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5篇
  免费   3499篇
  国内免费   4759篇
测绘学   2073篇
大气科学   2454篇
地球物理   3309篇
地质学   9495篇
海洋学   2192篇
天文学   387篇
综合类   1634篇
自然地理   2069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944篇
  2021年   1055篇
  2020年   872篇
  2019年   965篇
  2018年   1128篇
  2017年   949篇
  2016年   1021篇
  2015年   1156篇
  2014年   1177篇
  2013年   1265篇
  2012年   1367篇
  2011年   1356篇
  2010年   1316篇
  2009年   1168篇
  2008年   1039篇
  2007年   946篇
  2006年   817篇
  2005年   678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5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用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资料预测冰雹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王炜  贾惠珍 《气象》2002,28(1):47-48
通过对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阐述了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大小和面积与对流性天气的关系。并且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952.
Sagnac型干涉成像光谱仪研制及干涉成像光谱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锡哲  向阳  禹秉熙 《遥感学报》2002,6(3):193-197
空间调制干涉成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SMIFTS)是一种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的空间遥感器。依据应用要求和信噪比方程设计并研制了Sagnac型干涉成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原理样机。用该样机进行了实验室干涉成像光谱实验,获取了较为清晰的可见光、近红外谱段干涉成像图像。对其中各像元的干涉图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提取出了光谱特征明显的成像光谱图像和与被测图样光谱特征相符的像元光谱。由实测光谱辐射亮度曲线反演计算出的光谱反射曲线与标准仪器测得的图样光谱反射特性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对应相似。  相似文献   
953.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王清晨  林伟 《地学前缘》2002,9(4):257-265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其中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折返具有统一的动力学过程。对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形成 -折返的研究表明 ,大别山的超高压变质作用是冷大陆地壳被前导洋壳下拽而持续俯冲的结果。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是多阶段的。第一阶段 (2 30~ 2 10Ma)在低地温梯度 (约10℃ /km)下发生同俯冲折返 ;第二阶段 (2 10~ 170Ma)的折返由深俯冲板片的断离引发 ,浮力开始起作用 ;第三阶段 (170~ 12 0Ma) ,以区域性岩浆活动、穹隆伸展构造活动和深剥蚀沉积为特征。从分析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折返过程入手 ,以侏罗纪末作为时间参照点 ,以合肥盆地的侏罗系顶界作为当时的地理参照点 ,根据不同岩石单元中岩石的形成深度和碰撞造山中的位移状态 ,可把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划分为原位系统、准原位系统、异位系统和热穹隆改造系统等结构单位。陆陆碰撞造山带形成的物理学前提是俯冲陆壳物质的低密度 ,而最终形成造山带的直接动力学过程则是深俯冲板片的断离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近垂向运动的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954.
PHREEQC在研究地浸溶质迁移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揭示地浸过程中溶质迁移的存在形式及各种形式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计算饱和指数,确定溶质水解沉淀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临界值。  相似文献   
955.
福建邱村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红亮 《黄金地质》2002,8(1):40-43
邱村金矿矿体严格受构造、次火山岩、次火山隐爆角砾岩控制,通过对矿石黄铁矿Pb、S同位素分析以及相邻矿区成矿温度的对比研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元古宇麻源群深变质岩系,成矿热液来源于火山岩浆期后分异的热液,该矿床属火山岩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56.
文章概述了上海市磁县浮轨道交通工程,并对工程沿线的岩土工程特性作了简要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57.
南秦岭凤凰山地区元古代构造基底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在原划武当岩群中获得的 1 6 86± 4 5Ma (锆石U -Pb)同位素测年资料 ,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区域地层对比 ,从中解体出姚坪岩组。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特征、变质变形特征研究及形成环境探讨认为 :南秦岭凤凰山元古代武当岩群 (包括姚坪岩组、杨坪岩组 )变质火山岩系为古—中元古代时期多岛洋构造环境过渡基底建造 ;耀岭河岩组浅变质火山岩为本区Rodina事件的产物。该成果对南秦岭构造基底的组成、发展、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8.
肖蔚 《江苏地质》2002,26(2):84-87
溱潼凹陷台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率。运用变差函数方法,研究井间储层纵,横向变化的特点,用克立金法和条件模拟法建立台南油田储层地质模型。该模型在油田开发调整井部署,注采井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59.
淮南矿区潘三矿构造发育规律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煤层构造形态空间分析、断裂要素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并引入断裂分形维数指标作为刻划断裂构造发育强度的指标之一,对准南矿区潘三矿地质构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揭示了矿井地质构造发育的南北分带性和东西分区性特征。  相似文献   
960.
人工神经网络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王成华  张薇 《岩土力学》2002,23(2):173-178
对人工神经网络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与评述。总结了神经网络在单桩承载力、荷载-位移关系预测以及基桩动测完整性判释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与水平,并分析和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