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地质学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丽  邹鹰  陆海明  张鸿  彭辉  田英 《水文》2013,33(6):11-15
目前水质常规监测频率较低,难以客观反映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径流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会低估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负荷。本文利用流域次降雨过程的连续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研究分析次降雨过程与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次降雨总量与磷素输出负荷的定量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域次降雨总量与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通过这种定量关系,以流域次降雨总量为输入,可以更为合理地估算出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  相似文献   
2.
吴建斌  陆海明  孙祥  李晓红 《水文》2018,38(6):77-80
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重要抓手。年均值法和频次法是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两种主要方法。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S市W区2013~2017年64个水功能区水质数据为例,比较了两种方法区域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结果差异。结果表明:(1)年均值法评价区域水功能区达标率高于频次法,双因子(CODMn和NH3-N)、三因子(CODMn、NH3-N、TP)年均值法达标率分别高于频次法18%、24%;(2)CODMn、NH3-N、TP单项因子评价年均值法达标率分别高于频次法11%、12%、14%;(3)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差异的水功能区占功能区总量的41%,多次出现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差异的水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水流不畅易发生滞流的水域,水体污染源和降水可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选择达标评价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水功能区水质变化特征、水生态系统对水质响应关系、水质评价结果的历史连贯性和实际管理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与生态功能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田排水沟渠作为农业景观中重要的景观单元,能够调节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改变流域水文情势。农田养分可以随排水过程迅速流失,也可以通过沉淀与吸附机制被农田沟渠所截留或者通过植物吸收后收割与反硝化去除等机制脱离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农田生态系统边缘的交错带,农田排水沟渠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可以提供动物栖息地和避难场所,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清淤、收割和控制排水等管理措施对于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服务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今后应加强从多个学科研究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和生态功能,探索生态排水沟渠的构建和管理技术,实现农田排水沟渠水利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形指数的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关键源区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妞  陆海明  邹鹰  陈晓燕  朱乾德 《水文》2016,36(2):12-16
以非点源污染形式输出的磷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识别流域磷素输出的关键源区并进行重点整治是控制流域非点源磷素污染的重要手段。以修正的磷指数法为基础,引入地形指数因子,建立了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风险评价方法,并以位于江淮丘陵区的西源流域为例开展了磷素输出风险评价,识别了该流域磷素输出的关键源区。结果表明,西源流域磷素输出关键源区主要集中在下游河道、沟渠两侧农田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8%。  相似文献   
5.
AGNPS系列模型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广泛性、随机性和难监测性、难治理性等特点,应用模型描述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输移过程、进行污染负荷计算、评价防控与治理效果成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的难点与热点。着重讨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GNPS)系列模型的结构、机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国内外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可以接受,年模拟效果要好于次降雨模拟效果,径流量、泥沙侵蚀量、氮磷营养盐负荷模拟精度根据研究区域的不同有所差异,模型的管理措施效果评价、关键污染源区的判断与实际相符。AGNPS系列模型单元网格的划分、敏感性分析及参数的调整对模型的精度有重要影响,针对该模型的特点与研究现状,提出改进意见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