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21.
自动站与人工站常规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动气象站资料和人工气象站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统计对比分析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自动气象站单轨运行作些准备。研究结果认为.自动站温度比人工站平均偏高0.3℃,气压平均偏低0.5hPa,湿度平均偏小4%;用回归分析和经验公式方法对两者进行换算时,效果接近.但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应对回归分析法中的回归系数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22.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活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研究以山东省5种主要海洋自然灾害为评估对象,依据区域灾害评估系统理论,基于叠加分析原理建立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和海啸等5种灾害的海洋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灾种的权重系数,并据此对海洋灾害综合危险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山东省沿海4个区县处于高危险区, 6个区县处于较高危险区, 9个区县处于中危险区, 17个区县处于低危险区。本方法克服了单一灾种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且方法可行,评估结果能够为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建设布局、海洋资源开发和规划、海洋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数据库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数据库设计中的几种安全措施及其在SQL 2000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气候生态因子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995~2005年冬小麦灌浆期间的灌浆速率、千粒重及其与大气湿度、气温日较差等的关系发现冬小麦在灌浆过程中灌浆速率、千粒重变化呈S型曲线,与大气湿度、气温日较差关系密切.冬小麦灌浆期间,大气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千粒重可达38 g以上;气温日较差每增加1 ℃,千粒重提高0.6553 g.  相似文献   
25.
利用黔西南州册亨、贞丰、望谟等3个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降水资料,对龙滩电站水库望谟、贞丰、册亨淹没区进行30 a气候分析。结果表明:近30 a来淹没区降水20世纪70年代为上升阶段,80年代为下降阶段,90年代又为上升阶段,淹没区降水起伏较大,但总体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26.
华北平原大雾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石林平  迟秀兰 《气象》1995,21(5):45-47
介绍华北平原大范围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大雾天气的低空风场、地面气压场等特点,并以天津为例给出了大雾部分消空指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通过河北省各前兆学科对1970年-2000年6月观测资料的系统清理,应用综合概率方法提取出了多学科多个前铛因子判断中强地震的综合概率指标(P≥5.55), 其结果对河北省及其邻区Ms5.0级以上地震对应效果较好,R值评分为0.467,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8.
29.
分析了1995~2005年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叶、鞘、茎、穗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比率和增长分配规律冬前干物质增长分配率,叶、鞘增长分配率呈波浪状变化;茎呈弧线状变化;穗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30.
以中国强地震目录资料(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编,1999)为基础。统计研究了1300~1988年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后,10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优势空间范围。根据这一统计特征。印证性地分析了10余年来华北的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至包头一带5级以上地震空间活动特点。另外还研究了1981年以来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晋、冀、鲁、豫交界地区5级以上地震。以及1998年至2001年11月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唐山地区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