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8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856篇
测绘学   344篇
大气科学   229篇
地球物理   451篇
地质学   1493篇
海洋学   373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2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31.
This study, using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scaling analysis, evaluates the influence of geothermal heating on global oceanic circulation. Upon a well-developed large-scale convective flow, an additional heat flux perturbation δF/F is employed. The increments of flow and thermal properties, including eddy diffusivity KT, flow velocity V and bottom temperature Tb, are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ed heat flux F. Together with the scaling analysis of convective flow at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where the flow is thermally driven in the relatively low or extremely high turbulent thermal convections or the horizontal convection, the variances of flow properties, δKT/KT and δV/V, are found to be close to 0.5% and 0.75% at δF/F=2%. This means that the small heat flux perturbation plays a negligible role in the global convective flow. However, δTb/ΔT is found to be 1.5% at δF/F=2%, which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local region. The results might provide a clue to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geothermal heating on global oceanic circulation. It is expected that geothermal heating will contribute less than 1% in turbulent mixing and volume flux to global oceanic circulation, so its influence can be negligible in this situation.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of geothermal heating cannot be ignored. For example, temperature increases of about 0.5°C with geothermal heating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s within the benthic boundary layer.  相似文献   
932.
基于SWDC-5航摄仪获取的数据,探讨倾斜像片定位定姿的方法,通过建立POS、下视相机、斜视相机间的相对关系模型,给出POS辅助SWDC-5倾斜像片直接地理定位技术流程。通过实际航飞数据计算得到的倾斜像片外方位元素可用于三维房屋模型纹理映射,经试验验证该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933.
为研究应用MODIS地表参数产品估算近地层气温的可行性,对MODIS地表温度(LST)、反照率(ALBEDO)、植被指数(NDVI)等产品数据和高程(ALT)、纬度(LAT)等地理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主成分累积方差较大的前若干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建立自变量与各气象台站气温之间的多元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多元线...  相似文献   
934.
实现遥感相机自主辨云的小波SCM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感相机分辨力的提高和幅宽的增大,星上固存和数传带宽面临巨大的挑战。提出一种多分支云判别算法,可控制相机在有云区关机停拍。首先利用计算量较小的光谱阈值判别法对云和地物粗略分类,在不能确定云或地物时,采用纹理分析方法判别。为减小误判可能,算法采用小波SCM提取纹理特征,并提出一种基于ASM和熵的双判别方式。通过对24.5幅遥感图像进行试验验证,证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识别云层和地物,总误判率小于5%。  相似文献   
935.
讨论了增强系统参考站的设备组成和运行,分析了参考站接收机授时信息的优缺点,设计了GPS授时信息1PPS与铷原子钟输出数据的融合方案,在现有设备性能不变的基础上,使用新设计的数据融合方案,参考站外频标的短稳性能和长稳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实测试指标达到0.1μs/A,1ms/年,接近小铯钟的水平。  相似文献   
936.
曲直  卢秀山  左建章  马东洋 《测绘科学》2011,36(5):131-133,97
本文简要介绍了GPS/INS组合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分析了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工作原理及精度影响因素,系统阐述了机载POS系统中IMU的检校方法和精度评定方法,包括初始对准重复性检测、跟踪姿态角精度的标定和静态漂移检测等,并利用双轴数控转台,对3台不同类型的国产POS系统进行了数据采集、处理和对比分析,实验初步表明,...  相似文献   
937.
将地貌综合的三维Douglas-Peucker方法引入到地形LOD中,通过构建Quad_TIN模型,提出了一种地形实时动态显示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从全局重要性角度将不规则采样点分级;再利用孤立分割的方式建立四叉树空间索引,结合了规则格网的四叉树结构和不规则采样点的TIN结构在虚拟表达中的优势,并消除了节点间的依赖关系;然后,根据视距和模拟误差确定四叉树的绘制层次和插入采样点的顺序及数量;最后,通过添加拆分点消除节点间裂隙。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地形表达速度的同时提高了模拟精度,对其他模型的LOD表达也是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938.
渭河盆地现今地壳水平形变特征及区域构造活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渭河盆地地质构造的特点,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渭河盆地2001~2007年GPS观测成果,数值模拟获得了渭河盆地现今地壳应力应变场特征,结合区域近期地震活动性特点,探讨了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渭河盆地现今构造应力场仍以NNW-SSE向拉张应力为主;盆地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与盆地现代小地震条带有很好的空间对应关系;泾阳-咸阳-西安-临潼-三原地区属于渭河盆地内地壳薄弱带,易于盆地伸展和地震孕育。  相似文献   
939.
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引入到城镇土地佑价中,基于GIS平台建立了城镇土地估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对该系统设计目标与需求分析、系统结构、数据库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通过城镇土地估计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使城镇土地佑价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940.
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分布特性和时态特性,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更新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实例,从数据的收集、组织与处理、数据库建立等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实现了数据库的动态关联与更新、时空回溯以及动态可视化等。最后通过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应用分析,提出对系统软件测试的测评建议。该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为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也为今后的应用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