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3篇
  免费   1080篇
  国内免费   1417篇
测绘学   697篇
大气科学   773篇
地球物理   1079篇
地质学   2664篇
海洋学   832篇
天文学   176篇
综合类   536篇
自然地理   64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21.
“96·8”河北特大暴雨成因初探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吉喜  项续康 《气象》1997,23(7):19-23
运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卫星云图,分析了1996年8月3—5日河北特大暴雨的成因。认为:它是出现在东亚特定的强经向环流形势下,由9608号台风低压与副热带高压两侧之间形成的强偏南风低空急流,将低纬度地区高温高湿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华北输送并与近地面层弱冷空气相互作用,诱发两个中尺度云团的形成和发展直接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2.
现代大地测量在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评述了用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地球动力现象所能达到的时空辨率和准确度论述了大地测量在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作用,回顾了以空间卫星大地测量为标志的现代大地测量近30年来对地球科学作出的主要贡献及科学意义,并对大地测量未来进一步应用于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3.
分析了四川林农复合经营的主要类型、效益与障碍,并探讨了其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条件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4.
成岩过程中泥岩的成岩矿物会随成岩体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有效地识别成岩矿物组合与划分成岩体系,对深刻 理解有机质生烃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选取东营凹陷古近系不同层段埋深在1200~4500 m的泥岩,通过岩石薄片、 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检测,有效地区分了外源输入的矿物(如石英)与成岩矿物(亮晶方解石和白云石)等显微特征的差 异,据此建立了定量估算泥岩中成岩转化的黏土矿物含量的方法:C陆源=(C/Q)沙一×Q样品和C成岩=CXRD-C陆源,其中C为黏土矿物含 量,Q为石英含量,更好地反映了泥岩成岩过程中黏土矿物的演化特征。在埋藏演化过程中泥岩中的成岩矿物和组合呈现出 两段性,3000 m以上黏土矿物和白云石的成岩转化较慢,形成了以伊蒙间层+高岭石的成岩矿物组合,推断其经历了酸性成岩 环境和开放成岩体系;3000 m以下黏土矿物和白云石的成岩转化过程加快,形成了以伊利石+绿泥石+白云石的成岩矿物组 合,推断其经历了碱性成岩环境和封闭成岩体系,充分展现了泥岩在深浅层成岩环境和体系的差异性。与前人研究东营凹陷 泥岩中由有机质生烃产生异常压力造成的开放/封闭体系界限基本吻合,表明泥岩中矿物埋藏演化经历的成岩体系与有机质 生烃形成的压力体系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这对认识不同成岩体系下有机质的生烃过程和生烃机理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 意义。  相似文献   
125.
126.
四川金台子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四川省石棉县金台子金矿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认为:1.成矿早期元素组合显示出与晋宁—澄江期岩浆活动相关的元素特征。主成矿期元素组合反映出与中生代花岗岩相关的元素特征,矿质元素可能主要来源于围岩—花岗岩;2.区域性断裂构造系统渗透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在地层、岩石的循环过程中,活化了其中的成矿物质变成含矿热液,在构造扩容带中沉淀成矿;3.成矿时间为233.01±19.41Ma,相当于印支运动晚期。  相似文献   
127.
开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分析地学信息进行矿产预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预测是综合地学信息,进行优选靶区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地学工作的深入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已获取了大量的多源地学信息,如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资料。怎样从这众多的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达到矿产资源预测的目的,一直是地学界探索的课题。过去,应用人工的方法来进行此项工作,不但费力、投资大,而且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方法技术也不利于推广。如今,高速、高质量的计算机已趋于普及,使应用计算机技术高效地处理堆积如山的资料成为可能,尤其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为综合处理地学资料的矿产资源预测的方法技术,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软件,它集数据库管理和图像分析技术为一体,以空间数据迭加分析为重要特征。地学工作者进行矿产资源预测时,通常是从多源地学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再应用专家知识,结合数学方法,如逻辑运算、贝叶斯(Bayes)规则等,建立预测模型,以模型的推理网格为线索,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有效的空间分析手段,把各种证据图层综合迭加,最终产生以概率为指标的矿产资源预测图,高概率指示有利的矿产资源远景区,可作为勘探者和决策者进行勘查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探地雷达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肖兵  周翔  汤井田 《物探与化探》1996,20(5):378-383
作者对近年来探地雷达的技术发展及新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详细分析探地雷达方法原理、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探地雷达系统结构的思路;同时,针对探地雷达工作中的高噪声和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移植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探地雷达地下界面高分辨率成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9.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现了层序界面、年代界线和事件界线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0.
There have been 12 possible locations of the earthquakes occurring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since 1505.In this paper,the 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1505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collection of mor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influenced field,referring the isoseismal data of earthquakes with the epicentral intensityⅨ and combining geophysical field data with tectonic condition,due to its great influence on seismic safety assessment of some significant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