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4篇
  免费   3623篇
  国内免费   4718篇
测绘学   1668篇
大气科学   3371篇
地球物理   4673篇
地质学   9642篇
海洋学   2440篇
天文学   671篇
综合类   1828篇
自然地理   2382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1091篇
  2021年   1197篇
  2020年   999篇
  2019年   1155篇
  2018年   1258篇
  2017年   1080篇
  2016年   1149篇
  2015年   985篇
  2014年   1240篇
  2013年   1211篇
  2012年   1194篇
  2011年   1234篇
  2010年   1208篇
  2009年   1094篇
  2008年   1014篇
  2007年   877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651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485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378篇
  1994年   362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9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析评价西北区域参加实验室比对的试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总结实施实验间比对工作的经验,提高实验室检定/校准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参加比对的计量检定实验室分别对气压、温度、湿度、风速比对样品进行比对试验,用归一化偏差(En)进行统计分析。2011年西北区域气象计量检定的温度、湿度、气压实验室比对结果为满意,风速实验室比对结果为较满意。该次比对的实验数据客观、真实、可信,是对各参加比对实验室检定/校准能力的综合评价,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各技术机构检定装置的测量能力、检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西北区域气象计量标准装置的现状。  相似文献   
992.
风廓线雷达大气风场观测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风廓线雷达工作原理和风的计算公式,分析影响大气风场观测误差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雷达回波SNR对风的观测精度影响和GPS探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风速观测精度主要取决于波束倾角、雷达技术参数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的垂直分布;风速及风速观测精度越大,风向观测精度越大。②在同种观测模式下,波束倾角与C2n越大,风场观测精度越高。③同一观测模式的SNR越大,风速观测误差越小;不同模式间的大气风场观测精度相差较大。④对比试验的风速风向相关性较好,但相对偏差较大,尤其低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3.
王睿  张立新 《贵州地质》2006,23(4):282-285
应用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矿床工业价值评价的数学模型,以我国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铀矿床为实例,构造评价函数得出最优解,结果表明:理想点法能够正确评价出矿床工业价值的大小,为矿石的最优开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黄淮海地区1961~2006年干湿状况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淮海地区的气候出现了降水减少、气温升高的变化趋势,分析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合理规划水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干燥度指数对该地区的干湿状况进行了分析,将该地区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半干旱5个干湿气候区,其中以半干旱区范围最大.不同干湿类型区域间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地势起伏亦对于湿区域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对季节间干湿状况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以夏季最为湿润,而冬春两季最为干燥.对年代间干湿状况变化分析表明,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半干旱区的范围相对较大,80年代半湿润和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范围最大.对逐年干燥度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淮海地区干湿区域间的差异有变得更加显著的趋势,即半干旱区干燥度指数逐渐增大,而半湿润和湿润区的干燥度指数趋向减小.  相似文献   
995.
石家庄地区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自动雨量计数据整理成的10 min一次的雨量资料和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体积扫描强度数据,对石家庄地区2004~2007年4次天气过程的实时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层状云和混合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有明显的零度层亮带;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不存在零度层亮带.冰雹过程中反射率凼子垂直廓线变化较大,降雹前反射率因子的极大值在中上层,降雹发生时反射率因子的极大值高度下降,降雹后反射率因子的极大值减弱.降雪过程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零度层亮带不明显.在石家庄西部山区,由于零度层亮带的影响.对层状云和混合性降水回波强度和降水量估计偏高.对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地面降水估计用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方法比最低仰角法更加准确,在均匀性降水中可较好地改善地面雨量估算结果,有利于在山区和无雨量计的地区判断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和估算降水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996.
根据潍坊酸雨监测站2003~2006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酸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统计得出,在186个降水样本中.pH值小于5.6的酸性样本39个,占21.0%,pH值大于等于5.6的样本147个,占79.0%;酸雨在秋季出现频率最高.春季较少;酸雨多出现在夜间,菲酸性降水多出现在白天,酸性物质多集中在大气边界层中上部,而碱性物质多漂浮在大气边界层的中下部.分析得出,酸雨的形成与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混合层的高度、风向风速,以及降水量和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7.
以计算结果可靠的土层反应结果为基础数据,基于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简称"RF"),建立地震动、场地土层参数特征量与土层变形特征的关系,提出一种依据常规地震动和场地土层参数为特征量的地震荷载下土层变形等级预测新方法,给出了典型场地土体发生大应变的地震动阈值.结果表明:基于RF模型对土体的变形程度预测结...  相似文献   
998.
In order to study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Hg content and occurrence form in subsurface flow zone of gold mining area in Loess Plateau and its influence on water environment, the field in-situ infiltration test and laboratory test were carried out in three typical sections of river-side loess, alluvial and proluvial strata in Tongguan gold mini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The source of Hg in subsurface flow zone is mainly caused by mineral processing activities; (2) the subsurface flow zone in the study area is in alkaline environment, and the residual state, iron and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strong organic state and humic acid state of mercury in loess are equally divided in dry and oxidizing environment; mercury in river alluvial or diluvial strata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silt, tailings and clayey silt soil layer, and mercury has certain stability, and the form of mercury in loess is easier to transform than the other two media; (3) under the flooding condition, most of mercury is trapped in the silt layer in the undercurrent zone where the sand and silt layers altern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river water and groundwater are disjointed, and the migration capacity of mercury is far less than that of loess layer and alluvial layer with close hydraulic connection; (4) infiltration at the flood level accelerates the migration of pollutants to the ground; (5) the soil in the undercurrent zone is overloaded and has seriously exceeded the standard. Although the groundwater monitoring results are safe this time, relevant enterprises or departments should continue to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gold extraction process, especially vigorously rectify the small workshops for illegal gold extraction and the substandard discharge of the three wastes, and intensify efforts to solve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mines left over from history. At present, the occurrence form of mercury in the undercurrent zone is relatively stable, but the water and soil layers have been polluted. The risk of disjointed groundwater pollution can not be ignored while giving priority to the treatment of loess and river alluvial landform areas with close hydraulic links.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water conservancy departments to groundwa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water-deficient areas of the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首次在红河断裂带内的花岗糜棱岩中发现类微生物状纳米颗粒.高分辨率平插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微生物状纳米颗粒成分中的C元素平均含量约为10%,指示无机成因,并非某些菌类微生物,结合XRD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纳米颗粒成分来自花岗糜棱岩的造岩矿物.通过对各种形貌特征的纳米颗粒观察、筛查和规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CGCS2000精化及其全球拓展需要采用最新的模型,处理长期积累的大型GNSS观测网数据,大型GNSS网联合、快速和协同解算是空间基准精化、维持与服务的重要技术方向.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以并行计算、云计算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技术逐渐成为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首选方法.针对海量、多源、异构GNSS数据在解算处理与平差分析等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