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21.
本文研究了兴都库什及帕米尔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h<70km的地震分布广泛,h≥100km的地震形成-S形的倾斜中源地震带.在71.5°E以西,中源地震带倾向接近正北,倾角随深度变化,在深部接近垂直,且倾角自西向东逐渐变陡,在71.5°E以东,倾向逐渐由东南变为正南. 分析了121个mb≥5.0地震的机制解.浅源地震机制解的P轴大多位于NS和NNW-SSE方向,且多近水平,反映此区受到NS或NNW-SSE方向挤压.各剖面应力轴分布规律性强,在150km以下,总的趋势是机制解的T轴接近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下倾方向,而P轴倾角较小且垂直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走向.  相似文献   
22.
变形监测网的质量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变形监测网络的质量测度-精度、灵敏度和可区分度进行了讨论,重点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应用的条件,并以算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23.
岩石层流变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岩石层的流变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包括高温高压岩力学实验,而且还包括岩石圈的地质构造,物质组成和温度场特性的研究,70年代以来岩石力学实验和地质热研究的成果推动了岩石层流变学的发展,目前,人们应用已有的实验结果建立了岩石层流变学的剖面,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许多大地构造现象,但是,人们对流变机制的转换,水对岩石层流变性的影响等问题尚不清楚,因此,为了深入的了解岩石层流变性质在岩石层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应用,必须开展岩石层流变机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便建立流变性质的三维分布,本文主要分析了岩石层的流变性质随深度变化的研究结果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讨论了确定岩石层粘度或流变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岩石层的流变学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4.
吉林省是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大省之一,矿泉水资源也质优量大,且具有竞争优势,开发利用率极为可观。本文从非金属的深细加工、尾矿利用,矿业结构调整以及矿泉水的开发规模等方面探讨了利用我省的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后发优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25.
通过分析2006年2月温州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得到该序列具有①频度高、衰减慢、持续时间长;②震中分布集中且呈北西向展布;③震源浅;④各台站P波初动符号基本保持不变;⑤较大地震发生前,空间上出现空段,时间上表现为“增强—平静—发震”;⑥h值先变小后变大,b值缓慢变大等特点。结合地震应急时的预报实践,重点研究了地震趋势判断中比较有效的指标或参量,希望能为以后珊溪水库地震趋势的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楚雄盆地洒芷油砂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楚雄盆地洒芷油砂矿位于元谋隆起西部边缘洒芷背斜上。洒芷油砂充填在上三叠统舍资组-干海资组砂岩孔隙和裂隙中,油砂多层分布,厚度变化大。通过薄片分析确定,储集层砂岩有效面孔率为9.13%~12.66%,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中等,储层次生孔隙和裂缝发育。湖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为有利储层。洒芷油砂是古油藏经历燕山期和喜山期多次强烈构造活动改造而形成,成藏模式可以概括为:成藏-抬升氧化-埋深再成藏-热变质-抬升再氧化。  相似文献   
27.
基于RS和GIS的大庆市湿地景观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2,1996,2001和2003年4期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2-2003年间大庆市湿地动态变化及成因,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大庆湿地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①2003年大庆湿地总面积为4255.30 km2,相比1992年减少了413.35 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显著,共减少了480.56 km2;②未来10年内大庆各湿地面积占大庆市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湖泊:7.862 3%、沼泽:8.633 7%、河流:0.823 3%、滩地:1.558 7%、水田:2.754 7%、库塘:0.317 4%.  相似文献   
28.
黄河干流营养盐分布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流是海洋获取陆源物质的主要途径,河流营养盐含量和结构的变化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黄河干流营养盐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7月(汛期)对黄河流域水体和土壤进行了综合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悬浮颗粒物和营养盐等的变化特征及对黄河物质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参数受地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在上游浓度较低,在中游相对稳定,下游浓度有一定程度升高;相比于贵德而言,黄河利津段悬浮颗粒物、溶解硅和硝酸盐分别增加了近66%、60%和800%。磷限制是黄河营养盐限制的主要特征,且氮磷比呈升高趋势;与资料对比发现,黄河氮增加约1倍,硅下降60%后相对稳定,而磷略有下降。从目前分析看,支流与干流的氮营养盐构成有显著差异。在沿岸表层土壤营养盐含量较高的区域,河段内营养盐含量也较高。流域人类活动是黄河氮营养盐含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流域降水减少、水土保持等导致的物理侵蚀作用减弱是黄河硅和磷减少的重要因素;自1986年后,流域泥沙减少导致河流溶解硅降低了约34%,这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9.
空区的剩余沉降值计算是采空区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FLAC3D直接模拟早期采煤形成的老采空区塌陷状态,计算出老采空区的剩余沉降量。以山东枣庄安博化工项目为例,首先采用物探、钻探手段探测老采空区深度、顶板塌落与破碎状况以及地质地层信息,其次结合岩心试验地质材料参数结果进行FLAC3D模拟,计算自重作用下采空区剩余沉降量,以及加载建筑后老采空区剩余沉降值,对比了传统概率积分法计算沉降值,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计算方法是可靠的。最后分析加载应力与破碎带剩余沉降值的数量关系。为老采空区土地稳定性评估以及剩余沉降量的计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30.
满浩然  臧淑英  李苗  张鑫 《测绘科学》2021,46(3):124-132
针对无源微波遥感时间分辨率高可以克服云层影响获取地表温度的问题,该文应用AMSR-E微波亮度温度数据,分别选取了基于发射率估计的单通道反演法和多通道线性拟合法反演东北地区地表温度。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算法改进:对单通道反演法按照植被生长周期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分别建立发射率估计方程,探究各微波通道在每种地表覆被类型的反演能力并组合反演精度最高的通道,将微波极化差异指数作为表征发射率参数加入多通道拟合方程。结果显示,获取的地表温度剔除水体和冰雪无效像元后可用性达到100%,改进后的单通道反演法均方根误差由3.58~4.6降低至2.0~3.1,在75%的区域的误差小于2 K;多通道拟合法的最终均方根误差为2.6~3.5,同样有较高精度且只使用微波亮温数据就能获取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