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5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674篇
测绘学   232篇
大气科学   477篇
地球物理   747篇
地质学   1430篇
海洋学   325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289篇
自然地理   32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91.
192.
裂陷盆地中洼槽的演化规律对烃灶的分布及生烃能力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歧口凹陷在古近纪经历了两期两向的裂陷活动,洼槽结构较为复杂,裂陷Ⅰ幕,在NW-SE向伸展作用下,形成了多个NE-NNE向洼槽;至裂陷Ⅱ幕,受N-S向伸展作用,NE-NNE向断层活动性逐渐减弱,NE-NNE向洼槽开始萎缩。本文基于控洼断层的空间组合样式及传播方式、洼槽内层序界面的接触关系,建立洼槽演化的3种模式;结合典型地震剖面、地层厚度图、控洼断层断距—距离曲线等相关证据,识别出歧口凹陷洼槽的演化规律。其中,歧南洼槽属于“生长连接型洼槽演化模式”,板桥洼槽属于“固定长度型洼槽演化模式”,而歧北洼槽属于“侧列叠覆型洼槽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3.
Summary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val and average seismic velocities and thickness of arbitrarily dipping subsurface rock layers from surface travel time measurement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referred to as thegeometric recursion. Its derivation is based upon the geometry of the seismic ray paths between a shotpoint and a geophone, and is basically an extension of Gardner's equation of dip correction. Travel time measurements at and distance between the shotpoint and the geophone and apparent dip angles of the layers are needed in using the techniques. The values determined with the new method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wo existing methods that are applicable only for the horizontal layers. The accuracy and shortcomings of these methods are th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with real examples as illustrations. The main computing technique used in the method is the iterative approximation of the undetermined but interrelated subsurface parameters in common loops. The method is practical to use, particularly when the travel time measurements in an area are not redundant. Its efficiency is dependent primarily upon the accuracy of the travel time measurements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194.
利用MapInfo进行图件扫描数字化的误差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运用图件扫描数字化方法来获得GIS的数据,文中首先对扫描数字化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运用大量的MapInfo扫描数字化数据对误差大小及统计精度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如何提高大比例尺图件扫描图像数字化的精度及利用MapInfo进行扫描图像数字化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5.
Starting from the equation for the path of a photon in a gravitational field, we give a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deflection of starlight in the solar fiel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non-inertial system at the Sun to the locally inertial system of the observer is considered. Calculation was made under the Schwarzschild metric. Our calculated results for the deflection before making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agree well with th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IAU formulae, but when an accuracy of 0'.'001 is required, then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ust be included.  相似文献   
19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geometric model and geo-metric calibration of Photogrammetron I-the first type of photogrammetron which is designed to be a coherent stereo photogrammetric system in which two cameras are mounted on a physical base but driven by an intelligent agent architecture.The system calibr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in-lab calibration determines the fixed parameters in advance of system operation,and the insitu calibration keeps tracking the free parameters in real-time during the system operation.In a video surveillance set-up, prepared control points are tracked in stereo image sequences,so that the free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can be continuously updated through iterative bundle adjustment and kalman filtering.  相似文献   
197.
线性矩法估计参数的保证修正值系数B的推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攀  郭生练  胡安焱 《水文》2006,26(6):27-29
在设计洪水的抽样误差估计中,采用保证修正值系数B方法估计均方差简单易用。应用线性矩法估计频率分布曲线的参数,有较好的无偏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目前线性矩法的B值诺模图尚未确定,给用线性矩法确定参数时估计抽样误差带来了难度与不便。采用统计试验,分析了离差系数、偏态系数和样本长度对B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线性矩法估计参数时仍可采用保证修正值系数B值诺模图方法来估计抽样误差,并推求了不同偏态系数、设计频率情形下的B值,制成了线性矩法的B值诺模图备用。  相似文献   
198.
黔东南暴雨气候特征及其地形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1960~2000年贵州省黔东南地区降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黔东南地区暴雨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其活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暴雨有显著年代际变化特征,存在准15年的周期变化,并与贵州降水和长江中下游降水呈同位相;存在两个暴雨多发中心,夜间暴雨较多。黔东南暴雨地域分布极为复杂,局地性暴雨较多,这与黔东南特殊地形有着密切关系,地形因素是影响黔东南地区暴雨的重要原因,对形成上述特征的气候学成因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9.
对豫西南两次历史地震的甄别与复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震调查是核电厂和大型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来,本文作者在参与完成河南核电项目选址阶段地震安全性评价任务的过程中,曾对豫西南地区的历史地震进行过调查。兹将其中两次较为重要的历史地震的甄别与复核结果介绍如下,希望对相关的研究工作和今后修编地震目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0.
四川省2006年盛夏罕见高温干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盛夏,四川省盆地区发生严重的高温干旱,本文利用实时和历史资料对该区域、该时段的气候特点作了综合分析.盛夏异常高温出现时间早,高温日数持续时间长,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8月中旬为全盆地高温最严重时段,广安市出现全省高温中心.9月1日,华蓥山市的日最高气温再创新高,达43.6℃,为全省最高值.盛夏盆地降水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小值,旱区连续无降雨日数显著偏多,南充、广安、遂宁是省高温干旱最严重地区.通过对四川盆地16个测站46年(1961年~2006年)7~8月平均气温资料和46年7~8月盆地100多站平均降水量资料进行Mann-Kenall统计方法分析,盆地7~8气温,20世纪70年代属于高温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下降属于低温阶段,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上升,但上升幅度慢于盆地秋季和冬季气温,2006年夏季处于上升期内.对盆地7月平均降水量进行分析判断,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属于峰值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缓慢下降,2006年处于低谷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