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7篇
  免费   907篇
  国内免费   1133篇
测绘学   620篇
大气科学   525篇
地球物理   663篇
地质学   2071篇
海洋学   571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318篇
自然地理   48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李爽  詹文欢  姚衍桃 《海洋通报》2019,38(2):210-216
分维数是反映海岸线复杂程度的客观依据。结合国内外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本文以漠阳江入海口附近海域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对研究区域提取瞬时水边线,并利用潮汐数据进行校正得到海岸线;利用Fractal Fox2.0计算获得该海岸线的分维数为1.071;通过对研究区的分形机制分析,认为漠阳江附近的断裂构造对海岸起宏观控制作用,从而对海岸线的分维值也起了决定作用。根据断裂体系模型计算得到西侧海岸线的理论分维值为1.089,而对数螺线模型计算得到东侧海岸线的分维值为1.171;实际分维值相对理论值偏小,说明海岸带的沉积与侵蚀影响了分维值。此外,根据本区海岸侵蚀原因的分析,对分维机制进行了探究,初步论证的分维值大小可为海岸的冲淤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首先分析了传统专题地图制图技术在测绘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弊端;然后基于目前迅速发展的WebGIS技术,研究了基于Web服务的在线制图技术,就在线地图制图中的符号构建、制图服务模型、数据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在线地图的交互式自定义制图;最后设计开发了基于Web服务的交互式制图系统,实现了面向普通用户的在线订阅式制图和面向专业用户的在线定制式制图。实践表明,该系统动态专题制图功能灵活,表达方式多样,传播效率高,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用户的制图需求。  相似文献   
103.
In the identifying process of an oil spill accident, manual integral and artificial visual comparison are commonly used at present to determine the oil spill sources, these methods are time-consuming and easily affected by human factors.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an oil spill accident. In this paper, an intelligent method of automatic recognition, integr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diagnostic ratio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 spectrum are established. Firstly, four hundreds of samples collected around the world were analyzed using a standard method and Retention time locking technology (RTL) was applied to reduce the change of retention time of GC/MS spectrum. Secondly,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integration of n-alkanes, biomarker compoun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diagnostic ratios were realized by MATLAB software. Finally, a database of oil fingerprints were established and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a spill oil accident. Based on the new method and database, we could acquire the diagnostic ratios of an oil sample and find out the suspected oil within a few minutes. This method and database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spilled oil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04.
高爽  王法承  汤珂  李斌  李杨 《海洋工程》2018,36(2):127-134
此次研发的铺管安全辅助系统是一套自动化、简易化、旨在提高安装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实时运行安全辅助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及处理,达到对安装期海管强度进行实时监测目的。系统组成包括设备系统和监测软件两部分。设备为系统提供辅助决策数据源;监测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用于数据接收、解析,并通过OrcaFlex API调用商业有限元软件OrcaFlex为分析内核进行实时分析计算,以可视化界面输出管道应力、应变、触地点等信息,给予船上作业人员安全指导,及时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105.
利用2003-01~2016-06共162个月 GLDAS_NOAH_M.2.1、GLDAS_NOAH_M.001新旧水文模型和GRACE卫星重力数据,计算青藏高原区域水储量及总质量变化,说明GLDAS_NOAH_M.2.1水文模型相对于旧模型可提升在青藏高原区域的精度。将研究区域分为6个部分,根据3种数据分别计算6个区域的平均质量变化时间序列,顾及年周期、半年周期对该时间序列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估计6个区域3种数据的年振幅、年相位及相关性。结果表明,GLDAS_NOAH_M.2.1水储量变化的年振幅、年相位与GRACE总质量变化的年振幅、年相位空间分布大体一致,在青藏高原北部区域与GRACE的相关性尤为明显;GLDAS_NOAH_M.001年振幅、年相位在青藏高原北部区域存在明显异常,与GRACE的相关性很低。从长趋势质量变化来看, GLDAS新、旧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差异为-6.4~4.5 Gt/a量级,而在青藏高原主体区域,新模型的质量趋势偏低10.4 Gt/a。  相似文献   
106.
