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444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789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4年   8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一直以来,利用铀、钍、钾同位素的γ能谱寻找铀矿是铀矿地质重要的放射性物探手段。同样,水系沉积物化探中铀、钍、钾元素作为铀矿化探重要指示元素,在铀矿资源潜力预测评价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论述了水系沉积物铀、钍、钾元素在铀矿预测评价中的指示作用和异常特点,以及中国铀、钍、钾元素地球化学场分布特点和规律,将铀、钍、钾异常按累频占比划分为特高异常(异常内带)、高异常(异常中带)、异常(异常外带)和高背景,同时,论证了铀、钍、钾异常分布与铀成矿关系。可以看出,铀、钍、钾异常分布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现有的异常分布区与我国四大类型铀矿产区高度一致,其异常分布对我国铀、钍矿资源预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2.
介绍了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的基本构成及其优势,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SDCORS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情况、可行性以及达到的精度,着重说明了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达到其所需精度。通过SDCORS在济西水源地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证明用该方法能够获得满足供水水文地质精度要求的测量成果,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方法可靠、测得的结果准确度高等优点,指出了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3.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platform for natural-resource elements would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studies of dynamic changes in various natural resources, and could serve the needs of natural-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uring a period of global change. As the second-largest inland river basin in NW China, the Heihe River Basin (HRB) li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consequently, pilot studie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basin are urgently need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natural-resource elements observation network in the HRB to meet requirements for natural-resource management, based on natural-resource and Earth-system science. Based on current observations and research, thirteen observation stations were established in different river basins through integration with existing stations, reconstruction and upgrading, and new construction. The main types of land-surface resources in the HRB (grassland, forests, rivers, lakes, deserts, wetlands, and farmland)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network constructed for the monitoring of natural-resource elements. Long-term, continuous, and stable observation can yield key data concerning coupling processes, trends of change, and rates of change in natural resources.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cognitive ability,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regarding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HRB, and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paradigm for the observation of and research into natural resources in other basins.  相似文献   
964.
本文以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为例,针对跨部门间数据共享无法完全互信,导致共享数据存在使用率低、推广应用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安全可信共享应用新模式,并建立不动产登记区块链平台,为北京市不动产登记跨部门数据共享安全可信地使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65.
利用相对功率谱估计方法对2018年8月14日云南通海市M5.0地震前后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异常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18年6月27日,在畹町—安定断裂附近出现亮温增温异常,随后异常幅值及面积逐渐增大,沿断裂带发展,持续至8月6日面积及谱值达到最高值,之后高值异常区域慢慢收缩,8月14日在异常区附近发生通海M5...  相似文献   
966.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内古董山地区早二叠世玄武岩的古地磁测定,揭示了1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实验结果表明,其特征剩磁方向为:Dg=213.7°, Ig=26.9°,κg=19.7, N=9,α95=13.7°; Ds=217.7°, Is=-37.5°, κs=15.4,α95=13.6°,相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53.2°N、 187.5°E,A95=12.3°,古纬度为21.0°N。由于采样剖面所获得的早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全部为反极性特征,认为这一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很可能代表了研究区早二叠世时期的原生特征剩磁。对比塔里木地块西北缘早二叠世的古地磁结果,认为研究地区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之间在古地磁误差范围内并未发生明显的相对构造运动。依据塔里木早二叠世古地磁极与哈萨克斯坦地块同时期古地磁极的一致性,结合二者的古生物资料,提出早二叠世时期塔里木地块可能已经与哈萨克斯坦地块碰撞相连,至晚二叠世,二者之间的海水完全退出,碰撞造山使得天山雏形基本形成。结合前人古地磁研究成果,对塔里木地块及周边主要块体早二叠世的古地理进行了重建。  相似文献   
967.
冀东地区冰雹云多普勒雷达参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莎  沙勇  宋金妹  裴宇杰  吴林林 《气象》2019,45(5):713-722
利用2008—2015年冀东地区发生的36个冰雹个例,通过秦皇岛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反演出冰雹发生时雷达的各种参数,提取各种参数与冰雹发生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冰雹发生时,基于风暴的最大基本反射率因子、风暴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2 dBz,9. 9 km,51. 6 kg·m~(-2),0℃层以上平均风暴厚度为5. 8 km,0℃层和-20℃层之间厚度平均值为3. 1 km,风暴最大基本反射率因子所在高度为4. 6 km,风暴平均移动速度为9 m·s~(-1)。不同尺寸的冰雹雷达参数变化不大。在冰雹发生过程中,两个体扫间风暴的最大基本反射率因子平均最大跃变为7 dBz,风暴顶高平均最大跃变为6. 7 km,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平均最大跃变为17 kg·m~(-2),这种跃变的出现比冰雹发生时刻平均提前39、30和25 min,可以作为冰雹发生前的重要判断依据。此外还对WSR-88D冰雹算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命中率较高,虚警率也较高,算法对冰雹的预报提前量平均为43 min左右,冰雹尺寸的预报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968.
湖北省秭归ML3.6地震震源特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利用三峡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记录,反演了2001年10月11日湖北省秭归(东经110.4°,北纬30.9°)ML3.6地震的参数,同时得到了三峡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反演得到的三峡地区的地壳速度模型和以前在该地区利用人工和天然地震获得的速度模型基本一致.该地震发生在走向为NE,倾向为NW的断层上,地震主要产生以滑动为主的错动,持续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约为0.16 s.这次地震断层面的长度约780 m,宽度约330 m,滑动量约为41.9 cm.  相似文献   
969.
甘宁青地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地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甘宁青地区大地垂直形变,断层形变和GPS水平形变测量资料的处理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和有形变资料积累以来本区域多次中,强地震活动,对本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中强以上地震蕴育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1)甘宁青监测区主要断裂附近构造形变相对强烈;垂直差异运动强度和变形态势随时间演变,水平运动变形呈明显的挤压走滑特征。(2)本区构造形变与地震蕴育的主控应力来自青藏块体持续NE向挤压运动;构造形变和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演化与块体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动态演化密切相关。(3)区域构造块体边界地带出现的异常隆起与高梯度形变带及显著的断层形变异常,是蕴育中,强震的标志,但地震并不一定发生在幅度最大的部位,而往往发生在断层形变异常呈现“趋势积累-加速-转折”变化特征的地段及附近,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970.
非连续变形正分析中的块体相互侵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非连续变形正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块体运动系统中特定块体边界允许适量侵入的方法--子矩阵高速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整公式。以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周围地区为例,考虑特定块体边界不同程度的侵入,模拟得到:(1)考虑侵入后,的确使模拟的结果得到明显改善;(2)用子矩阵调整法考虑特定块体边界适度侵入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