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5篇
  免费   4046篇
  国内免费   5800篇
测绘学   3326篇
大气科学   2310篇
地球物理   2850篇
地质学   10371篇
海洋学   3099篇
天文学   272篇
综合类   1276篇
自然地理   2457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963篇
  2021年   1248篇
  2020年   985篇
  2019年   1105篇
  2018年   996篇
  2017年   972篇
  2016年   950篇
  2015年   1152篇
  2014年   1088篇
  2013年   1397篇
  2012年   1507篇
  2011年   1499篇
  2010年   1418篇
  2009年   1331篇
  2008年   1477篇
  2007年   1319篇
  2006年   1374篇
  2005年   1102篇
  2004年   864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564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71.
综合性与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点。随着区域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跨学科综合研究成为学科发展趋势,我国的区域综合研究势在必行。我国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当今研究现状亟须区域综合研究的根本性突破,才能更好地为全球层面上的全球环境变化、国家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区层面上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推动地理学理论创新,真正实现黄秉维先生所倡导的"综合指导下分析,分析基础上综合"的方法论应用。最后,依据我国地域特征,拟定8个典型区域作为近期综合研究区,并提出加快研究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的倡议。  相似文献   
972.
近50年来新疆天山山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高海拔,成为新疆地表径流的主要产流区域。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上升对该区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天山南北坡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该区域1960年代以来各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1980年以来整个天山地区气温和降水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10 a气温的升幅更为显著;对于降水而言,天山南坡降水增幅大于北坡,而南坡的西段是近10 a降水增幅最大的区域。受气温上升与降水增加的影响,天山地区出山径流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其中,近10 a天山南坡中西段河流出山径流量增幅最为显著,平均增幅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973.
长江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斜坡坡度对滑坡的贡献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滑坡发育与多种因素相关,在它的内部因子中除了地层、斜坡高差和坡向等重要因素外,斜坡的坡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为了研究坡度与滑坡发育的关系,借助于GIS技术,利用贡献率法重点研究了三峡库区斜坡坡度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并且定量地给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即坡度对滑坡发育的贡献。该方法是将坡度划分为若干区间,分析每一区间对滑坡发育所起到的贡献作用,并定量评价了其贡献率的大小。所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为库区的滑坡防治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4.
利用2003年小江流域的TM影像,结合实地调查,再根据流域地质分布和地貌发育情况,将流域地貌类型划分为岩溶地貌和非岩溶地貌两个一级类型景观,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貌发育程度结合高程情况,将岩溶区又划分为6个岩溶景观,非岩溶地貌分为两个二级类型景观。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并通过Fragstats 3.3软件在流域尺度上计算了一些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岩溶区的景观生态特征总体上体现了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地表水资源溃乏,土层薄、土壤资源零星分布且易流失,造成未利用地面积大,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程度低的特点。非岩溶区景观生态由于耕地和林地占绝对优势,石漠化面积少,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低,景观的异质性较低,结构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975.
简单要素模型下多边形叠置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矢量空间叠置分析多采用拓扑模型,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拓扑关系。该文采用简单要素模型,以多边形叠置交运算为例,介绍简单要素模型下空间叠置分析的具体实现,着重讨论多边形交运算的交替搜索算法,在线段求交中对连续出入点、重交点等特殊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该算法可较好解决大规模复杂数据层的叠置交运算,比同规模的拓扑叠置运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976.
应用分析模型是面向专业应用领域GIS的关键模块之一,其设计和实现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从而达到软件复用、降低系统维护成本的目标。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辽宁省鞍山市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系统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分析模型模块进行分析和设计,提出分别封装表达地质灾害分析模型方法的抽象类(class CModel)、描述灾害评价因子的抽象类(class CFactor),以及描述灾害分析单元格的抽象类(class CGridLayer)的设计方案,达到模块划分的“高内聚、低耦合”要求,便于模块的修改和扩展。以描述单元格的抽象类(class CGridLayer)作为模块与GIS平台的中间层,面向模块屏蔽不同GIS平台的实现细节,使得模块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最后,以MapGIS 6.5为平台,按上述设计方案构建鞍山市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系统并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77.
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SAM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使用福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999年01月~2003年12月)的波形资料,挑选符合剪切波窗口条件的记录,得到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区23°N~29°N,116°E~120°E)10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W109.4°±42.6°,慢剪切波平均时间延迟为2.5±1.5(ms/km),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对应该区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 闽东台站NW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揭示了NW向的水平主压应力和NW走向断裂的构造意义. 两个闽西台站NE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区域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不一致,与NE走向的断裂一致,体现了局部构造和局部应力场的复杂性. 本研究证实,位于活动断裂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位于海边或岛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较为离散,主要是受到不规则表面地形和断裂交汇的影响. 慢剪切波延迟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沿海地区慢剪切波延迟时间变化较大,而内陆地区则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978.
介绍了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以及抗震研究发展现状,指出了这种结构在抗震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9.
文中分析了庆阳地区春季降水气候特征和环流形势 ,用 1995~ 1998年 3~ 5月T10 6资料建立了该区 8县 (市 )春季降水、温度MOS预报方程 ,进行了回代检验和试报 ,并提出了模式更换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80.
利用GVG线采样技术提取农作物种植面积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VG(GIS&Video&GPS)线采样系统提出以线状样区代替以往成数抽样中的点样区与面积样区概念,通过统计线状样区内作物种植面积成数来反映区域总体农作物种植面积成数。通过 GVG实地采样,将其结果与解译遥感影像提取的作物种植面积成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GVG线采样方式精确度较高,其采样系统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