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赵建仓  吴雯辉  何谋惷  丁振举  胡新露  宫勇军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16-2022102016
镜铁山铁(铜)矿床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和勘探最早的大型铁(铜)矿床。对于铁矿床的成因,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对镜铁山铁铜矿床赋矿地层开展了岩石学和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变质石英砂岩的SiO2平均含量为96. 95%、Al2O3平均为1. 36%、Fe2O3平均为0. 31%,SiO2/Al2O3平均值为73. 26,K2O/Na2O平均值为12. 54;除Sn以外,其他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后太古宙澳大利亚页岩(PAAS) 值,稀土元素总量显著低于PAAS值,具有弱的Eu正异常,Ce异常不明显;铁碧玉岩SiO2平均含量为85. 67%、Fe2O3平均含量为10. 19%、SiO2/Al2O3平均为430. 47、K2O/Na2O平均为0. 79;除Cu、Ba和Pb平均含量显著高于PAAS外,其他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PAAS,具有极低的稀土总量、较明显的Eu正异常和不明显的Ce异常;千枚岩SiO2平均为63. 56%、Al2O3平均为14. 35%、Fe2O3平均为5. 04%,K2O平均为5. 08%,MgO平均为2. 46%,SiO2/Al2O3=4. 2~4. 95,平均为4. 44,除了Cu、Sr和U外,其他微量元素均高于PAAS,尤其是Sn和Ba显著高于PAAS。稀土元素总量与PAAS相当,Ce和Eu异常不明显。认为镜铁山群下岩组千枚岩和变质石英砂岩为陆源石英质沉积岩和中—中酸性火成岩在半干旱—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经历了中等—强烈的风化并在被动大陆边缘的氧化—贫氧—次氧化水体环境沉积而成,铁碧玉岩源岩主要为火成岩,形成于氧化的水体环境,为典型的热水成因。镜铁山铁矿为SEDEX型矿床,其形成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  相似文献   
22.
精细划分变质岩储层类型,并建立不同类型储层与产能间的关系,对变质岩油田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心、薄片、物性、常规测井、成像测井以及生产测井资料,深入剖析了渤海海域JZ25-1S油田太古宇潜山储层类型及其测井响应特征,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储层的产能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风化壳型储层、内幕碎裂带型储层和内幕裂缝型储层,分别以溶蚀孔缝、破碎砾间孔以及构造裂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不同的储层具有不同的测井响应特征;定义单位厚度油产能大于2 m3/d为高效渗流储层,风化壳型储层与内幕碎裂带型储层为主要的高效渗流储层,内幕裂缝型储层的渗流能力变化较大;储层类型、裂缝密度、裂缝走向与最大主应力夹角等因素共同控制了变质岩储层的产能差异。  相似文献   
23.
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新生代冲断构造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新璐  陈新卫  吴超  罗金海 《地质科学》2004,39(4):543-550,603
利用新近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冲断构造特征.天山南缘冲断带西段(巴什布拉克构造带)以倾伏的短轴背斜为特征,东段(乌恰-阿图什-喀什构造带)以3排枢纽近平行的线性背斜为特征.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中褶皱相对不太发育,西北段(肖尔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不是原来普遍认为的乌帕尔断层,而是其北部隐没在克孜勒苏河之下的一条无名逆冲断层.在乌恰以西,由于南天山与西昆仑相距较近,肖尔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与巴什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相互交切改造,不显示明显的早晚关系;在乌恰以东,南、北两条冲断带基本被喀什深洼陷阻隔.两个冲断带都在上新世中-晚期成型,第四纪以来仍受到强烈改造.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主要以无序的方式扩展,天山南缘冲断带则主要以后展的方式扩展.冲断带的前锋断层主要是盲冲断层,这使得冲断带内,特别是南天山南缘冲断带内的背斜圈闭得以比较好地保存下来,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The Great Xing′an and Lesser Xing′an ranges are characterized by immense volumes of Mesozoic granitoid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U–Pb geochronology and systematic Sr–Nd–Hf isotopes for the representative samples,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ir petrogenesis 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in NE China. The granitoids generally have high SiO2 (66.5–78.8 wt.%) and Na2O + K2O (7.0–8.9 wt.