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347篇
测绘学   266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511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193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采用12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泰国选育系TF4~TF6连续3代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3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30、0.717和0.708,均高于0.5,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A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667~12.583、6.334~6.915、0.658~0.672、0.737~0.787和1.837~2.003,整体呈降低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0.95%;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介于0.00569~0.01324,处于低等分化水平(Fst<0.05)。主坐标分析和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呈现出相似的遗传背景和遗传结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连续多代的人工选育,方斑东风螺选育群体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水平较低,遗传结构趋于稳定,仍具有较高的遗传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992.
传统方法在计算承台动水效应时无法全面考虑承台复杂几何参数的影响,这往往会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本文采用基于势流体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结构-水相互作用承台动力特性分析模型,通过对矩形承台及带复杂倒角的承台大量的参数分析,研究了承台振动频率、倒角、几何尺寸,及入水深度对承台地震动水附加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承台自振频率会影响承台的附加质量,但其影响较小;承台长宽比或厚度的增加都会增大承台的附加质量;同时,承台倒角形式和大小对承台附加质量有明显影响,忽略倒角的影响,将放大承台的动水效应;承台入水深度的增加会引起承台动水附加质量的增大,但深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附加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93.
主要讨论了基于SSK的SWDC数字航空影像的空三加密及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994.
The Neoproterozoic Kangdian Rift Basin is a continental rift basin in the western Yangtze Continent. Determining its time of opening and subsequent filling patter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Continent, South China. The Luliang Formation is the early filli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is rift basin, and its deposition age and filling sequence are significant for studies of the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pening time, and filling pattern of this basin. Having been correlate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Mesoproterozoic Kunyang Group or to the Neoproterozoic Chengjiang Formation, the age and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the Luliang Formation have long been uncertain. This is due to a lack of reliable absolute age constraints.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e first zircon SHRIMP U-Pb geochronology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is formation, yielding two high-precision isotopic ages of 818.6±9.2 and 805±14 Ma for the tuff layers at the bottoms of the lower and upper members of the Luliang Formation, respectively. Given the error factor, the bottom age of the lower member of the Luliang Formation can be interpreted as ca. 820 Ma,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age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nxi Group, which is the early filling of the Neoproterozoic Xianggui Rift Basin, a representative basin of the Neoproterozoic rift basins in the Yangtze Continent, South China. The bottom age of the upper member of the Luliang Formation can be interpreted as ca. 800±5 Ma,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age of the Chengjiang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Neoproterozoic Kangdian Rift Basin and also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age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nxi Group in the Neoproterozoic Xianggui Rift Basin. These ages indicate that the Neoproterozoic Kangdian Rift Basin shares the same opening time and filling sequences as those of the other Neoproterozoic rift basins in South China. Basi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eoproterozoic Kangdian Rift Basin is a typical half-graben basin, with its main boundary fault in the west and basin center in the east. This basin consisted of mini unidirectional half-graben basins in its juvenile stage and simplified to become a large united half-graben basin in its mature stage, i.e., a supradetachment basin.  相似文献   
995.
巴颜喀拉山是较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南、北坡迥异的气候、土壤及地表景观控制和影响其多年冻土空间分布。2008~2012年冻土调查及测温资料表明,该山以高温冻土(>-1℃)为主。海拔是冻土主要影响因素。年均地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高程递减率在北坡6℃/km,南坡4℃/km。北坡查拉坪及巴颜喀拉山口一带,活动层厚度约1 m,活动层随海拔降低而增厚;南坡活动层厚度受局地因素影响较大,与海拔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96.
