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杭州地区孝丰—三门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西走向的孝丰—三门湾断裂是浙北地区一条重要的断裂。该断裂第四纪以来表现为左旋走滑,并水平断错了北东走向的萧山—球川断裂和东西走向的昌化—普陀断裂。这三条断裂交汇于杭州地区并造成了钱塘江的拐弯。在孝丰—三门湾断裂与北东走向断裂的交汇处曾有多次地震发生。通过在孝丰—三门湾断裂(杭州段)上布设的4 个探槽,发现该断裂附近存在一系列近于东西走向及北东走向的晚更新世活动断裂。这些断层活动可能是由孝丰—三门湾主干断裂的活动引起的,并调节着孝丰—三门湾主干断裂的活动,减弱断裂附近应力,降低区域地震危害性。采用了光释光(OSL)测年方法来限定断层活动时代,并采用孢粉测年对OSL 年龄进行验证。依据OSL 年龄,探槽所揭露的断层活动均发生距今1.65 万年之前,存在两次断层活动,分别发生于1.65~1.97 万年和4.2~5.12 万年。孝丰—三门湾断裂在晚更新世有所活动的认识对于杭州地区乃至整个浙北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山火山碎屑岩是水下爆发性火山作用的产物,研究发现,玳瑁海山火山角砾岩是南海发现的具有过渡性质的拉斑玄武岩,呈现相对较高的K2O+Na2O含量(3.10%~4.9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具有位于E-MORB与OIB之间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REE为80~148×10-6,(La/Yb)N比值为2.6~6.7.它们与南海分布更广的碱性玄武岩具有相似的构造环境,为南海扩张后的板内成因.南海中中新世以来的海山主要出现拉斑玄武岩,而晚中新世以后则主要为碱性、强碱性玄武岩,研究认为岩石圈"顶盖效应"起到一定影响,岩石圈厚度随着时间变化而增厚制约着岩浆源区熔体的演化.南海陆缘存在古老的交代岩石圈地幔,在海盆扩张前后发生的拆沉及热化学减薄,使得软流圈中加入了富集不相容元素组分,可能是玳瑁海山玄武岩富集组分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孤南洼陷低熟油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山东省济阳坳陷东部的孤南洼陷及其周边近百口井油样的分析,从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质谱、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4个方面总结了孤南洼陷低熟油的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植烷优势、高伽马蜡烷指数、低C29甾烷的异构化系数:20S/(20S 20R)峰值比和ββ/(αα ββ)峰值比低(0.12~0.35)的特征,明显区别于成熟油.运用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表明低熟油的源岩为沙一段油页岩.其成藏模式有自源侧向运移聚集成藏、它源断层垂向运移聚集成藏和混合运移聚集成藏3种.  相似文献   
4.
帕米尔东北缘地区构造变形特征与盆山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帕米尔东北缘乌泊尔地区是正确认识帕米尔北缘盆山结构和构造变形特征非常关键的地区,本文利用连续电磁剖面(CEMP)资料和地震资料,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钻井资料,对帕米尔东北缘乌泊尔地区的盆山结构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帕米尔东北缘及其以北地区的盆山结构表现为帕米尔造山带向北冲断和南天山向南冲断所形成的对冲结构;帕米尔山前为基底卷入式构造,古生界—中生界沿高角度的逆冲断层推覆到新近系和第四系之上,形成山前的古生界—中生界逆冲推覆带;北侧由受乌泊尔断裂控制的深部隐伏冲断体系和浅部的第四纪背驮盆地所构成。研究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开始于上新世晚期,并持续变形至今,形成了下更新统西域组(Q_1x)与下伏上新统、Q_2与Q_1和Q_(3-4)与Q_2之间的不整合。研究区最小构造缩短量为48.6 km,缩短率为48.1%。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沉积古环境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塔里木板块南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历次碰撞事件,也为研究新生代中亚地区强烈的陆内变形活动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和地球物理资料,在沉积相和地震相分析基础上,重建中生代沉积体系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生界的原始分布受晚三叠世弧后前陆冲带冲断作用和造山后伸展作用形成的古地形控制。早侏罗世发育了一系列独立分割的小断陷,以巨厚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特征,其受控于NWW—SEE走向的正断层,而非NW—SE走向的古塔拉斯-费尔干纳右旋走滑断裂;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广泛发育滨浅湖和河流-沼泽相沉积,可能存在一个连通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吐拉以及柴达木盆地西缘的统一沉积坳陷;至晚侏罗世,冲积环境再次出现,发育的粗粒碎屑岩为早白垩世湖盆扩张前的产物;早白垩世,丰富的陆源碎屑在古昆仑山前形成多个相互叠置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扇三角洲平原沉积体;晚白垩世,随着海水自西向东侵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陆相碎屑沉积向东逐渐退却,海相沉积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野外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并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塔东南新生代断裂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体系:阿尔金断裂体系、车尔臣断裂体系和西昆仑断裂体系。阿尔金北缘断层在存在走滑性质的同时,更多的表现为向北西的强烈冲断;车尔臣断裂体系由车尔臣断裂及次级断层和一系列反冲断层组成,除表现为向北西冲断外,还具有左行走滑特征;西昆仑断裂体系主要由自南向北的冲断的逆冲断层组成,在与阿尔金断裂交汇处,受阿尔金左行走滑的影响呈弧形弯曲。  相似文献   
7.
