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9711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影响山东的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秀杰  顾润源  耿勃  杨晓霞 《气象》1998,24(4):46-49
对9711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及其造成的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副高外围环流在台风移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台风的移动路径和暴雨落区与正涡度轴线及高能轴线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中层变能场的分布对台风移动路径有明显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abundance and size composition of stream isopods Lirceus fontinali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April 2001 to August 2002 in 3 streams in southern Ontario, Canada. Effects of current speed was released from the analysis by choosing slow flowing water. The effects of substrate, season and water depth on the abundance, distribution and size composition of the isopods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substrate and season influence isopods the most. The rocky substrate with attached filamentous macro-algae contains an isopod abundance 7.05 times that of bare rock substrate and 14.6 times that of fine-sand and mud substrate. There was a large variation with respect to seasonality in both abundance and size composition of the isopods, with the highest abundance occurring in summer and the lowest in winter and spring; individual isopods also tend to be larger in the winter and spring. In all substrates, shallow areas tend to support higher densities of isopods than deeper areas.  相似文献   
13.
汶川特大地震后安县疫情的地理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汶川特大地震后安县2008年5~7月份的流行病学数据的过程中,作者探索了安县震后疫情地理分布、疾病构成、易感人群及其时序变化等特征的地理流行病学方法,并给出了有关专题地图、过程曲线和统计表格。它们能够形象、直观、准确地反映安县震后的疫情态势地理分布,进而使防控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地理流行病学方法的固有优势、实施关键、应用模式,以及今后的防治方向。为确保震后疫情流行病学数据在空间性、时效性和完整性上的质量,今后对地理流行病学方法的研究,应该从目前的疫情现状描述层次,尽快地向疫情分析预测、防控决策支持等层次延伸。  相似文献   
14.
花岗岩构造研究及花岗岩构造动力学刍议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花岗岩可以视为一种很好的构造标志体,犹如褶皱、断裂一样。从花岗岩浆的形成、融体分离、岩浆上升到岩体定位以及变形改造的全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构造动力学信息。研究花岗岩浆上升、迁移和定位可以探讨构造块体抬升及区域构造动力学。岩体生长方式与构造块体的运动学、动力学有密切的关系,极性生长揭示了上、下构造块体或岩石圈之间的相对的近水平方向剪切运移。变形花岗岩体是一种区域尺度的应变标志体,可以进行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和流变学参数估算,为分析区域构造变形特征提供应变参数。以对不同期次、不同变形程度花岗岩体为间接标志体,通过锆石定年可以限定变形的时间,特别是有可能确定早期变形的时间。岩体定位深度的系统研究有利于了解构造块体的抬升和深部构造作用。花岗岩构造与花岗岩成因类型特别是其演变研究的结合是判别构造块体动力学背景以及其转换的有效途径。通过这几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有机结合,可以提供丰富的构造动力学信息,是否可能发展成较系统的花岗岩构造动力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Rainstorm and flood disasters frequently occur in China, causing heavy losses for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nd reducing the cap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and local economy. In this study, the risks of the rainstorm and flood disasters are assessed for the Chinese mainland, excluding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and also employ the historical data of seven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affected area of crops, the affected population, the direct economic loss, and etc., from 2004 to 2009. Based on the large 1,302 historical sample data, the impact of rainstorm and flood disaster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gray fixed weight cluster analysis according to disaster losse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he three gray classes of high, medium, and low.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rainstorm and flood disasters are discussed, and the dynamical risk zoning map i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a consistent conclusion with the actual losses of rainstorm and flood disasters over each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which can provide mor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相似文献   
16.
中国植物地理学从20世纪20年代初创到当前繁荣经历了100年的发展,近30年来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分类、进化和生态等学科交叉融合,中国植物地理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包括:① 植物类群和区系在中国整体上按纬度、经度和海拔呈现出规律性;物种丰富度、系统发生多样性和特有性热点集中分布在南部山地,少数分布在北方山地和干旱地区。② 关于大尺度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形成机制,多数热带起源科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受冬季低温的限制,而多数温带起源科的物种多样性格局由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主导;中国山地植物和群落具有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和空间分布异质性,热量因子是中国高山植物区系地理分异的首要气候因子。③ 中国大多数现生被子植物属(约66%)是在中新世及其以后分化;500 mm年等降水线是中国植物区系年龄和植被分区最重要的分界线;中国植物区系、区系中的特征或关键类群的起源和多样化与青藏高原抬升和亚洲季风加强密切相关。未来,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仍是植物地理学研究的主旋律,类群、群落和区系分化时间的估算及物种分布数据的分辨率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植物大数据的持续积累和完善将为学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二维不同类型叠加变形的有限应变分解方法。只要测定有限应变及能代表各期主应变面的面理或剪切指向,就可以计算出各期构造应变。  相似文献   
18.
Forty-eight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are separated into three grain-size fractions. Four forms of extractable nitrogen (nitrogen in ion-exchangeable form (Nie), nitrogen in weak-acid extractable form (Nwa), nitrogen in strong-alkali extractable form (Nsa) and nitrogen in strong-oxidant form (N50))are obtained by the sequential extr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extractable nitrogen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surface sedim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ediment grain size. The distributions ofNie, Nso and total nitrogen (TN) prese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fine particles content, while Nwa and Nsa does not have such correlation. The net contents of all the forms of nitrogen increase with sediment grain size finer.  相似文献   
19.
胡清清  杨晓霞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03-2023040003
地质文化村(镇)是地质文化科普的重要窗口,也是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的进一步评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我国50个地质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地质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随机分布型;②各省(市、区)地质文化村(镇)数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呈“东多西少”格局;③地质文化村(镇)形成1个高密度核心区、2个次高密度集聚区、1条核心延长带;④影响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由特色地质资源、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与人文资源3个一级指标构成,其中社会经济与人文资源对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影响最大且效果显著。在今后地质文化村(镇)的评定建设中,应加强中西部地区地质文化村(镇)的建设和申报;适当给予中西部地区地质文化村(镇)评定倾斜;加大地质文化村(镇)宣传力度;充分发掘地质特色及民俗文化,加强地质文化村(镇)与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副热带高压自身变化周期和形态结构对入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梅  韩桂荣  张备  金小霞 《气象科学》2013,33(4):430-435
针对2010年江淮入梅预报出现偏差情况,利用2008、2010、2011年降水实况资料和6-7月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预报出现偏差的原因,讨论了副热带高压水平移动和垂直结构对降水落区的影响,分析了局地入梅的预报方法和参考指标.研究发现: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和南亚高压的自身双周振荡规律在预报中不可忽略,在对大尺度系统和较长时间系统的变化判断时,高层系统的预报可信度可能更高.另外,在对梅雨预报时,副高垂直结构的变化对降水落区有一定影响,当500 hPa副高脊线越过20°N,副高脊线自上而下向南倾斜时,底层脊线在20°N以南,不利于江淮地区降水发生.副高上下结构垂直度较大时,利于降水落区北移.副高西脊点自高空到低空呈自西向东倾斜,500 hPa西脊点偏西也不利于江淮梅雨期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