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7篇
  免费   2862篇
  国内免费   3704篇
测绘学   1236篇
大气科学   2998篇
地球物理   3688篇
地质学   7226篇
海洋学   2125篇
天文学   658篇
综合类   1567篇
自然地理   1655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603篇
  2021年   743篇
  2020年   621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788篇
  2017年   712篇
  2016年   840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911篇
  2012年   804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894篇
  2008年   771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647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489篇
  1999年   669篇
  1998年   550篇
  1997年   527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348篇
  1992年   296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1958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基于中国各级卫健委公布的疫情数据和全国列车数据,结合交通管控措施解析了中国COVID-19疫情扩散的时空特征和危害性,以及湖北"封省"对全国铁路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的疫情增长过程高度符合Logistic分布;空间上由湖北往东、南方向蔓延强度较大,各省内部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通常为省会或经济发达城市.基于交通管控...  相似文献   
992.
The alkali element K is moderately volatile and fluid mobile; thus, it can be influenced by both primary processes (evaporation and recondensation) in the solar nebula and secondary processes (thermal and aqueous alteration) in the parent body. Since thes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ocesses would induce different isotopic fractionations, K isotopes could become a potential tracer to distinguish them. Using recently developed methods with improved precision (0.0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we systematically measured the K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major/trac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of chondritic components (18 chondrules, 3 CAIs, 2 matrices, and 5 bulks) in the carbonaceous chondrite fall Allende. Among all the component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CAIs, which formed initially under high‐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 the solar nebula and were dominated by nominally K‐free refractory minerals, have the highest K2O content (average 0.53 wt%) and have K isotope compositions most enriched in heavy isotopes (δ41K: ?0.30 to ?0.25‰). Such an observ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petrologic studies that show CAIs in Allende have undergone alkali enrichment during metasomatism. In contrast, chondrules contain lower K2O content (0.003–0.17 wt%) and generally lighter K isotope compositions (δ41K: ?0.87‰ to ?0.24‰). The matrix and bulks are nearly identical in K2O content and K isotope compositions (0.02–0.05 wt%; δ41K: ?0.62 to ? 0.46‰), which are, as expected, right in the middle of CAIs and chondrules. This strongly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chondritic components of Allende suffered aqueous alteration and their K isotopic compositions are the ramification of Allende parent‐body processing instead of primary nebular signatures. Nevertheless, we propose the small K isotope fractionations observed (< 1‰) among Allende components are likely similar to the overall range of K isotopic fractionation that occurred in nebular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the K isotope compositions seen in the components of Allende in this study are consistent with MC‐ICP‐MS analyses of the components in ordinary chondrites, which also show an absence of large (10‰) isotope fractionations. This is not expected as evaporation experiments in nebular conditions suggest there should be large K isotopic fractionations. Nevertheless, possible nebular processes such as chondrules back exchanging with ambient gas when they formed could explain this lack of large K isotopic variation.  相似文献   
993.
伽师强震群的深部动力学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俊猛  卢芳  嘉世旭  徐强  唐伟 《地震研究》2006,29(4):338-343
根据天山造山带及其两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岩石圈二维速度结构、二维密度结构、二维电性结构、壳幔过渡带的详细结构以及大地热流和震源深度的分布,再结合对新疆西北部的蛇绿岩带、高压变质带和岩浆岩分布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天山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层间插入消减”模型。该模型认为,塔里木板块的中上地壳在库尔勒断裂附近向天山造山带的中下地壳层间插入;而下地壳连同岩石圈地幔向天山造山带的上地幔俯冲消减。在天山的西段(哈萨克斯坦境内),费尔干纳地块由北向南插入到南天山之下约180km的深处,在其东段(中国境内),塔里木盆地由南向北插入南天山之下。这两个具有不同方向的下降板片的接触部位为费尔干纳走滑断裂。我国的伽师、喀什、乌恰地震区均落在这两个具有不同俯冲方向板块的结合部位附近,有着特殊的深部构造背景。南、北两大板块的双向挤压必定产生强大的应力,在地震区附近,这种应力的积累与释放具有4个显著的特点:(1)板片的俯冲消减速度约高达每年22mm左右;(2)应力的积累与释放速率加快;(3)应力释放较容易;(4)应力释放较为集中。这4个特点可能是伽师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发生数次强震的构造因素。  相似文献   
994.
