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3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569篇
测绘学   407篇
大气科学   331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968篇
海洋学   308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30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依据53个观察点2 615个包体的统计,将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的包体划分为捕虏岩包体和微粒包体两大类.包体与岩体在组分上具有明显的浓度差,在物理化学上是不平衡的,包体与岩浆之间必然发生交互反应,从而形成包体的同心环带构造.捕虏岩包体环带构造特别发育,尤其是碳酸盐岩包体.根据50余个包体岩石薄片观察、矿物化学及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将碳酸盐岩包体从早到晚的演化规律划分为4个阶段:热变质角岩化阶段→超镁铁质基性岩化阶段→中基性岩化阶段→中酸性岩化阶段,直至包体消失.56个微粒包体岩石薄片鉴定结果表明,其主要组成矿物是普通角闪石、黑云母和斜长石,组成和体积分数与闪长岩相当,因此又称为闪长质包体,定量统计结果表明,暗色闪长质包体的暗色矿物体积分数>35%,浅色闪长质包体的暗色矿物体积分数<35%,后者可构成前者的浅色边.根据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宏观特征及分布规律、特殊的结构构造、主要造岩矿物与寄主岩的对比以及6 187个斜长石双晶类型百分率的成因分析得出,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的闪长质微粒包体尽管有多种成因,但有不少可能是捕虏岩包体变质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湘黔桂浅变质岩区含金建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湘黔桂相邻区中、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含金建造多为斜坡-盆地相、深水-较深水、远源-中源的浊流沉积,常富含凝灰质、碳质及硫化物,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地壳强烈拉伸环境的产物,形成于扬子古大陆裂陷和再度裂陷时期.中、新元古代火山活动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多数成为原生含金建造,个别成为衍生含金建造.这些含金建造在形成之后,先后遭受了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以及脆韧性、脆性剪切作用,最终形成了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993.
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上正在从增汇和减排两个技术体系层面探索实践海洋对碳中和的支撑作用.本文立足中国海洋碳汇资源扩增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从滨海湿地、渔业碳汇、微生物碳汇、海底碳封存、海洋可再生能源、耦合优化及前瞻性技术方面,构建了海洋支撑碳中和的技术体系,并对未来技术发展进行展望.建议加强海...  相似文献   
994.
多功能超声成像测井仪采用超声脉冲反射法进行套损及水泥胶结质量评价.对该仪器实测的波形进行分析,波形信噪比良好,首波为套管内壁的反射波,随后到达的为套管共振波,波形频谱曲线具有明显的谱陷特征.利用井眼内壁反射波的幅度及到时曲线可实现井眼内壁高分辨率成像;利用套管共振波的共振频率及幅度衰减可分别计算套管厚度及套管后面材料的水泥声阻抗.现场实测的裸眼井资料表明,该仪器可获取井壁表面裂缝、层理、孔洞等地质构造信息.处理现场实测的套管井资料表明,仪器可正确测量套管的壁厚,识别套损方位,同时还可以根据水泥声阻抗的数值范围确定一界面材料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成分.该仪器具有井眼内壁成像、套损评价及水泥胶结质量评价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5.
西天山博故图金矿床H-O-S-Pb同位素示踪和Re-Os法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故图金矿床是西天山近年新发现的一处大型金矿床,位于新疆特克斯县城北东部依什基里克成矿带东段。金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层中的NW或EW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内,呈脉状或透镜状。由金矿体到两侧火山岩地层围岩,基本对称依次出现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热液蚀变。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银金矿、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玉髓、方解石、绢云母等。电子探针观测发现矿石中自然金主要在黄铁矿内呈包裹金,或在其他金属硫化物粒间赋存。含金脉石英氢氧同位素分析和计算表明,成矿流体δ18O水-SMOW=-4.2‰~1.4‰,δDV-SMOW=-111.2‰~-94.1‰,主体属循环的大气降水。矿区金属硫化物的δ34SV-CDT范围为-7.5‰~5.8‰,均值为0.45‰,接近于原始地幔硫,矿石铅和火山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基本一致,206Pb/~(204)Pb=18.243~18.535,207Pb/~(204)Pb=15.565~15.753,208Pb/~(204)Pb=38.021~38.647,结合载金黄铁矿的187Os/188Os(i)平均值为0.774±0.076,γOs(t)平均值为520,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载金黄铁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356.1±9.3Ma(MSWD=16),矿区火山岩年龄为344±6Ma~368.3±1.7Ma。博故图金矿床应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  相似文献   
996.
岩石低周疲劳损伤模型与损伤变量表达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岩石(体)工程领域,周期荷载作用下岩石的疲劳破坏特性与岩体的长期稳定性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对混凝土疲劳损伤研究较多,但对岩石疲劳损伤研究相对较少这一现状,运用损伤力学方法对以累积塑性应变表达的损伤变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常用的以累积塑性应变表达的损伤变量表达式存在的理论上的缺点,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疲劳损伤变量表达方法。为研究岩石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不断劣化的过程,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岩石在疲劳荷载下的损伤发展和变形规律,并考虑岩石材料的硬化特性,推导了低周疲劳损伤演化方程,经低周疲劳试验数据分析,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可用于岩石在低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997.
林甸(Ms=5.1)地震发生于2005年7月25日,震中靠近大庆油田.该地震对大庆油田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损失,为原有的大庆油田地震损失评估与应急反应系统提供了验证实例.按照林甸地震的参数设定地震、评估震害,对比评估的结果和地面调查结果,差异较大.确定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系统选取的烈度衰减关系与这次地震的烈度衰减关系不符;(2)系统空间数据存储方式的简化.通过平移等震线至宏观震中、同倍率放大等震线和更改计算单元等方法,深入分析系统评估结果和地面调查结果间的差异,指出改善评估精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此类系统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98.
虚拟场地上杭州地铁隧洞开挖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伯阳  陶海冰 《岩土力学》2009,30(3):693-698
根据杭州市4 000多个综合钻孔资料,利用MapX组成的计算机虚拟场地,并在其上集成了ABAQUS等成熟的计算机软件,对正在建设的杭州市地铁1#线上任意处,在计算机上点击鼠标后,即进行隧洞、衬砌的应力、应变分析与地面沉降计算。由于分析、计算能随时随地地快速进行,故能同监理数据对照。对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有较大的裨益。  相似文献   
999.
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声发射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声发射是岩石等脆性材料内部损伤的伴生现象。在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下通过改变不同应力幅度和不同加载速率对细粒砂岩进行声发射试验研究,探讨了声发射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的声发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改变上限应力对声发射现象的影响显著,而改变下限应力的影响主要在循环末期,提早了每个循环声发射产生时间;加载速率的增加提高了声发射率,特别是循环过程中主裂纹的形成和扩展阶段,加快了岩石破坏进程;不同应力幅度和加载速率下声发射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模式预示着不同的岩石变形破坏速率。  相似文献   
1000.
张军  陈宇卫  陶月潮  李军辉 《地震》2009,29(2):98-103
地下水位异常在地震前兆信息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观测资料所受干扰较多, 异常成因较为复杂, 探寻水位异常来源对准确判断震情有重要作用。 该文在对安徽霍山皖33井水位1998年以来的资料进行系统清理总结以及环境干扰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观测系统准确性的对比试验, 得出以下结论: 水位基本不受环境因素干扰, 但观测系统是影响水位突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排除干扰异常, 提高水位观测质量, 以获取更为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