黄翠华  薛娴  彭飞  尤全刚  王涛 《中国沙漠》2013,33(2):590-596
通过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民勤绿洲农田不同矿化度(0.8g·L-1、2.0g·L-1和5.0g· L-1)地下水灌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生长季水分消耗量逐渐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而土壤有效水含量和土壤电导率则逐渐增加.当灌溉水矿化度为0.8g·L-1时,收获后土壤中上层(0~60 cm)电导率比播种前明显降低,而底层(60~90 cm)电导率略有增加,即淡水灌溉的淋溶作用明显;当灌溉水矿化度为2.0g,L-1时,生长季中的灌水依然对土壤盐分有淋溶作用,但明显弱于淡水的淋溶效果,收获后土壤盐分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当灌溉水矿化度为5.0g·L-1时,收获后在0~60 cm深度电导率明显增加,在60~90 cm深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97.
极端波浪对沿海地区基础设施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是进行海岸带风险分析和灾害预防的基础。文章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ECMWF)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ECMWF reanalysis v5,ERA5),对中国邻近海域1979~2018年间极端波高展开时空特征分析,并统计了40 a厄尔尼诺系数,利用广义极值分布(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GEV)函数探究了近40 a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海域极端波高的影响,结果显示:统计1979~2018年整个研究区域前2%极端波浪年均值在6~10 m间浮动,且整体趋势递增,在四季趋势变化中,春夏极端波高增长趋势较秋冬高,且波动明显,在年际极端波高变化趋势中有较大波动时大多伴随着厄尔尼诺或是拉尼娜现象的发生,结合厄尔尼诺现象对GEV分布中位置参数的影响分布图和极端波高年、季节际趋势变化分布图,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的地区极端波高大多呈现增长趋势,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对极端波高有较高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尤再进 《海洋与湖沼》2022,53(4):1015-1025
重现期波高是港口海岸及海洋工程设计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尤其对深水海港、海上平台、海底油气管道、沿海核电站等重大涉海工程设计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效益。但是,现有重现期波高推算缺乏统一的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相差悬殊。研究重现期波高的统一化计算方法,分析重现期波高计算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减少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新方法,建立误差小、应用方便、方法统一的重现期波高计算方法。基于澳大利亚悉尼站的长期连续观测波浪数据,研究发现:广义帕累托函数(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 III,GPD-III)和威布尔(Weibull)是重现期波高计算的最佳候选极值分布函数,新推导的函数形状参数计算公式较好提高重现期波高的计算精度,极值波高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样本大小是影响重现期波高计算精确度的两个重要因素,短期波浪资料和年极值法可能高估重现期波高值。逐个风暴的极值波高数据分析法及最佳候选极值分布函数GPD-III和Weibull建议应用于涉海工程设计的重现期波高推算。  相似文献   
999.
为给寒区海域的波浪能估算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一种合理推算冰水共存海域波浪条件及波能流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将海冰模型与水动力学模型耦合模拟得到的冰浓度以线性修正函数的方式纳入波浪模型的海面摩阻风速方程中,并基于MCT (model coupling toolkit)耦合器将海冰模型、水动力学模型与波浪模型进行实时耦合。基于该方法模拟了渤海冬季寒潮大风期间的海冰以及波能流密度的演化。模拟结果表明,在2012年2月5~8日寒潮大风期间,结冰区域占到渤海总面积的1/3,约有76%的渤海海域的平均波能流密度受海冰影响减小,其中辽东湾近岸的波能流密度平均受冰影响最多减小了100%,而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受冰影响最多分别减小了60%和50%。即使是无冰覆盖的老铁山水道,其波能流密度的最大值也受冰影响减少了14%。耦合模拟可以更为准确地对渤海冬季的波能流密度分布进行评估,为波浪能发电厂选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能够利用遥感图像快速准确地提取围海养殖矢量信息,本文选取养殖水体、堤坝及育苗室等交错分布的海参围海养殖区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研究区域Sentinel-2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选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和增强水体指数(Enhanced Water Index,EWI)三类水体指数,分别进行提取实验,利用同时期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分二号卫星(GF-2)影像作为参考,验证不同方法的提取精度,精度评价结果表明:相较MNDWI和EWI两类水体指数,NDWI的分类精度更高,且利用NDWI提取研究区域的围海养殖信息的效果更好,所以该方法可在养殖区域的动态监测和规划管理中发挥数据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