The terrestrial time-variable gravity measure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sensitivity to the sources of mass change in the Earth's crust. These gravity data have many applications, such as surface deformation, groundwater storage changes, and mass migration before and after earthquakes. Based on repeated terrestrial gravity measurements at 198 gravity stations in the Sichuan-Yunnan region (SYR) from 2015 to 2017, we determine a time series of degree 120 gravity fields using the localized spherical harmonic (Slepian) basis funct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adopting the first 6 Slepian basis functions is sufficient for effective localized Slepian modeling in the SY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avity campaigns at the same time of year show an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tectonic features. The degree 120 timevariable gravity model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ll benefit the study of the regional mass migration inside the crust of the SYR and supplement the existing geophysical models for the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相似文献   
995.
在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区上石炭统至中二叠统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从船山组至孤峰组下部共划分了5个三级层序、13个四级层序。通过五百多个米级旋回层序的研究,认为本区海盆有台地、台盆相间及盆地3个发展阶段,并得出4—6个米级旋回层序组成一个更高级别旋回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6.
根据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外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优势种,并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其与水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有106种,隶属于12目47科80属,春、秋季鱼类质量密度分别为210.50 kg/km2和829.06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8.08×103 ind/km2和165.94×103 ind/km2。春季鱼类资源密度在调查海域的西北部较高,东部较低,而秋季鱼类资源密度在东部海域较高,西北部海域较低。两个季节的鱼类优势种更替明显,春季优势种为黄鮟鱇(Lophius litulon)、日本红娘鱼(Lepidotrigla japonica)、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秋季为细条天竺鲷、日本发光鲷(Acropom japonicum)。鱼类种数呈现显著的季节和空间变化,但是都以西部以及西北部靠近近岸岛屿的海域种类数较高,大部分鱼类栖息在50~80 m水深海域。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温度、底层温度、表层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97.
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时空分布格局,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基本呈现以上海、南京、武汉等不同城市群中心城市向外逐步降低的“中心-外围”的分布格局。2)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有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土地市场化水平有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正的直接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政府财政支出水平则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明显。3)不同影响因素对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8.
木本植被覆盖岸坡上波浪爬升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岸木本植物构成的生态缓冲带作为新型的海岸软防护结构,兼具功能性和生态友好性,在沿海工程建设中愈发受到关注,如何深入开展其防护效果的机理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N-S方程中分别考虑树枝和树干的拖曳力影响,提出了木本植被作用下波浪沿斜坡爬升的表面波衰减的连续介质等效模型,并采用MAC法来跟踪自由曲面上的水颗粒轨迹。本文以波浪沿1/30的斜坡爬升为算例,对比讨论了有无植被作用下波浪的传播过程,并将算例结果与以往试验结果规律进行对照,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分别讨论了植物枝干的高度、密度、树枝倾斜角度等植被特性和波浪因素对植被消浪效果的影响,得到植被消浪的基本规律。文中的计算结果也可为实际的护岸工程和生态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拓扑网络研究海州湾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解析食物网的功能、营养动力和能量转化过程。本文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以及胃含物分析数据,基于11个拓扑网络指数,构建了海州湾拓扑网络,研究海州湾食物网的结构与复杂性。结果表明,本文分析的海州湾食物网物种数S为93,连接数L为1 021,每个物种的相互作用数量L/S为10.98,连接性L/S2为0.12;顶级物种、中间物种、基础物种的比例分别为29%、69%和2%;食物网的杂食性指数为87%,连接复杂性指数SC为22.20,特征路径长度ChPath为2.11,聚类系数CC为0.23。通过每个物种的相互作用数量和连接性的研究显示,L/S和L/S2的值都处在正常范围内,所以海州湾食物网的复杂性仍保持较高水平。通过物种比例、杂食性指数、连接复杂性指数、特征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对食物网结构分析,发现海州湾食物网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界环境的扰动,保证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通过对海州湾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的研究,将为今后海州湾食物网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海州湾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近30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估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本文以鱼类浮游生物为指示生物,选择1986年、1999年、2007年和2016年4个年份的数据,选取鱼类浮游生物总种类数、底栖鱼种类数、水层鱼种类数、低耐污鱼种类数、高耐污鱼种类数百分比、杂食性鱼种类数百分比、虫食性鱼种类数百分比、肉食性鱼种类数百分比、鱼类取样个体数、天然杂交种种类数百分比等10个评价指标,采用1、3、5赋值法计算4个不同年份的河口生物完整性指数(Estuarine Biotic Integrity Index,EBI),并以此评价近30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986年、1999年、2007年和2016年4个不同年份的EBI值分别是52、40、36、34,对应的EBI等级分别为“好”、“一般”、“一般?差”、“差”。通过分析EBI年际变化的结果,发现近30年来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现先下降,而后稳定在较低水平的趋势,说明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亟需及时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