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运用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04—2018年水生态足迹的时空特征,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基于不同视角,确定了中国省域三维水生态足迹的类型。从演变趋势来看,山西等10个省份属于先升后降型等4类;从发展限度来看,浙江等14个省份符合可持续等2类。②中国省域三维水生态足迹的空间差异显著,水生态足迹广度大致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深度则呈由南向北递增趋势。③中国省域三维水生态足迹的驱动因素存在地域差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分别对河北等12个省份、北京等18省市影响能力较强,而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分别对河北等19个省份、天津等21省市影响显著。因此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加强污水防治等举措,以促进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2.
Alpine timberline is a proper indicator of climate change and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ecological research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In this study, variations of alpine timberlines and their bio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field surveys, climate indices, and soil nutrient analyses in the northern Tianshan Mountains (NTM) of northwest China. The timberline altitudes were probed to range from 2,530 to 2,800 m a.s.l. in the NTM, gradually descending from west to east along the V-shaped Ili valley (from Zhaosu to Xinyuan), and ascending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the northernmost range of the study area (from Bole to Balikun). The vertical width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the timberlines were widest in the middle NTM (Kuytun to Changji) and the Ili valley (Zhaosu to Xinyuan).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errain and air currents resulted in variant climates within the NTM, which contributed to significant timberlin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Although vertical widt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soil nutrient (especially organic matter, r = 0.78), and timberline altitude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soil pH values, the temperatur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primarily determines both altitude and vertical width. In conclusion, timberline altitudes were dominat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local topography, soil nutrient properties, water, and thermal conditions. Identifying the dominat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TM timberlines provided potential insigh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alpine ecosystem over central Asia.  相似文献   
43.
一、前言山东省招(远)掖(县)地区金矿驰名中外,近二十余年来,开展了大规模地质工作,取得大量地质成果。对岩浆作用、成矿作用、构造变动等地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就断裂构造控矿的研究也有许多成果。至于控制这些断裂构造的应力作用与应力场问题,在进行“构造体系”的研究中,也曾有所涉及,只是限于当时的工作程度,应力场的分析多是定性的,且以二维的平面应力场为主。  相似文献   
44.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瓶颈"-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着较多的实际问题,本文分析了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基于建库实践,提出了建库技术路线,以期抛砖引玉,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45.
贺义兴  马瑞等 《地质论评》2001,47(1):82-87,T005,T006
河北省平山县阜平群是一套高角闪岩相岩石。根据宏观现象,某些地段曾经历过深熔作用过程。深熔效应以小觉地区的夕线石钾长浅粒岩最为典型。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确认,所研究的夕线石钾长浅粒岩经受了深熔作用的改造,具有丰富而显著的微区矿物学标志。主要表现为前存矿物,如钾长石、条纹长石、石英、钠长石、黑云母和磁铁矿等,不同程度地被熔蚀,主要组成元素发生迁移和重组,沿矿物的解理、裂隙及粒间形成夕线石、石英、云母、长石、金红石等再结晶相。在深熔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有两种可能形式:①选择性地从前存矿物晶格中移出;②通过前存矿物的熔融。Fe、Ti等元素从黑云母中移出,形成再结晶磁铁矿和金红石;Si、AI等元素则从黑云母和长石中移出,形成夕线石和再结晶石英。  相似文献   
46.
在铝土矿矿石结构分类(粗糙状、碎屑状、鲕豆状和致密状)的基础上,根据拜尔法工艺对矿石的要求,按矿石中主要组分的种类及其含量进一步划分为正常型、高岭石型、伊利石型、绿泥石型和混合型五个亚类。利用矿石中的Al2O3、SiO2、K2O、Fe2O3和TiO2,根据Q型聚类分析划分了三种化学成分类型。对不同矿石类型的可用性提出了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47.
晋豫铝土矿的物质组分及矿石可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豫铝土矿属-水硬铝石型,主要物质组分是-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其中伊利石和绿泥石是主要的有害杂质。在晋北区的某些矿石呈,可以出现一定数量的一水软铝石。晋北区矿石以AlO3含量料低,粘土物总量高、可磨性差为特点;平陆豫西区以Al2O3含量高、粘土物质总量低,可磨性好和预脱硅效率低为特点。  相似文献   
48.
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93,自引:8,他引:93  
周一星 《地理科学》1996,16(3):198-206
根据P.霍尔的城市变动模型,认为城市中心区出现人口负增长是城市郊区化的典型标志,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确定北京在1982 ̄1990年期间已经进入了郊区化过程,中心区人口的外迁强度为常住户籍人口的6%,作者对比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的郊区化机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和认真对待的独特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何鹏  郭硕  张阔  张天福  苏航  马一行 《地质学报》2019,93(8):2037-2054
昌图锡力银铅锌锰矿床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地区,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锡林浩特—霍林郭勒铅-锌-银-铜-钼多金属成矿亚带上新发现的一处多金属矿床,填补了该区域的找矿空白。矿床主要赋矿地层为白音高老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夹火山碎屑岩建造,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构造控矿作用明显,北西及北东向构造交汇处是成矿有利部位。热液成矿期可以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铅锌金属硫化物阶段、银矿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为探讨昌图锡力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开展了S、Pb、C、O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矿床中矿石硫化物的 δ 34 S值为0. 6‰~4‰,呈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硫的来源为相对单一的深源岩浆。矿石中Pb同位素 206 Pb/ 204 Pb值为18. 129~18. 177,平均值为18. 155; 207 Pb/ 204 Pb值为15. 500~15. 561,平均值为15. 533; 208 Pb/ 204 Pb值为37. 849~38. 049,平均值为37. 959,μ值变化范围为9. 3~9. 41,ω值变化范围为34. 69~35. 82,铅同位素组成及各项分析数据表明矿石铅为壳幔混合来源。昌图锡力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与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矿床的相似性暗示它们可能具有类似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中 δ 13 CV- PDB 值为-6. 1‰~-7. 9‰,δ 18 OV- SMOW 值为+8. 7‰~+13. 2‰,指示碳同位素来源于深部岩浆,并且晚期成矿阶段受到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菱锰矿的形成是由于温度降低以及水/岩反应的耦合作用所导致。依据赋矿围岩年代推测昌图锡力矿床成矿时代大约为130~140Ma,与大兴安岭中南段成矿高峰期相一致。矿床的形成是深部岩浆流体逐步演化的产物,岩浆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热动力及成矿物质,初步认为昌图锡力银铅锌锰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0.
李家窑膨胀岩膨胀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某地的膨胀岩进行了室内物理化学性质测试、常规的膨胀率与膨胀力及非常规的三向膨胀与大比例尺膨胀试验,分析结果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