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94年在国际镍公司(INCO)的三个矿区进行了射频层析成像(RFT)探测,试验这种技术圈定萨德伯里镍硫化矿床的能力。用一台中国生产的JW-4电偶极系数采集跨孔数据,扫描频率为0.5-5.0MHz。在相距100m的两个钻孔之间成功地描绘了Mc Connell矿就的一个高导电性板状硫化镍矿体。在5MHz的层析图像上,这个矿体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强吸收带。信号振幅的数据模拟表明当发射器和接收器在矿床的两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了一筱用来代表孔砂岩含水层内夹粘土薄层的一维自相似地电介质上的瞬变电磁感应模型。研制这个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解决在德克萨部希克里砂岩含水层上方采集的可控泊电磁感应数据中粘土/潜水面的多解性。此项研究发现粘土的分布是比粘土总含量更重要的影响变电磁响应曲线形态的因素,如果根据露头、夺心或伽玛测井分析相当好地掌握了粘土总含量,则通过绘制不同收发间距的接收回线峰值电压曲线就可获得地下粘土分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23.
2009年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4届年会暨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屏南县隆重举行.会议得到了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旅游局、宁德市人民政府、屏南县人民政府、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等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4.
塔里木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模拟与RCP4.5情景下的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塔里木河流域1986-2005年气温、降水逐日格点数据和MPI-ESM-LR模式驱动的CCLM区域模式模拟数据,评估了CCLM模式对塔里木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的模拟能力。同时采用EDCDF法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预估数据进行偏差校正,并计算了2016-2035年极端气候指数。结果表明:该区域气候模式对塔里木河流域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特别是气温空间相关系数在0.97以上;该模式对于极端气候事件也有着较强的模拟能力,大部分极端气候指数的空间相关系数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偏差校正,有效地提高了气候要素及相应的极端气候指数的模拟精度。预估未来RCP4.5情景下,塔里木河流域未来(2016-2035年)极端暖事件(暖期持续指数、气温日较差、暖昼、极端最高气温)有增加的趋势,未来流域中部的干旱可能更严重,而流域内环塔里木盆地区域将变湿。  相似文献   
25.
采用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60个气象站逐日资料,基于平流-干旱模型(AA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实际蒸散发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结果表明,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年均实际蒸散发为420.8 mn,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9 mm/10a,呈"减-增-减-增"年代际波动变化。季节上,春、冬两季实际蒸散发增加趋势较明显,夏、秋两季则呈现与年实际蒸散发类似的年代际波动。春、夏、秋三季和年实际蒸散发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高值主要出现在流域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冬季绝大部分区域的实际蒸散发呈现微弱上升趋势。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上升显著,日照时数和风速大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是各气象要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且各气象要素在不同时期对实际蒸散发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总体上看,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增加主要是由平均气温,特别是最低气温的增加引起,特别在春、冬季体现得较为明显。夏、秋季节,影响实际蒸散发的要素包括气温日较差、实际水汽压、平均风速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但夏、秋季节这些要素的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导致夏、秋实际蒸散发的总体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6.
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提供的5个气候模式,并结合基于地面气象站的CN05.1气象资料,评估了CMIP6模式对黄河上游地区1961—2014年气温变化的模拟能力。基于7个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及代表性浓度路径(SSP-RCP)组合情景,结合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了2015—2100年黄河上游地区年均气温和季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平均能较好地模拟黄河上游地区历史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年变化。7个未来情景一致表明,2015—2100年黄河上游地区年平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0.03~0.82 ℃?(10a)-1]。其中,低辐射强迫情景下(SSP1-1.9、SSP1-2.6及SSP4-3.4)气温先呈现增加趋势,21世纪中期到达增幅峰值,之后增温呈现放缓趋势;而中、高辐射强迫情景下(SSP2-4.5、SSP3-7.0、SSP4-6.0及SSP5-8.5)气温表现为持续上升态势。空间上,未来气温增幅显著的区域位于黄河上游西部地区;时间上,呈现夏季增温快,春季增温慢。四季增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致特征,表现为西部增温强于东部,北部增温强于南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正>2014年12月10日,第11期地景沙龙系列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此次沙龙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主题为"泥河湾盆地——新生代发育史的辉煌一页"。近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及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组罗安主编、河北阳原泥河湾自然保护区赵文俭主任等参加报告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发分会副会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陈安泽主持。  相似文献   
28.
王艳君 《地质论评》2015,61(4):6104776-6104776
<正>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英文版)]一书是论述旅游和地学相互关系的学科"旅游地学"的理论著作。旅游地学是中国地学家创立的地球科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学科(美学、景观科学、环境科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而创立的一门学科。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一书是在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地学概论》的基础上修  相似文献   
29.
社会经济情景的设定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也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关键环节.本文回顾了社会经济情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主要特点和最新发展趋势,介绍了区域社会经济情景的构建及在灾害风险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