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基于小波变换和“改变了的”零树法编解码原理 ,结合水声信道的特点 ,构建了一个以 DSP为核心的图像处理系统。在不同压缩比的情况下 ,完成了对一幅 6 4× 6 4点阵的静态彩色图像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当压缩比与传统的 JPEG算法的压缩比相近的情况下 ,解压缩后图像的总体观感效果有明显的改善 ,从而对在水声信道中传输彩色图像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2.
lCo~nofthe"booarePhicAtheoftheYthewsa"TheOceanographicAtlasoftheYellowSeahasbeencompiledbyChineseandKoreanscientistsbasedmainlyondataobtainedbyl992surveysandthoseaccumu-latedduringthepastyears,particularlythoseofl958-l988inphysicaloceanography,aswel1asthoseobtainedbytheChinesesideintheperiodl958-l959inmarinecheAnstryandbiology,andnewdataofrecenttenyearsinfisheryproductionbybothcountries-TheAtlasconsistsof5mainparts:(l)Marinegeologychartset,(2)Physicaloceanographychartset,(3)Marinechendst…  相似文献   
103.
Identification of Porphyra lines using computerized DNA fingerprint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mpIONPorghyr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narine a1gae with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importanterenomic value. AIthOtJgh the yield of POrPhpo is lower than that of kelp, the output valueof Porghpp occupies the first place in rnarine algae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taxonomy ishanly had on the morpb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morpbobeical traits size, rnar-gin celIs and the number of repnductive cells. However, most of morPhobeical traits are af:fected by environrnntal factOrs …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关于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的水文状况,已有一些研究(肖晖等,1988;曾刚等,1988),但对海峡中部和东部海域的研究则较少,特别是对该海域海水温、盐度的垂直分布类型和细结构的调查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拟对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夏季温、盐度的垂直分布类型和细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台湾海峡海域的水文状况、水团结构和海水的垂直混合过程及其机制,对该海域的资源(特别是渔业资源)开发也有现实意义。 本文所用资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福建海洋研究所1987年7月11-20日和8月25-29日在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进行的两次“上升流”专题调查中搜集的,调査站位如图1所示。这些资料包括南森站资料和CTD资料两类。前者系利用南森采水器和颤倒温度表获得,观测层次采用浅海标准层次(即0,5,10,15,20,25,30,50,75m,…底层)。后者系用美国 Interocean 公司513D型多要素探测仪(CTD)获取,为连续取样,该探测仪深度、温度和盐度的观测误差分别为±0.03m,±0.02℃和±0.05。 两次调查期间的天气状况基本相似。第一航次期间天气形势较稳定,多为晴和少云。第二航次期间天气形势基本与第一航次相似;但8月30日因受合风影响,天气状况趋于恶劣,F断面未能进行观测。在两次调査期间,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的风向较稳定,多为南-西南风,仅个别测站出现东南风;风速変化也较小,一般都在2-5m/s之间,最大风速为9m/s。调査期间气温较高,大都在26.8-28.8℃间2最高为29.4℃。  相似文献   
105.
热带西太平洋暧池幅员广阔,是全球大洋表层温度(SST)最高的海域(Philander,1990),也是全球大气运动最主要的热源地,它的维持和变化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近年来,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已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随着多项国际性实验研究在暖池域的开展,许多学者对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机制、与ENSO的关系,以及暖池的变化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然而迄今有关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本身主要特征的研究却较少,除Wyrtki(1989)和Luksa等(1987)对暖池的某些特征作过初步研究外,尚未见有专文报道。本文利用1950-1990年间的1,7月SST资料,冬、夏季137°E(1967-1992)断面和夏季155°E(1972-1979,1987-1991)断面的观测结果以及其它有关资料,对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主要海洋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暖池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目前在现有的实测资料分析中对暖池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关于暖池的定义采用Wyrtki(1989)提出的标准,即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是指热带太平洋西部水温高于28℃的暖水域,它的边界除西部以菲律宾至新几内亚的岛群连线为界外,均以28℃等温线确定。  相似文献   
106.
惠冠洲  牛成民  杨传超  张江涛  关超  王明春  赵婧 《地质论评》2023,69(5):2023050003-2023050003
潜山走滑转换带在渤海海域发育较为广泛,但其发育特征及控储作用研究薄弱。利用钻井、测井、三维地震等各类资料,对辽东湾北部地区构造转换带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潜山规模型储层控制作用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燕山末期左旋走滑背景下,辽东湾北部潜山发育多种类型转换带;根据走滑断层的相互作用以及转换带的形态,可以将辽东湾北部潜山转换带分为单支弯曲型和双支叠覆型两种类型;根据局部应力状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单支反“S”型、单支“S”型、双支左旋右阶以及双支左旋左阶转换带4个亚类,其中单支反“S”型和双支左旋右阶型转换带属增压型转换带,单支“S”型和双支左旋左阶型转换带属释压型走滑转换带。增压型走滑转换带提供的压扭性动力破碎作用使得潜山发育大规模裂缝型储集层,是潜山规模型储层发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王海雷  刘俊英  王成敏 《地质学报》2010,84(11):1680-1689
本文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日土地区RT-1剖面中介形类和孢粉种类组合的变化,结合三个光释光测年数据,探讨了该地区6510aBP以来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变。分析表明:日土地区在全新世中期曾有一个温暖湿润期(6170~5540aBP),之后气候环境频繁波动,逐渐趋向冷干,接近现代气候环境。43~30kaBP期间在鲁玛江冬错和班公错之间的古泛湖解体后,日土地区因为地势低洼,而在当时成为一个封闭的水体,并且一度与相邻的班公错相连。当时的水体一直持续到全新世,在经历了全新世暖湿期时短暂的湖涨期以后,逐渐萎缩,至约1570~1380aBP最终干涸消失,形成现今地貌。研究表明全新世大暖期在本地区也有反映,但是在高原深部,大暖期更为短暂,气候波动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108.
锥体棱镜作为各种测距仪的附件,属高精度光学元件,且其精度高低对测距仪测距精度影响很大。不少生产厂家在加工中普遍采用先加工出一个正立方体,而后在顶角处斜切出锥体棱镜的加工方法。本文详细讨论了用干涉法检测正立方体各项质量指标,特别提出了利用封闭多边形内角之和恒定的原理消除干涉系统的系统误差,从而使对二面直角的测量可达极高精度。  相似文献   
109.
硅藻土表面酸位及其来源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红外、拉曼谱学方法探讨了硅藻土表面酸位,并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硅藻土表面有限的Lewis酸位来源于矿样中的少量粘土矿物。其表面的Brφnsted酸位也很稀少,这是由于大部分表面羟基是非质子酸性。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地表热源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研制的地表热量平衡各分量的气候计算方法,结合全国6个热平衡站资料,计算并讨论了地表热源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地面对大气加热的特点以及地表热源的参数化问题。指出季风气候背景、纬度、地形和地表湿润状况是决定地表热源特征的重要因素。就全年来说,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潜热是地面加热大气的主要形式,西北干燥区则以感热加热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