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2篇
  免费   971篇
  国内免费   1342篇
测绘学   716篇
大气科学   433篇
地球物理   640篇
地质学   2550篇
海洋学   728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22篇
自然地理   48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次生稠油油藏成藏模式研究—以鲁克沁构造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克沁构造带稠油油藏主要为次生油气藏,原油本身低熟,加之成藏过程中多种原因造成轻质组分逸散,进一步稠化而成。该构造带位于库木凸起前缘,长期处于有利的油气指向部位。台北凹陷二叠系桃东沟群湖相泥岩为长期稳定的油气来源。同时,该构造带断层和不整合面非常发育,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了良好通道。通过对该构造带油气运聚规律的认真研究和总结,概括出次生稠油油藏的成藏模式,对吐哈油田下一步对浅层稀油、浅层气、深部气及深部凝析油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2009年8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扎鲁特旗陶海营子重新测制了上二叠统陶海营子组剖面。自下而上共发现3层叶肢介(包括2层李氏叶肢介类Leaid化石),经鉴定为单脊型与双脊型的新种类。在中国,二叠纪的李氏叶肢介类(Leaid)化石前人仅在甘肃肃南县上二叠统肃南组发现过,计2属3种[1],其后一直未见报道。这类化石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发现,填补了该时期中国东部李氏叶肢介类(Leaid)分布的空白,为该时期地层的区域对比和时代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同时,为进一步探讨它们的分布、迁徙、古生态、生物地理区系等增加了实际材料,具有古地理和古构造学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大兴安岭东南部油气资源勘查区重磁异常初步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重磁异常的初步解释表明,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松辽盆地外围地区存在诸多中、新生代盆地,发育3条NW向深大断裂和近NEE向的弧形构造.1∶20万重力异常显示,本区中、新生代盆地边界具有较明显的梯度异常特征,1∶5万航磁异常可较为清晰地勾画中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重、磁、电剖面联合反演揭示,中生代地层厚度1~4km,古生界规模宏大,厚度可达4~6km,是本区寻找油气的重要层位;古生界含油气盆地基底为志留系及更老地层;大兴安岭NE向展布的花岗岩具有蘑菇状侵入特征.通过重、磁异常联合反演,消除火成岩影响,得出突泉和扎鲁特地区的中生代基底深度1.5~4km,古生代的基底深度为2~6km.  相似文献   
994.
张聪  田作林  张立飞  黄杰  陈梅 《地质通报》2013,32(12):2044-2054
榴辉岩作为俯冲带中重要的岩石类型保存有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对榴辉岩及其退变质岩石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俯冲带演化的p-T轨迹,了解俯冲岩石在折返过程中温压条件及矿物相的变化,从而对俯冲带折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限定。对柴北缘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及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在NC(K)FMASH体系中对两类榴辉岩进行变质相平衡模拟,得到双矿物榴辉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45~790℃,大于2.8~3.0GPa(M1),后经历等温降压过程达到角闪石榴辉岩岩相(670~770℃,1.6~2.2GPa,M2),与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折返过程。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的原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则显示E-MORB或者OIB特征,二者原岩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两类榴辉岩的p-T演化过程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与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矿物学特征的差异是其原岩的多源性造成的,而与俯冲后折返过程中的退变质作用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天津市蓟县系雾迷山组热储层地下水位动态规律的分析,利用LUMPFIT软件预测了在不同开采量下未来水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由于回灌量的增加,水位下降速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96.
从岩体工程质量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出发,结合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程特点,建立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岩体工程质量评价系统,初步实现了信息存储与调用、数据录入与校正,以及岩体工程质量评价等功能,并对北山预选区BS15号钻孔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丽  邹鹰  陆海明  张鸿  彭辉  田英 《水文》2013,33(6):11-15
目前水质常规监测频率较低,难以客观反映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径流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会低估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负荷。本文利用流域次降雨过程的连续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研究分析次降雨过程与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次降雨总量与磷素输出负荷的定量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域次降雨总量与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通过这种定量关系,以流域次降雨总量为输入,可以更为合理地估算出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  相似文献   
998.
以华能莱芜电厂百万机组“上大压小”扩建工程填方区回填块石土强夯地基处理试夯试验为例,比对2个试夯分区采用不同施工工艺施工的质量差别及处理效果,据此查明强夯法的施工质量,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土的密实度、变形参数和地基承载力等。根据场地夯填厚度,选取合适的虚填厚度及相应的施工工艺,确定最终施工方案,进一步提高强夯地基处理效果,为最终确定大面积施工所采用的施工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黄庄—高丽营断裂是北京平原区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在庙城—高丽营段沿线发生地裂缝,造成大量房屋墙体开裂和道路破坏。在西王路村探槽揭示该断裂错断第四系地层,产生地表地裂缝。探糟断裂孢粉年龄测试,该断裂发生年龄大致在13~22ka,仍处于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3-D analysis, field geologic field investigation, trenching engineering, and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synthetic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Yuguang Basin South Margin Fault (YBSMF) in northwest Beijing was carried out. We found that the propagation and growth of faults most often occurred often at two locations: the fault overlapping zone and the uneven or rough fault segment. Through detailed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all cropouts of faults along the YBSMF from zone a to zone i, we identified three major factors that dominate or affect fault propagation and growth. First, the irregularity of fault geometry determine the propagation and growth of the fault, and therefore, the faults always propagate and grow at such irregular fault segments. The fault finally cuts off and eliminates its irregularity, making the fault geometry and fault plane smoother than before,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slipping movement of the half-graben block in the basin. Second, the scale of the irregularity of the fault geometry affects the result of fault propagation and growth, that is, the degree of the cutting off of fault irregularity. The degree of cutting off decreases as irregularity scale increases. Third, the maximum possible slip displacement of the fault segment influences the duration of fault propagation and growth. The duration at the central segments with a large slip displacement is longer than that at the end segments with a smaller slippage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