%) contents and belong to high‐K calc‐alkaline to shoshonitic series. All of them show enrichment in Rb, Th, U, Pb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REE), and depletion in Nb, Ta, P and Ti. Zircon U–Pb dating suggests that there was continuous magmatism in both the Great Xing′an Range and the Lesser Xing′an Range during th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interval. Seven Jurassic granitoids have (87Sr/86Sr)i values of 0.704351 to 0.707374, with ϵNd(t) values of −3.4 to 2.4 and ϵHf(t) values of 0.8 to 11.3, indicating that they originated from mixed sources involving depleted mantle and pre‐existing crustal components. One Early Cretaceous sample yields (87Sr/86Sr)i value of 0.706184, ϵNd(t) value of 0.6, and ϵHf(t) values of 7.0 to 8.2,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previous studies and indicates a major juvenile mantle source for the granitoids in this period. In the Jurassic, the magmatism in the Great Xing′an Range was induced by the subduction of the Mongol–Okhotsk Ocean, while the contemporaneous magmatism in the Lesser Xing′an Range was related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laeo‐Pacific Ocean.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extensive magmatism in NE China was probably attributed to large‐scale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5.
26.
网络空间信息可视化对揭示网络空域规律、促进网络空间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将网络空间节点与拓扑关系直接可视化的视图中存在大量的点重合和线交叉,目前已有的网络节点布局算法、集束边技术、骨干网提取和网络路由拓扑多尺度表达等方法能够优化视图效果,但在网络的微观结构上,对保持网络空间点群要素的特征信息关注不够。通过分析并量化网络空间点群要素的各类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的要素聚合方法和一种基于节点重要性度量的要素选取方法,以自动综合的方式对网络空间点群要素进行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持网络空间点群要素的空间特征,为定量表达网络空间特征、加速生成视觉效果良好的网络空间地图提供基础数据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27.
新疆地热成因类型主要有断裂构造型、沉积盆地型及煤层自燃型3种。采用归类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全疆典型地热区(带、点)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赋存规律等,将区域地质构造、次级构造、大地热流背景及热源、地热水源流体等确定为地热系统形成机制的主控因素,总结出5类地热系统控热模式,为指导地热资源勘探工作具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快速、无损监测农田土壤水分含量,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新疆南疆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膜下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运用EM38-MK2大地电导率仪快速、高效的获取了4组不同时期的棉田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并同步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通过构建表观电导率数据与室内测定含水量数据间的反演模型获取了测点的含水量数据,并按照土壤水分干旱分级标准对研究区土壤水分进行划分,综合利用GIS软件和地统计方法对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时期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决定系数均大于0.80且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较小,表明反演模型精度较高,土壤表观电导率与表层土壤水分相关性较好;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数据表明土壤水分具有很强的时间变异性,变异性由中等变异转变为弱变异再转变为中等变异;受人为灌溉等因素的影响,变异函数模型也存在差异;半方差分析中4个时期的土壤水分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均大于75%,表明土壤水分在空间上趋近于弱空间相关;高程反距离权重(IDW)插值图及水分克里格插值图表明微地形是影响土壤水分分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可为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撑,从而更好地指导农业灌溉。  相似文献   
30.
于1990年6月在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一水池中采到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根据实验结果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它的生长和种群增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性成熟时间与水温的关系为,雌性(10-30℃):h=8072t-1.313(r=0.985P<0.01);雄性(5-25℃):h=1074t-0.855(r=0.9844,P<0.01)。在20±1℃条件下,其体长增长模型为:lt=3.334-27345e-0.1117t。龄期(X)与年龄(t,d)的关系为:雌体:t=0·07l69X2+1.3808X-l·7361;雄体:t=0.8425X2+2.534x-l.8600。内禀增长率(rm)为0.4076。种群增长呈“logistic”型,其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