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540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从赋矿岩系岩石类型的多样性论羊拉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工作,将羊拉铜矿床按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组构分出9种类型,包括矽卡岩型、大理岩型、砂板岩型、角岩型、凝灰质流纹岩型、玄武岩-辉绿岩型、花岗质碎裂岩-花岗斑岩型、安山岩型和绢英岩型。矽卡岩型矿石是构成矿体的最主要矿石类型,但在不同矿段可由碳酸盐岩(里农)和凝灰质火山岩(贝吾)两种原岩形成。矿体在赋矿岩系中有3种产出形态:顺层呈层状.似层状;沿花岗岩与沉积岩接触面呈透镜状;贯穿岩体和沉积岩呈大脉状。它们均与后期构造密切相关,矿体无确定的顶、底板岩石,围岩蚀变以矿体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矿床相对赋矿岩系显示出明显的后成性,属于印支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与古生代混杂岩通过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42.
43.
44.
郑文俊  田山  邵永新 《中国地震》2005,21(2):260-268
开展了华北地电阻率异常参数提取的研究,以1980—2001年的异常参数为输入进行了全时空扫描,并对其动态图像演化做全面分析,由此提取出华北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地电阻率短期前兆的判别标志。为了进行初步检验,本文依上述判别标志对华北近年地电阻率动态图像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49.
当前低空航测工程实践中的许多技术问题,仅靠个别研究是不够的,必须运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低空航测系统由飞行平台、成像传感器和航测处理等技术部分构成,各部分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必须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的研究。同时,系统还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必须研究如何在不可改变的外部制约条件下,优化系统,达到系统目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It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low strength and high compressibility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soil. In addition to other techniques, reinforcement can also be used in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and decreas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is kind of soil.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s of a natural fiber on the consolidation and shear strength behavior of Shanghai clayey soil reinforced with wheat straw fiber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one 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and triaxial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samples of unreinforced and reinforced Shanghai clayey soil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randomly distributed wheat straw fib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onsolidation pressure decreases and the coefficient of swelling and compression generally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fiber content until a optimum content value. Furthermore, the addition of wheat straw fiber leads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hear strength and friction angle of the natural soil and there is an optimum wheat fiber content that makes this increase maxim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