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7,27(1):47-48
2006年,人人都说成都的冬天一点也不冷,是个暖冬。2007年的春节,成都市民是在阳光明媚中度过的。二月份气温一路飚升,连续多日最高气温超过20℃,腊梅谢了,红梅开了,桃红了,柳绿了,春天就这么一跃提前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在经历了短暂的寒潮后,三月的天空又迎来了太阳。  相似文献   
32.
太阳像一位慈祥的家长,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用它的光和热照亮、温暖、团结着太阳系这个大家庭,生灵着地球上的万物.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太阳绝不会有地球上的生命,更不会有我们人类!  相似文献   
33.
中亚区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重要而复杂,伊塞克湖流域周边山区分布的天山云杉原始森林为揭示区域过去几百年气候水文变化事实和规律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本文利用伊塞克湖周边山区4个点的树木年轮宽度、入湖年径流量以及CRU格点气象资料,基于对树轮宽度指数对区域水文和气候要素响应关系分析,利用区域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重建了伊塞克湖355a来的入湖径流量变化历史,二者线性转换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30.2%。重建径流量的丰枯阶段变化与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相对应。但与天山南坡的阿克苏河流域的径流量的低频变化特征不一致,在1850年前的变化趋势相反。空间相关分析发现伊塞克湖流域重建径流量变化能较好地代表中亚天山北坡以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新疆北部平原区降水变化。此外,还发现了伊塞克湖径流量与北大西洋长周期年代际震荡(AMO)在年代际尺度的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34.
根据采自福建沙县萝卜岩保护区的树轮样本,建立了一个长度为207年的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序列与夏秋干旱季节温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还发现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序列与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IAPO)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0(p<0.01),这种关系实质上指示了夏秋干旱季节...  相似文献   
35.
Li  Lei  Tan  Jingqiang  Zhang  Dazhou  Malkoti  Ajay  Abakumov  Ivan  Xie  Yujiang 《Computational Geosciences》2021,25(5):1565-1578

Seismic model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ophysics and seismology for estimating the response of seismic sources in a given medium.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 MATLAB-based package, FDwave3D, for synthetic wavefield and seismogram modeling in 3D anisotropic media. The seismic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over the staggered grid, and it is applicable to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surveys. The code package allows the incorporation of arbitrary source mechanisms and offers spatial derivative operators of accuracy up to tenth-order along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First, the 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n, the code has been tested and verified against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btained for the homogeneous model. Further, the numerical examples of layered and overthrust model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its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36.
基于树轮δ~(13)C的阿尔泰山南坡夏季降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阿尔泰山南坡东、中、西部3个样点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δ13 C序列,结合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表明,树轮δ13 C序列对阿尔泰山南坡夏季降水有较好的响应,最高相关系数可达到-0.682(p0.0001)。利用回归方法重建了过去160年来阿尔泰山南坡夏季降水量。阿尔泰山南坡夏季降水在1850—1871年偏多,1872—1956年经历了长期的干旱,20世纪60年代至今,随着新疆整体气候的暖湿化,阿尔泰山南坡经历了较长的湿润期。重建的夏季降水与上年冬季北极涛动(AO)有较好的相关性,北极涛动可能对阿尔泰山南坡过去160年降水有较大影响。阿尔泰山南坡过去160年夏季降水变化存在11a(95%)、2.7a(95%)、2.4a(95%)、2.1a(99%)和2.0a(99%)的准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37.
以青藏高原为目标采用弹性体本构关系, 模拟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 挤压对巴颜喀拉块体及邻区的影响. 通过降低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 模拟1900年以来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MS≥7.0强震, 计算序列中前面地震对后续强震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 ① 巴颜喀拉块体背景场应力水平大致与块体西部等效应力同等大小, 自西向东逐渐递减, 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和中部等效应力从南向北逐渐递减, 东部地区等效应力比较低; ② 模拟的14次地震序列中, 有8次发生在前面强震所引起的等效应力增大的区域内, 2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增大和减小的过渡区域内, 3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减小的区域内; ③ 从强震序列所引起的应力相互作用看, 历史地震对197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影响结果为: 历史地震加速了1973年亦基台错、 1997年玛尼和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的发生, 昆仑山口西地震对汶川地震的影响较小, 汶川地震对玉树地震的发生不具有加速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38.
HFE在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是地震勘探中获得高质量数据的关键,而分辨率与信噪比的相互制约关系是高分辨率处理的根本问题。本文基于反褶积的基本原理,采用压缩子波的方法,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高频拓展法(High Frequency Expanding,HFE)处理。通过测试子波压缩参数,分析研究可选参数对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保真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参数,并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结果表明,HFE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其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处理后的剖面弱反射带层间细节反射更为丰富,横向变化清晰,频带变宽,分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9.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本3·11地震间的可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郯城以北的段落闭锁程度有所减弱,中南段东部地区主张应变率增强,处于拉张状态;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应变积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2013~2017最新一期反演结果显示莒县以北断层闭锁程度仍较高,闭锁深度较深,为右旋挤压亏损,是1668年郯城地震的未破裂段;莒县以南到泗洪附近断层闭锁程度较低,无滑动亏损积累;泗洪以南到嘉山段断层闭锁程度较高,是历史地震的未破裂段,同时该地区小震不活跃,易于应力积累,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0.
The wet-dry changes in recent 40 years in taklimakan are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INTRODUCTIONAlongwiththePetroleumexploitationofTarimBasin,consideringaboutwaterresources,peoplepaidmuchattentiontothestudyofthemodernclimatechangeinTaklimakanarea.SomePeoplehaddonemanalySeSwiththemeteorologicaldatainthearea(Yang,1992;Jietal.,1992;Zheng,1991;Xue,1989;Li,1989;Wenetal.,1988).BasedontheO~ionaldstaofprecipitationinrecent40years,thisPaperCarefullyanalyZedthewet-drychangeinrecentseveraldeCadesinTaklilnakanareaanditsneighdringareas(thenorthernXinjiang,QinghaiandGansuP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