弱震区断层泥ESR定年的适应性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杭州地区,根据系统采集的萧山——球川断裂、孝丰——三门湾断裂和昌化——普陀断裂的断层泥ESR年龄,以及地层的光释光年龄的统计分析表明,对同一断层同一段而言,断层泥ESR年龄大于地层光释光所给出的断层最后一次活动时代,并不能反映杭州地区各个断裂最后一次活动时代,而是反映了断裂历次较强活动的历史. 在距今100——58万年,各断裂均有活动;58——45万年断裂活动性减弱;45——20万年仅萧山——球川断裂活动;10万年以来杭州地区整体处于弱地震背景. 以孝丰——三门湾断裂为界,萧山——球川断裂第四纪的活动具有鲜明的分段性.   相似文献   
8.
廖林  姚琪  刘杰  张微 《中国地震》2015,31(4):638-646
2014年11月22日康定M_S6.3、M_S5.8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南段的色拉哈段和折多塘段上。主、余震的时空分布,地震蠕变释放曲线以及震后30天地震日频度均显示,2014年康定地震的地震破裂传播和地震能量释放存在鲜明的时空分段性。对比鲜水河断裂带上1960年以来中强地震的构造位置、地震蠕变曲线、围岩特征等可知,鲜水河断裂带上大部分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均为主余型或是孤立型,只有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南端贡嘎山岩体(折多山花岗岩)周边的1972年康定地震(塔公地震)和2014年康定地震为震群型地震。鲜水河断裂带上震群型地震很可能与强硬的新生代贡嘎山岩体有关。由于岩体的阻挡,震级较小的地震能量较小,不足以使地震破裂在岩体内部传播,导致地震能量转而在岩体周围的相对较软弱的岩层内储存、爆发,从而产生震群型地震序列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在西昆仑山北缘大量出露,但是山前覆盖区钻井揭示其分布较为有限且不连续.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厘定了西昆仑山前侏罗-白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认为研究区的侏罗-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新生代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内部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与邻区有明显的区别.确定了侏罗-白垩系在地球物理资料中的识别标准,并通过大量的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的标定、解释,圈定了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范围,总结了其厚度变化趋势;认为三叠纪末挤压变形残留的古地形对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新近纪以来的挤压变形则对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起到改造作用.研究成果对解剖西昆仑山前的中、新生代的演化历史,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砾岩相通常作为构造事件的标志,对探讨造山带隆升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位于帕米尔构造带东北缘的奥依塔格剖面开展砾石统计分析.新生代不同时期砾石的统计结果显示,奥依塔格剖面砾石成分主要为火成岩和变质岩,这与帕米尔造山带岩性相符.其中,花岗岩砾石作为特征组分首次出现在上新统阿图什组底部.砾石主要为巨砾,且以长短轴比值为1~2的近圆状为主;砾石的磨圆度中等,绝大部分为次磨圆-次棱角状;分选中等-差.结合砾石所处地层的沉积环境和热年代学记录,认为帕米尔东北缘新生代可能存在3期构造隆升事件,包括渐新-中新世克孜洛依组沉积早期、中新世中期(安居安组中-上段和帕卡布拉克组下段沉积时期)和上新世以来(阿图什组下段沉积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