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929篇
测绘学   329篇
大气科学   370篇
地球物理   407篇
地质学   1664篇
海洋学   516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36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991.
3维地学模拟与虚拟矿山系统   总被引:79,自引:1,他引:79  
3维地学模拟(3D Geoscience Modelling,简称3DGM)与虚拟矿山系统(Virtual Mine System,简称VMS)是数字矿山(Digital Mine,简称DM)战略实施的关键技术,其中3DGM是VMS及所有真3维地学虚拟现实系统的基础。基于国内外VMS研究与应用分析,指出目前2.5维VMS的缺陷和不足;同时,对当前国际学术界3DGM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评析。进而,从3DGM与VMS耦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3DGM方法:类三棱柱(Analogic Tri-Prism,简称ATP)法。ATP模型由点、TIN边、TIN面、棱边、侧面TIN和ATP体共6组基本元素组成。本文设计了ATP的数据结构,并给出了基于实验钻孔的3DGM可视化图。  相似文献   
992.
兰州市低空风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对1988年至1992年兰州市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近地面逐时风和空气污染浓度资料以及对应时段的兰州市低空风资料乃至城,郊近40年的地面风资料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将城区与郊区对照点(榆中站)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风向频率变化特征和风速日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以及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对应时段空气污染的分布状况及其与风速的相关关系,为研究兰州市边界层大气动力稳定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开展空气污染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地层水矿化度检测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在进行地下水的矿化度评价时,是通过地层水的取样进行室内分析化验,确定含水岩组中地层水的矿化度,目前,在利用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西部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研究中,鉴于大多数石油井不含有浅层地层水的水样化验资料,因而本文介绍一种利用石油测井数据(主要为自然电位曲线)计算地层水矿化度的方法,并将之应用于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地层水的矿化度估算,方法研究和应用实例证明这种方法是较为可靠的,虽然求取的地层水的矿化度的数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完全可以满足地层水矿化度分级评价的需求,从而开发了石油测井数据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也降低了单纯利用水文取样,由于样点少,矿化度预测精度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994.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地质背景及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镍矿床的形成与煎茶岭镁质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存在多种成矿作用,包括源自上地幔局部熔融的母岩浆在通过上地幔岩石圈上升侵位过程中发生的就地熔离作用和岩体形成后的自变质作用、中酸性岩浆侵入引起的热液叠加改造作用等。后期中酸性岩浆热液的交代改造是形成该矿床中部分富镍矿体的主要原因。该镍矿床PGE含量较低且贫铜,成因上应属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5.
基于DEMATEL-ANP模型的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阐释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和生态化视角构建四维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体系,运用系统集成的DEMATEL-ANP评价模型,以2000-2018年中国大陆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识别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体系中不同指标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在此基础上评价和分析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及其动态演化规律,进一步运用泰尔指数判别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合理化与高级化在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具有基础作用,高效化是推动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指标,生态化是新时期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和新方向;2)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呈现初始起步、稳步增长、波动提升、迅猛发展的阶段演化特征,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和生态化4个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由濒临失调向良好协调演变;3)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且区域差异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区域内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6.
长江经济带生态用地变化类型识别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用地能够为人们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生态用地被大量侵占、受损严重,许多土地生态功能丧失。本研究基于1995-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探究长江经济带生态用地变化时空演变规律,并使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于生态用地变化的驱动机制分别开展全局效应与局部效应分析。本研究将生态用地变化划分为5个类型:严重受损、轻微受损、保持不变、轻微恢复、明显恢复。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至2015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用地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是总体的趋势是减少的,受损面积大于恢复面积。其中,减少的面积主要来自于林地和耕地。在这20年间,从生态用地变化类型来看,保持不变类型的面积最大,其次是轻微受损和轻微恢复类型。生态用地变化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任何两个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解释力都大于单一的驱动因素。此外,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不同驱动因子对于生态用地变化的影响也不同。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土地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制定区域和地方的相关土地利用政策。相关经验教训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以更好地管理生态用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收缩型城市:认知误区、统计甄别与测算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康  戚伟 《地理研究》2021,40(1):213-229
收缩型城市是中国城镇化、空间规划与城市治理的全新命题。论文在简要梳理收缩型城市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收缩型城市研究在中国的认知误区。因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划分标准不可比、数量属性与地域空间脱节等原因给科学清晰的识别收缩型城市提出了挑战。在周一星、史育龙(1995)建议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实体地域对比与行政地域互验来分析全国城市人口的增减变化及收缩型城市的甄别框架,测算表明:全国有114个建制市2010年的“城人口”规模低于2000年“市人口”规模,但由于2000年“市人口”的偏大统计以及2010年“城人口”存在的“个别水分”,这些城市也未必就全是“收缩型城市”;在剔除乡村人口较高的“城市型政区”后,全国2000年和2010年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的建制市分别为56个和75个。论文认为:中国应尽快建立城市实体地域概念,推进城市化区域协同统计制度;要构建“时空对齐”的全国常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并综合考虑各地行政区划建制差异,持续推进城乡人口的精准划分。  相似文献   
998.
土壤碳氮比值(C/N)是衡量土壤C、N营养平衡状况的指标,它的演变趋势对土壤碳、氮循环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张家港市自1980-2004年土壤C/N值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土壤碳、氮循环的意义.结果表明,张家港土壤有机质呈全氮总体上明显提高,土壤C/N值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在南部的人为土区土壤C/N降低,其中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降低显著(p<0.001),平均降低0.85个单位.北部雏形土区C/N亦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p<0.05).在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提高的同时,C/N的降低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加快有机质和有机氮的分解矿化,土壤碳素投入和降低氮素投入,如大力推行秸选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减少无机氮肥,以保持土壤碳氮平衡及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99.
介绍CNGI的特点,分析当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将CNGI技术、GIS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运用到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基于CNGI环境下的云南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重点阐述该系统的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核心功能的实现以及开发案例,为云南省旅游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查询、管理、空间统计与分析以及空间决策支持提供解决方法,为游客、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以及研究者提供相应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