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天山库车秋里塔格褶皱带三维构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笔者利用库车秋里塔格地区3000km的二维地震反射资料,结合地表构造测量成果,分段叙述秋里塔格褶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性质,说明构造交汇部位断层和褶皱的叠加过渡关系,并通过二维构造剖面的组合,建立秋里塔格褶皱带的三维构造几何模型。研究发现秋里塔格褶皱带为浅部断层传播褶皱与深部断层转折褶皱叠加形成的复合型背斜带,深部台阶状逆断层的叠加作用、叠加断层位移量的转换、断层断坡高度的变化造成地表背斜沿走向发生变化,笔者通过测量断层叠加方式、断层位移量转换、断层断坡高度,说明秋里塔格褶皱带背斜叠加、扭曲、分叉现象的构造机理,并且给出了秋里塔格褶皱带断层的滑移量。  相似文献   
52.
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   总被引:56,自引:17,他引: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新  贾承造  杨树锋 《地质科学》2002,37(3):372-384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汇聚作用和持续碰撞使中亚内陆沿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发生变形,山脉前沿发育褶皱冲断带。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中段库车河地区发育3~4排东西走向的逆冲(掩)断层和相关褶皱,逆冲(掩)断层由北向南扩展,断层和褶皱的形成时代自北向南逐渐变新,北部山前带的变形发生于前中新世,南部秋立塔克背斜带和亚肯背斜带的变形时代为上新世(5.2±0.2Ma)。通过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作者提出了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方式和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53.
铜冶店孙祖断裂展布方向与区域上基底岩石的条带展布方向一致,该断裂规模巨大,总体上分为6段,作为构造单元边界的分划性断裂往往深切上地幔或下地壳,从而成为深部岩浆和矿液的上升通道。它控制着该区成矿带或成矿区的分布,金牛山岩体、矿山岩体、铁铜沟岩体、铜井岩体等中基性—中性—中偏碱性(中偏酸性)杂岩体亦是受铜冶店孙祖及其次级断裂或与其他构造复合部位控制。该断裂经历了多期活动,早期活动控制着两侧地质体的分布,晚期活动对各种含矿热液的运移和富集起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是铁、铜、金矿成矿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构造、地层、岩体”三要素是形成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等矿床必不可少的控矿因素。该断裂活动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流体迁移、聚集的热力和动力,提供了成矿物质运移和沉淀的空间场所,其所控制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及中低温热液金、铜等矿床,多集中于铜冶店孙祖断裂鹿野前孤山段,该断裂具“构造控矿,分段富集(走向、倾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叠层石包壳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东太平洋C-C区深海多金属结核的叠层石包壳、多金属结核的表面类型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合理解释,认为叠层石的形态学特征既是建造叠层石的微生物种类差异的表现,也是环境水动力条件和溶解氧含量不同的反映,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多金属结核的表面类型,而南极底流是造成海底水体能量环境、氧化还原电位和微生物种类变化的根本原因.为多金属结核的分布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利用地震反射法评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的重要新能源,本文介绍了利用地震反射法来识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和分布特征,并春资源量进行评价的方法。根据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层(BSR)识别水合物的存在,并结合地震弹必参数和利用沉积物的孔隙率等等征,来评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56.
褶皱冲断带油气资源丰富,统计表明全球探明油气储量约14%分布在褶皱冲断带。自从1815年地质学家第一次以模拟实验的方式验证了褶皱形成于岩层遭受水平挤压变形的二百多年来,针对褶皱冲断带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无疑是最卓有成效的研究领域方向之一。本文从追溯早期模拟实验先驱,到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着重分析和评述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对于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强调造山带临界楔体理论以及基底滑脱层强度、流体超压和变形岩层内聚强度等对构造变形过程的控制作用。主要介绍的实验性标志成果有:(1)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的生长规律;(2)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机制;(3)褶皱冲断带中构造变形的主控因素。我们的目的是提供引人入胜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成果,吸引更多现在和未来的研究人员理解和重视物理模拟工作,借助日益进步的实验装置和技术方法,促进盆地构造研究在学科发展道路上,一步步实现从定性走向定量、从二维走向三维、从几何学和运动学走向动力学的飞跃。  相似文献   
57.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 The growth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during the Cenozoic drove dramatic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is region.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mited...  相似文献   
58.
针对监控视频动态目标的空间定位问题,本文在考虑相机畸变的前提下,对监控相机、目标像素坐标和地理场景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基于平面约束的目标定位算法。首先,完成相机的标定,确定相机的成像模型;然后,提取畸变校正后的目标像素坐标,并通过目标定位算法计算目标的三维地理坐标;最后,进行了定位精度评定,并分析了两种定位算法的应用特点。本文的定位算法将以像素坐标定位的目标数据解析为以三维坐标定位的空间地理信息,为多摄像头的目标跟踪提供了统一的地理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59.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野外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并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塔东南新生代断裂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体系:阿尔金断裂体系、车尔臣断裂体系和西昆仑断裂体系。阿尔金北缘断层在存在走滑性质的同时,更多的表现为向北西的强烈冲断;车尔臣断裂体系由车尔臣断裂及次级断层和一系列反冲断层组成,除表现为向北西冲断外,还具有左行走滑特征;西昆仑断裂体系主要由自南向北的冲断的逆冲断层组成,在与阿尔金断裂交汇处,受阿尔金左行走滑的影响呈弧形弯曲。  相似文献   
60.
滑坡灾害易损性可分为两大类型:人口易损性和经济易损性。本文依据现场风险填图对宝塔山景区影响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进行了风险源的识别,认为宝塔山景区的风险源主要为潜在的滑坡及崩塌灾害,最大风险处人员伤亡总概率为2.6210-2a-1;同时,依据工程地质经验法对风险管理易损性各要素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对宝塔山景区居民来说,100a以内居民平均每年有最大2.62%伤亡的概率存在。根据国际较通用的风险容许标准,认为目前部分宝塔山居民遭受的风险处于不可接受区,建议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