丰富。北部雀莫错一带因远离中央隆起,陆源物质供应相对较少,以泥岩、灰岩为主,生物化石丰富,沉积环境以陆棚为主,在相对稳定的沉积水体中以双壳类、菊石类等生物群得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7.
50a来洮河流域降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洮河流域 40多年水文实测资料分析表明 ,由于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流域降水和径流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 ,降水与径流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下降的线性斜率分别为 - 0 .86~ - 1.34mm·a-1和 - 1.5 7~ - 3.36m3·s-1·a-1;而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 ,其上升的线性斜率为 0 0 2℃·a-1.降水的减少和温度的升高已经导致甘南草原荒漠化 ,使许多湿地和湖泊干涸 ;径流的减少和温度增加在近2 0a来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  相似文献   
138.
安徽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蚀变流体填图是一项区域流体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区域大面积的流体填图工作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填图要素、技术要求和规范等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司的“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项目中 ,探讨了流体填图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研究内容和填图要素 ,对填图单位制定了 3级填图单元等级体制 ,即流体系统流体子系统流体单元。在铜陵地区划分出 4个流体系统 ,7个流体子系统和 18个流体单元。  相似文献   
139.
From Donghai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to Rongcheng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 on the southern border of the Sulu orogen, there exposes an ultramafic belt, accompanied with an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zone. It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Xugou belt (the northern belt), and the Maobei-Gangshang belt (the southern belt). One grain of diamond has been discovered from the Zhimafang pyrope peridotite in the southern belt using the heavy mineral method. The diamond grain is 2.13 mm × 1.42 mm × 0.83 mm in size and weighs 9.4 mg.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amond suggests that the Zhimafang pyrope peridotite xenolith is derived from the lithospheric upper mantle. The tectonic emplacement mechanism of the pyrope peridotite xenoliths in granite-gneisse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kimberlite. The Sulu orogen was located on the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ino-Korean craton in the Neoproterozoic. The relatively cold and water-bearing oceanic crustal tholeiite slab subducted beneath the lith  相似文献   
140.
介绍了伸展构造概念与研究现状,沙麦地区中—新生代伸展构造基本特征与形成机制。认为区内中—新生代盆地是地壳呈北西西—南东东向伸展的结果,地壳的伸展演化并不连续,呈现幕式伸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