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74篇
  免费   3930篇
  国内免费   5039篇
测绘学   1586篇
大气科学   3955篇
地球物理   5291篇
地质学   10569篇
海洋学   2566篇
天文学   739篇
综合类   2153篇
自然地理   258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1055篇
  2021年   1182篇
  2020年   1000篇
  2019年   1147篇
  2018年   1300篇
  2017年   1116篇
  2016年   1234篇
  2015年   1038篇
  2014年   1276篇
  2013年   1288篇
  2012年   1213篇
  2011年   1230篇
  2010年   1243篇
  2009年   1138篇
  2008年   1043篇
  2007年   954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654篇
  1999年   863篇
  1998年   728篇
  1997年   654篇
  1996年   620篇
  1995年   505篇
  1994年   497篇
  1993年   413篇
  1992年   381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5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In this paper, the outset, evolution and intensity of El Nino were analyzed. Different features were found in each El Nino process. The El Nino of 1986 was also analyzed and outlined.  相似文献   
112.
海草在世界各海域已知有12个属,其中8个属在我国有分布。在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西沙群岛动、植物区系调查中,先后采到海龟草 Thalassia hemprichii ( Ehrenb.) Aschers.、喜盐草 Halophila ovalis (R.Br.) Hook.和无横脉喜盐草 H. beccarii Aschers.等三种海草,分隶于二属。 海草是一个热带性较强的类群,在已知的12个属中,有7属以热带为分布中心。分布在我国沿海的8属海草中,也有6属是热带性的(包括西沙群岛的2属3种),其中海龟草是纯热带种类,而喜盐草和无横脉喜盐草是热带一亚热带类型。 在我国,有关海草的研究甚少,本文首次报道西沙群岛海草。海龟草、喜盐草及无横脉喜盐草均为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13.
在东亚和东南亚第四系对比中,有关的几条界限,本文建议如后。采用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作为本区海相第四系的下界,其位置大致在古地磁Olduvai亚时的下界,时间约为距今1.9Ma。在南中国海、东海及沿岸地区,发现了以G.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生物事件,如Pulleniatina finalis的初现位,Globigerinoides obliquus和Globoquadrina altispira的灭绝位,以及Globorotalia menardii和Pulleniatina obliquloculata壳体旋向的变化。此界限在东亚和东南亚也是相当稳定的。在陆相地层中,以泥河湾组为代表,狭义的泥河湾动物群(相当于晚维拉方动物群)所在地层的底界,其古地磁位置为Olduvai亚时的底界。以此作为陆相第四系的下界,与上述海相第四系底界一致。 以古地磁布容/松山界线作为中更新世和早更新世的界限,其年代为0.73MaB.P.。中国中更新世的标准地层周口店组,其底界恰为布容/松山的转换面,北京猿人的年代为0.60—0.23MaB.P.。在洛川黄土剖面上,布容/松山界线为古土壤S_7的底界。雷琼地区中更新统下部的北海组的底界也是布容/松山界线,所产的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为0.687—0.733MaB.P.。在黄海,布容/松山界线是第Ⅶ海侵层的顶界。通过岩石地层标志,以及动物群、古人  相似文献   
114.
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依据东海陆架北部 2 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资料 ,就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细粒级部分以 <0 .0 16 mm为优势粒级 ,可占到总细粒级沉积物的 75 %以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以细于 0 .0 0 8mm粒级的沉积物占据优势 ,长江口泥质区则以 <0 .0 16 mm粒级的沉积物为主 ,两泥质区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5.
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退化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化是本区多年冻土变化的基本趋势,不同区段退化幅度有差异,影响退化的因素除了全球气候转暖外,还有局地气候和地下水迳流。在退化敏感的地带,工程建设,牧区生态平衡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有风浪太湖水体的光照传输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启铭  杨平 《海洋与湖沼》1993,24(3):286-293
根据辐射传输方程的近似解方法和光照传输的累加原理,建立了包括水面风浪效应、水中悬浮粒多次散射和底泥反射的垂直分层水体的光照传输数值模式。利用该模式和太湖悬浮粒实测资料,计算和讨论了太湖水体中光照随水深的变化以及悬浮粒浓度、风浪和太阳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粒的多次散射所形成的漫射光是湖水中光照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水体的下层,漫射光甚至是光照的主要构成部分。风浪对水中光照的影响则主要在天顶角大于70°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此时风浪水体对太阳直接辐射和全辐射的反射率比平静水面都有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117.
南海波高熵和风速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风速的统计分布,给出了有因次风速熵和无因次风速熵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使用GEOSAT高度计1986年11月-1989年2月的有效波高和风速的资料,计算,分析了南海海域上的波高熵,风速熵,给出它们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不同随机量的无因次熵,即随机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8.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udy of a single-column structure used as well-head platform. In order to check the reliability of computation theory and programme, model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lusion of tests and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single-column platform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19.
1990年7~8月,舟山地区的对虾养殖场暴发了流行性对虾黑鳃褐斑综合症,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作者根据这一病情,对病虾的主要器官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病虾鳃丝细胞中有支原体感染。寄生部位为鳃呼吸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核周腔。支原体多形态,呈近圆形、细长条形不等,无细胞壁,仅有单一膜包围,中心为一电子密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0.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three major taxa—— Copepoda, Chaetognatha andSiphonophora of May-June 1986, July-August and December 1987, the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and the indicator species of zooplankton in the Kuroshio and adjacent waters of the East China Sea a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the abundance of copepods, chaetognaths and siphonophores arecurred in the continent area northwest of Taiwan and the south-centre sec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 which are the mix front of different waters. Zooplankton in the water area inside of Ryukyu Islands presented low abundance and high diversity. There are clear seasonal variations in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in the study area. The strength or weakness of different water masses and fronts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variations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zooplankton in the study area is complex and v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