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8篇
  免费   2188篇
  国内免费   2739篇
测绘学   777篇
大气科学   2401篇
地球物理   2929篇
地质学   5494篇
海洋学   1488篇
天文学   486篇
综合类   1143篇
自然地理   112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583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630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616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425篇
  1995年   330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1 组织与分工日本 Argo计划由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部 (MEXT)和国土、基础设施、运输部以及气象厅和海上保安厅等 4个部门联合制定 ,并组织实施。日本海洋科技中心 (JAMSTEC)与全球变化探测性观测研究系统组负责延迟模式高质量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处理和分发 ;日本气象局 (JMA)则负责运行日本 Argo实时数据库以及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实时分发。2 计划与实施日本于 1 998年建立 Argo工作组 ,是国际 Argo计划的发起国之一 ,故也是国际 Argo科学组的首批成员 ,曾派代表参加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 ,并于 2 0 …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介绍了海洋技术研究所研制非自航式倾废航行数据记录仪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了仪器的组成、原理及工作流程,阐述了地面处理系统的功能,并对仪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用北太平洋(含赤道太平洋区)1949~1979年的COADS资料,通过矢量EOF分解得到北太平洋异常风场的分布型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分析表明,EOF1~5场与大气活动中心、海洋相互作用有联系,具有明显的天气学意义。此外,还讨论了EOF异常风场间的转换及其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94.
厦门西港海域硅酸盐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7年厦门西港赤潮调查表层海水硅酸盐等资料的研究表明,该海区表层海水中硅酸盐浓度的分布一般呈由湾口朝湾内降低的趋势,这在浮游植物繁盛的春季更为明显,硅酸盐浓度的日较差值春季明显高于冬季的。受浮游植物活动和咸淡水消长的综合影响,硅酸盐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介于13.9-72.4μmol/dm^3之间,春季为低值期,冬季为高值期,春夏季大,小潮时硅酸盐浓度呈显著变化,一般为小潮时的高于大潮时,文  相似文献   
95.
In the paper, the sea is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with density jumping, assuming that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in each layer are independent of depth. Two-layer flow field with tide and wind currents is calculated with extended ADI method, after the calculation for flow field is stable , coupled with temperature diffusion equations and thermohaline depth prediction equation, a four-day time prediction of the surface, bottom temperature and thermohaline depth of the Huanghai and the Bohai Seas. At the same time, three dimensional temperature field of sea water is predicted through vertic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unctio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rediction quality of the whole model and the fitting degree between the predicted result and the measured values ar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96.
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许爱玉  陈松 《台湾海峡》1993,12(1):16-20
根据1984年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析资料,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主要来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Fe、Mn、Cu、Ni 的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3.21%、730×10~(-6)、19.4×10~(-6)、44×10~(-6)分布比较均匀,Pb、Zn 和Co 含量(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47.0×10~(-6)、25.8×10~(-6)和243×10~(-6))偏高,微量金属含量不受Fe-Mn 氧化物和有机物控制,本地区的金属来源受陆源输入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7.
98.
研究扇贝外套腔内栖生的纤毛虫一蠕状康纤虫Cohnilembusverminus(Muller,1786)的形态、核器及纤毛图式。结果显示其口器结构为;M1呈单列结构,约占体长的1/2,M2由4组毛基粒构成,PM起自M2末端,Sc约由5个毛基粒构成。此外,还列表比较了不同作者报导的C.verminus种群及其它6种已知的康纤虫的主要性状特征。  相似文献   
99.
黑潮在吕宋海峡的形变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1990年以来对吕宋海峡和中国南海(SCS)北部的WOCE水文资料和其它海洋调查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同一海区的卫星遥测海表温度(SST)的资料处理,推断在吕宋海峡常年存在黑潮路径弯曲,西折进入SCS并又流出SCS的现象,作者将黑潮的这种变形称为“黑潮流套”。黑潮变形进入SCS的位置在冬季位于海峡中部、南部附近,范围较大;在夏季略向北移,较集中于海峡中部,范围较小。作者认为,黑潮流套现象可用位涡守恒理论作定性的解释:当黑潮在吕宋海峡失去西边界支持后,其流轴以西贴近西边界的一部分流体,因具有较大的相对正涡度,会脱离黑潮主体在南海东北部形成反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的环流,而黑潮主体会以顺时针旋转的形式在海峡以西的海域出现。整个黑潮以弯曲、扩展的形式在海峡处产生形变,在海峡东侧出现反气旋涡旋的倾向。吕宋海峡黑潮流套及南海北部的诱生环流之流型,会因黑潮本身以及副热带环流整体的变化而变化,也与海峡的宽度有关。总之,吕宋海峡黑潮流套的形成是由当地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地转β效应这些内部机制决定的,它的常年存在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0.
Holocene cheniers in the Yangtze Delta,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neteen cheniers form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Holocene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and studied.

In fair weather the wave action along the Yangtze Delta is weak, with a wave height of 0.5–1.0 m and average wave energy of 0.127 erg/s. However, in late summer and early autumn the coastal area is usually swept by typhoons, which sometimes are extremely violent. The development of cheniers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se strong typhoons. As a result, a number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eniers are related to the typhoon-generated high-energy environment.

Moreover,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op elevation of a fully developed chenier indicates the spring high water level during a violent typhoon (11–12 on the Beaufort sca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