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1.
现场调查发现:古人在建造北响堂寺石窟3号窟时,至少运用了3点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方法和技术,其中包括效果良好的选址、洞窟斜墙“设计”和排水系统等。这对现代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作用。笔者从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角度对其上述工程科学亮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于斜墙“设计”的论证是借助于Flac-3D三维数值计算进行的。通过对斜墙开挖下石窟围岩关键部位的拉应力分布情况、剪应力的大小以及变形等的分析,表明斜墙“设计”可使围岩的应力条件得到多方面的改善,有利于石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松花江上游地区汞污染的化学生态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宁  朱颜明  朴明玉  孟丹 《地理科学》2005,25(6):737-741
采样分析了吉林省东部松花江上游金矿开采区及其附近水、土壤、动植物及河流沉积物样品中汞的含量,发现河流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相当严重;受其影响当地的植物和两栖类动物——中国林蛙体内总汞和甲基汞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表明,林蛙内脏对汞的富集能力大于肌肉;秋季对汞的富集大于春季;河流沉积物中甲基汞的含量与林蛙体内甲基汞的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汞污染的来源与区域内个体金矿的滥采滥排有直接关系,表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有毒重金属在地表过程中出现了化学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北段西部新巴尔虎右旗地区新厘定出非正式填图单元——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其岩石组合为灰黑色、深绿灰色、紫褐色玄武岩以及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碱性橄榄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等。锆石SHRIMP U Pb定年法测得其年龄数据为(1467±31) Ma,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哈日陶勒盖玄武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中Sr含量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稀土元素含量总体较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略具有铕负异常。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的厘定说明,大兴安岭地区存在晚侏罗世基性火山岩浆活动事件。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层对比,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与上侏罗统伊列克得组原始定义相符,二者实则为同物异名,建议恢复上侏罗统伊列克得组。这一认识对大兴安岭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研究及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1∶5万乌音呼日勒庙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取得的新进展及主要成果为: 根据岩石组合、动植物化石及同位素年龄等,重新厘定、划分了16个岩石地层填图单位,在多个组段沉积岩层位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建立了各地层年代学格架; 将侵入岩重新解体划分为4个填图单元,并建立了侵入岩年代学格架; 新发现1处规模较大的韧性变形带,主要为逆—左行走滑韧性断层,时代归属于中三叠世末期,为额尔古纳河—阿龙山NE向韧性变形域的南部延伸; 新发现矿(化)点20处,其中金属矿点3处,金属矿化点6处,非金属矿点9处,非金属矿化点2处; 总结了该区成矿规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测和分析技术的创新。新世纪以来,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引进了一批高性能新型微束分析仪器设备,建立了一批高规格的实验室。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微束分析技术与方法的主要进展及其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包括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大型离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激光诱导原子探针、原子探针技术、显微红外光谱、同步辐射等,这些分析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地球和行星演化历史及许多地质过程的理解。今后,应加快微束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的开发,特别是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Using China's ground observations, e.g., forest inventory, grassland resource,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climate, and satellite data, we estimate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for China's major biomes between 1981 and 2000. The main results are in the following: (1) Forest area and forest biomass carbon (C) stock increased from 116.5×106 ha and 4.3 Pg C (1 Pg C = 1015 g C) in the early 1980s to 142.8×106 ha and 5.9 Pg C in the early 2000s, respectively. Forest biomass carbon density increased form 36.9 Mg C/ha (1 Mg C = 106 g C) to 41.0 Mg C/ha, with an annual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of 0.075 Pg C/a. Grassland, shrub, and crop biomass sequestrate carbon at annual rates of 0.007 Pg C/a, 0.014―0.024 Pg C/a, and 0.0125―0.0143 Pg C/a, respectively. (2) The total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 sink in China is in a range of 0.096―0.106 Pg C/a between 1981 and 2000, accounting for 14.6%―16.1% of carbon dioxide (CO2) emitted by China's industry in the same period. In addition, soil carbon sink is estimated at 0.04―0.07 Pg C/a. Accordingly,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vegetation and soil) offsets 20.8%―26.8% of its industrial CO2 emission for the study period. (3) Considerable uncertainties exist in the present study, especially in the estimation of soil carbon sinks, and need further intensive investiga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7.
正交矩阵的若干性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正交矩阵的深入研究,得到正交矩阵的一系列常用性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探讨管井井点降水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管井降水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且含多种营养元素,对土壤有很好的改良效果;伊利石也具有吸水性,且含钾量高。采用溶液聚合法首次合成的粉煤灰-伊利石/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复合材料,其吸蒸馏水、自来水、生理盐水倍率分别为1 782,450,117,而国家“863计划”关于高吸水材料的技术指标分别为300,150,50;同时对复合材料的保水性、热稳定性、耐寒性及其二次吸液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保水性,25℃条件下干燥8 d,吸水凝胶还可以保持50%的吸水量;在0~120℃范围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二次吸液能力,可以多次使用。  相似文献   
20.
因子分析结果受样品数量的影响,同一件样品的因子计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使传统因子计量方法在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子计量模型法综合了因子计量的优点和利用模型找矿的思路,通过选定的某一典型地质单元计算因子计量系数矩阵,建立因子计量模型,用模型类比未知区。该方法使因子计量图的地球化学意义更加明确,并且可节省重新处理数据的工作量。因子计量模型方法和传统因子计量方法应用于某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因子计量模型法得出的地球化学异常规律性更为明显,更好地反映了区域地质构造与异常的关联性,有利于异常的解释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