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新疆齐求Ⅰ金矿床蚀变矿物与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2.
Lan  Hengxing  Zhang  Yixing  Macciotta  Renato  Li  Langping  Wu  Yuming  Bao  Han  Peng  Jianbing 《Landslides》2022,19(6):1391-1404
Landslides - Rock avalanche is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and catastrophic type of natural hazard phenomena. Those events typically start with a giant rock block or multiple blocks becoming...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镁铁云母成分和结构为基础,从化学键的角度讨论某些红外光谱的特征频率及其变化规律。反过来,再用这些规律,为阐述本地区变质作用的相对强度提供依据,并为找矿提供某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64.
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   总被引:72,自引:3,他引:69  
在回顾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的研究,总结前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首次采用城市劳动力结构资料,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能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综合性城市职能分类。将1990年465个城市分为4个大类、14个职能亚类和47个职能组,同时对城市职能分类的若干理论和方法论进行阐述,分类结果有广泛的认识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选取在台湾岛附近发生异常北折的台风“洛坦”和异常西折的台风“奥玛”, 对其环流形势进行对比分析, 之后将全风场分解为气候场和瞬时扰动风场, 应用扩展的β-平流模型对“洛坦”和“奥玛”的异常偏折路径进行预报尝试。结果表明: 1)两个台风的500hPa全风场分析表明, 副高及槽前西南气流为“奥玛”异常北折的主要影响系统; 而“洛坦”北侧的大陆高压与副高合并加强有利于其西折。2)扰动风场的分布表明, 北折“洛坦”南侧的西南风逐渐增大, 东侧的东南风逐渐转变为南风, 在异常偏折时刻形成一条向北的“输送带”利于其北折; 西折“奥玛”在其异常偏折过程中其北侧一直维持着一个反气旋性环流, 向西输送分量逐渐增加, 利于其西折。3)利用扩展的β-平流模型对两个台风路径进行预报, 发现在综合考虑气候态和扰动场时, “洛坦”的路径预报效果最好, 而考虑瞬时扰动场时“奥玛”的西折预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6.
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土地覆被分层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一种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层提取土地覆盖专题信息的方法.考虑客观存在的异物同谱现象,构建分层分类体系,针对不同层的地物类别选取不同的预测变量构建多项Logit模型,分步骤地提取各地物类专题信息.将此方法应用于美国蒙大拿州中部地区的土地覆盖专题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常规的使用同一组特征变量构建单一模型一次性地划分所有地物类的方法在总体分类精度上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7.
运用能值理论,评价河南省2005—2016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和效率等。结果表明:(1)从能值投入来看,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78.42%)>可更新有机能值(10.25%)>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10.18%)>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1.14%),且内部结构存在差异和发展趋势不同。(2)从能值指标体系来看,能值购买率、能值收益率、环境负荷率等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农业过度依赖工业辅助能值投入,农业产出效益不断提高,但正在远离生态可持续发展。(3)养殖业、种植业在农业能值产出中多年平均占比分别为74.46%,25.54%,其中畜牧业(73.10%)>粮食作物(14.00%)>经济作物(11.54%)>渔业(1.36%),且产出能值(棉花除外)均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8.
选择位于福建平潭岛北部芦洋埔海积平原的PT01钻孔,岩芯长度28.3 m,采用加速器碳同位素(AMS 14C)和光释光(OSL)测年建立地层年代框架,认为晚更新世富含有孔虫等海相生物化石的地层应归属于MIS 5高海面期,即MIS 5e的潮下带滨海相沉积。结合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沉积物色度、粒度分析及其参数等指标,进行了沉积单元的划分,重建了MIS 6末期以来的沉积相变化过程,揭示出MIS 5期间的多次海平面波动变化,即MIS 5高海面期沉积环境仍存在滨海、潮坪、潟湖、风成砂等沉积相之间的转换,并可能存在短暂的陆相或风化过程。而该区整个末次冰期的沉积缺失或较薄,上部全新世沉积也不发育,厚度仅为3.79 m,以沼泽相―风成砂相为主。  相似文献   
69.
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冯健  周一星 《地理学报》2008,63(8):829-844
利用分街区人口普查数据, 分析1982-2000 年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分异特征, 通过计算信息熵、绝对分异指数、相对分异指数和隔离指数等指标, 探讨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 的重构特征。研究表明: “街区尺度”是展现都市区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具有可操作性的空间尺度; 北京各类居住人口、就业人口以及住房状态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除了老年人口、性别比、户均人数和农业就业人口等少数指标以外, 1982-2000 年北京绝大部分社会指标 的空间分异程度在下降; 同期, 外来人口、各少数民族人口、高学历人口以及二产、三产就业人口等与总人口分布格局的一致性在变好, 而老年人口、文盲人口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人口 逐渐偏离与总人口分布格局的一致性。18 年间城市人口的混居性普遍增强, 但老年人口、外来人口和农业人口却表现出相对于其他人口混居性变弱而群居性增强的特征。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特征还可以从各社会指标与距离关系的演变中获得直观认识。在中国大城市转型期 间, “规模重构”和“空间效应”交互作用, 构成社会空间分异重构的外在表现, 其基础动力主要来自于制度、市场和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70.
Sustainable land use patterns ar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prerequisite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arid lands, where the environment is wholly fragile thanks to extremely limited precipitation, and where human activities have greatly transformed natural desert system by clearing natural vegetation, expanding oases and even building dams on inland rivers. However, the current studies on land use patterns are still characteriz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case studies, with almost no solid scientific basis. This paper holds that land types and their combination patterns are the principal basis for designing sustainable land use patterns, and that GIS and RS-based large-scale land type mapping and the study of their spatial combination structures should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duced by irrational land use mostly result from their deviation from the natural properties of land types. Taking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NSTM) as an example and considering land type patterns as the basis of land use patterns,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vertical oasis- and-mid-mountain two-belts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sustainable mountain land use model for arid lands put forward in recent years; and in terms of oases patterns, it outlines oasis development models, including intensive land use pattern in alluvial-diluvial fans, moderat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tern in alluvial plains, and ecological land use pattern in river-end o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