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6篇
  免费   2011篇
  国内免费   2937篇
测绘学   1157篇
大气科学   1260篇
地球物理   1665篇
地质学   5452篇
海洋学   1741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744篇
自然地理   103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91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608篇
  2014年   619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In order to reduce the brittleness of soil stabilized by lime only, a recent study of a newly proposed mixture of polypropylene fibre and lime for ground improvement is described and reported in the paper.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mixture of polypropylene fibre and lime on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a clayey soil, nine groups of treated soil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and tested at three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fibre content (i.e. 0.05%, 0.15%, 0.25% by weight of the parent soil) and three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lime (i.e. 2%, 5%, 8% by weight of the parent soil). These treated specimens were subjected to unconfined compression, direct shear, swelling and shrinkage tests.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alysis of the specimens after shearing, the improving mechanisms of polypropylene fibre and lime in the soil were discussed and the observed test results were explained. It was found that fibre content, lime content and curing duration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the fibre–lime treated soil. An increase in lime content resulted in an initial increase followed by a slight decrease in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cohesion and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f the clayey soil. On the other hand, an increase in lime content led to a reduction of swelling and shrinkage potential. However, an increase in fibre content caused an increase in strength and shrinkage potential but brought on the reduction of swelling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curing duration improved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stabilized soil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SEM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sence of fibre contributed to phys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fibre and soil whereas the use of lime produced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lime and soil and changed soil fabric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42.
当前我国地理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推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地理教师应该也必须掌握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整合的技能,从而实现地理教育的目标。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原则以及整合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论述。  相似文献   
143.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寻找滑坡体边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方法是一种累积型测氡方法。由于累积测氡时间长,其灵敏度和异常的重现性远比一般累积测氡及其子体方法好,因此,在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寻找滑坡体边界的应用中,取得的测量效果明显,表明该方法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44.
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下测量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斌  吴萱  杨松林 《测绘通报》2005,(12):62-63
针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大专业、多方向、复合型、开放型"本科生的教育模式,介绍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同时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详细介绍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下测量学课程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145.
CC导出PP的过程是一种安全评估通用语言到某类产品的具体应用过程,需要经过需求分析、得出安全目的、提出安全功能要求与安全保证要求等几个阶段。本文利用这些过程的基本方法和思想全面分析一个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按照保护轮廓的模式给出该网络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46.
熊彬  冒国华 《现代测绘》2005,28(4):32-34
在Geolord-AT空三加密软件中对数码航片进行框标定向的前期处理,创建带有框标的数码航片或者直接创建内定向的*.kb文件,使数码航片顺利按要求通过内定向。  相似文献   
147.
库鲁克塔格地区二叠纪脉岩群非常发育,主要岩石类型是辉绿岩,并有少量的斜闪煌斑岩、斜长玢岩和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A型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斜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花岗斑岩相似,二者都亏损U、Nb、Ta。斜闪煌斑岩的岩石化学组成属过碱性系列,显著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辉绿岩的岩石化学组成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Cs、Rb、Ba、Th元素丰度变化大,普遍亏损U、Nb、Ta。研究证明,辉绿岩脉的这些地球化学特征都与同化混染作用有关,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的变化还与热液蚀变有关。辉绿岩具有富集型Nd、Sr同位素组成,且变化范围大,是岩浆源区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它们的铅同位素组成属低U(Th)/Pb值的正常铅,主要受混染物控制,并不代表源区特征。库鲁克塔格地区岩石圈地幔Nd、Sr、Pb同位素比塔里木板块西缘岩石圈地幔的富集程度更高,且变化范围大,反映了这两个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演化历史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8.
本文提出了人为土的工程概念,从其成因的角度给出了人为土明确的科学定义,归纳和总结了人为土的基本特征,为人为土的工程分类体系建立、合理评价、工程利用和环境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9.
一种基于核学习的储集层渗透率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核学习的支持向量机,是一种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代替传统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新型统计学习方法,具有完备的理论基础。这里提出了核学习技术在储集层非均质特性描述中渗透率参数预测的新用途。在复杂地层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智能和自适应模式识别能力而建立了常规测井多参数信息输入的渗透率预测模型,然后对实际油田储集层渗透率进行了预测。与常规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相对比,所提出的方法更易于使用,很少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具有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及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0.
本文研究证明区内有南、北两条钾长石成矿带,其产出形态、矿化特征、矿石类型均有差异,且导致了它们在工业应用上的不同。区内矿体以岩脉或岩株产出,有红色、浅红色、白色3种矿石。白色矿石富钾低铁,达到国标一级品,其余矿石为二级以下品级,均具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从全国的供需形势分析,今后钾长石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而区内钾长石资源进一步找矿的潜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