海洋经济是新一轮大国之间的经济较量,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海洋经济上遥遥领先。通过观察美国、英国等海洋大国发现,沿海国家均有一个统一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保证了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故文章将从"两化"视角来衡量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利用Eviews 8.0软件对2005—2015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两化"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最小二乘法回归。由协整方程可知,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每增长1%,会分别带动海洋经济上涨1.87%和2.96%;再由最小二乘法回归系数的方向性可知: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会促进海洋经济的增长。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我国未来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海洋第二产业,对其未来发展提出3点建议,即基层和高端人才的培养、水产品精加工和生物医药的优先发展以及法律制度软环境的构造。  相似文献   
107.
The stable isotope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as an effective tracer especially in precipitation. In glacierized area of arid northwest China, temperature is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 while the influences of precipitation amount, relative humidity and other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re still not clear. Based on analyses on stable isotope values of water samples and 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of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USA) re-analysis data, the moisture sour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sotopes in the precipitation, meltwater and river water isotopes at Urumqi Glacier No.1 of the upstream Urumqi River Basin,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from spring to autumn during four years(from 2008 to 2011) was studi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eltwater are the main source of water for the upper Urumqi River. Seasonal variation of δ~(18) O in precipitation demonstrated that δ18 O was more enriched in summer and depleted in spring and autumn. Temperatur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sotopes, while precipitation amount and relative humidit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sotopes. The water vapor was affected by westerly air mass and regional water vapor cycle. Meanwhile, back trajectory clustering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moisture mainly from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The moisture was more likely to be locally sourced with the ratio was 46.8%~52.1%.  相似文献   
108.
从分析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相关向量机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出发,将基于概率分类向量机的方法用于高光谱影像分类试验。在贝叶斯理论框架下,概率分类向量机为基函数权值引入截断Gauss先验概率分布,使得不同类别的基函数权值具有不同符号的先验分布,并利用EM算法进行参数推断,得到足够稀疏的概率模型,弥补了相关向量机选取错误类别的样本作为相关向量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分类精度和稳定性。OMIS和PHI影像分类试验表明,概率分类向量机能够很好地应用在高光谱影像分类。  相似文献   
109.
保证Cd的高回收率以及彻底的Sn干扰去除是获得精确镉同位素组成的前提,目前报道的多种Cd分离与纯化方法获得的Cd回收率有较大差异(42.6%~99.8%),且去除Sn干扰的效果也不同(去除率在87.8%~97.4%之间),Cd回收率和Sn去除率均不理想。本文对前人报道的分离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发现0.1 mol/L氢溴酸-0.5 mol/L硝酸是分离Cd和Sn的有效试剂,增加该组混合酸的用量可淋洗出样品中更多的Sn且不会损失Cd,当混合酸的淋洗用量增加至30 mL时,Sn的淋洗率达到99.8%以上,Cd的回收率亦达到99.0%±0.5%,可满足土壤样品镉同位素的测定要求。本工作为获得高精度的镉同位素组成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土壤环境中镉的污染来源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0.
目前川北地区早寒武世微生物藻与古杯参与的生物礁(丘)发育特征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实测剖面与镜下分析,川北旺苍县鼓城乡唐家河剖面仙女洞组发育三期灰泥丘。对该剖面灰泥丘沉积特征进行精细研究认为:第一期灰泥丘发育在滑塌角砾灰岩之上,造丘生物主要为枝状和房室状附枝藻,主要岩性为砾屑灰岩、藻格架凝块灰岩和含云生物碎屑灰岩,发育丘基、丘核、丘盖和丘翼,后期演化为钙质砂泥岩结束生长。第二期生物丘发育在鲕粒滩间生屑灰岩之上,造丘生物主要为肾状藻,次为附枝藻,主要岩性为生物碎屑灰岩、藻格架凝块灰岩、漂浮砾岩和亮晶鲕粒灰岩,纵向上发育丘基、丘核、丘坪、丘盖和丘翼,最终再度沉积鲕粒灰岩。第三期灰泥丘发育在藻叠层灰岩之上,造丘生物为古杯和微生物藻,岩性主要为古杯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藻格架凝块灰岩和藻叠层灰岩,发育丘基、丘核和丘盖。进一步分析三期灰泥丘的成丘环境认为第一期灰泥丘属于台缘斜坡环境内的斜坡灰泥丘低能沉积,经历三个演化阶段;第二期属于台地边缘灰泥丘,经历四期演化阶段;第三期为台缘高能鲕粒滩向陆一侧能量相对较低的台缘古杯灰泥丘沉积,经历三个演化阶段。剖面中灰泥丘多与鲕粒滩共存,构成丘滩复合体,为后期研究储集性能和油气富集关系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