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7篇
  免费   3011篇
  国内免费   3966篇
测绘学   1202篇
大气科学   2973篇
地球物理   3945篇
地质学   8197篇
海洋学   2042篇
天文学   612篇
综合类   1616篇
自然地理   2017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859篇
  2021年   956篇
  2020年   828篇
  2019年   919篇
  2018年   1036篇
  2017年   888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826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1005篇
  2012年   976篇
  2011年   1003篇
  2010年   987篇
  2009年   897篇
  2008年   821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565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624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470篇
  1996年   468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61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7 毫秒
81.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是上升流多发区,近年来已引起众多海洋学家的重视。我国海洋学家通过对台湾海峡区水团、海流和营养盐等的分析研究,不仅得出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并对其成因也作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由于这些研究都是采用间接方法,因此对上升流的主要成因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引起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各驱动力因子量级的分析,进而判断出上升流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2.
于1989-1990年在室内条件下,用牺牲阳极保护浸泡于海水中的多种钢筋凝土试件测试不同试件中钢筋极化与阳极布局、涂层质量,涂层厚度及试件浸水情况的关系。结果表明,牺牲阳极能有效地保护全浸海水中的混凝土试件,对间断浸淋海水的试件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改善阳极安装工艺,保护作用可望提高;电偶电流在各阴阳极上的分布将随涂层质量,涂层厚度和试件浸水情况不同而异,回路中电阻和电极极化情况是影响电流分布的  相似文献   
83.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在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  相似文献   
84.
本文揭示了天津海岸带影响经济开发的四个方面的地质环境特点;着重探讨三个方面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防止其形成和减轻地灾害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5.
中国对虾染色体制备及染色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中国对虾原肠期胚胎为材料,采用整体低渗法和管渗法均制备了染色体。通过比较发现,管渗法制备的染色体比整体低渗法的形态好。本文对制备中国对虾染色体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作者的观察,了解到中国对虾染色体徐正常特征外,还存在较特别的形态特征,如主缢痕增强,次缢痕变化,同源配对等。并对产生这些形态特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6.
Numericalsimulationofthree-dimensionaltidalcurrentintheBobalSea¥DenZhenxing;YangLianwu;andJoseOzer(ReceivedMay1,1993;accepted...  相似文献   
87.
本文第一作者早在1985年就提出,潮混合效应控制着夏季黄海冷水团的边界及海面冷水分布(赵保仁,1985)。1987年又进一步通过水文调査资料和卫星图片给出了黄海周围的浅水陆架锋(或称潮汐锋)的分布及强锋区的跨锋断面中的温度、盐度和坏流结构特征,并指出夏季的黄海沿岸流在性质上属沿锋面运动的强流(赵保仁,1987a,b),而后又对黄海西部的陆架锋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査(赵保仁等,1991)。此外,他还指出黄海的强温跃层的形成和转移现象也与潮混合现象密切相关(赵保仁,1989)。因此,研究潮混合现象对阐明发生在黄海的多水文物理现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深入了解黄海的潮混合特征,作者把渤海、黄海和东海作为一个整体完成了一次精度较高的潮汐、溯流数值计算,在潮汐、潮流的分布方面,揭示了前人尚未阐明的一些特征。本文根据这些数值结果,计算了近最大潮流流速和层化参数,阐明了渤海、黄海和东海的潮混合特征及其对降温期黄海冷水团分布变化的影响。此外,还用 Sim pson等人(1981)的能量模式计算了南黄海西部的风、潮混合效率。  相似文献   
88.
The 25-h measurements of current speed, flow direction, water depth,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salinity were carried out at six anchored st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spring and neap tides in winter of 1987 and summer of 1989. Caculations and analyses of the data obtained show that large amounts of suspended sediments are moved back and forth under the action of tidal current, and the net transport of sediment is small, with its predominance upstream in winter and downstream in summer. These calculations and analyses also suggest that the advective transport of sediment is dominant, while the vertical gravitational circulation of 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mes next. Meantime, it is indicated that tidal currents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and residual flows have effect on the net transport of the suspended sediment, which is more remarkable during neap tide than during spring tide.  相似文献   
89.
周期浅析     
本文分析了滑动平均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周期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过程变量同号积分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亚洲西风指数序列进行了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周期的长短与振幅的大小有密切关系,亚洲逐日西风指数的周期振荡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90.
The studied area is a shallow water area that belongs to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 shelf. The distribution of zooplankton biomass is higher inshore than offshore. The maximum abundance is in the inshore edge of the centre of upwelling, which is the superposed area of the salinity front and temperature front,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ixture of three different waters has brought about a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s. The herbivorous Euphausia, Copepoda and Tunicata are the major groups of the abundant area. Tunicata possess the possibility to compete against other kinds of herbivorous zooplankton. This means that there is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Tunicata and that of Copepoda and Euphausia. The positions of maximum areas of zooplankton biomass, phytoplankton individual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sphates and chlorophyll-a overlap one another. In the centre of upwelling, zooplankton can not adapt itself to the environment of lower temperature and less oxygen even with rich nutr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