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89篇
  免费   22552篇
  国内免费   44858篇
测绘学   6192篇
大气科学   24759篇
地球物理   21516篇
地质学   53466篇
海洋学   20565篇
天文学   8929篇
综合类   5275篇
自然地理   6497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1535篇
  2021年   2214篇
  2020年   3040篇
  2019年   6283篇
  2018年   6847篇
  2017年   6516篇
  2016年   6701篇
  2015年   6067篇
  2014年   5841篇
  2013年   7422篇
  2012年   6823篇
  2011年   7011篇
  2010年   6794篇
  2009年   6526篇
  2008年   5600篇
  2007年   5554篇
  2006年   5099篇
  2005年   4339篇
  2004年   4358篇
  2003年   3816篇
  2002年   3529篇
  2001年   3100篇
  2000年   2648篇
  1999年   2344篇
  1998年   2380篇
  1997年   2416篇
  1996年   1900篇
  1995年   1835篇
  1994年   1636篇
  1993年   1535篇
  1992年   1368篇
  1991年   1092篇
  1990年   1125篇
  1989年   922篇
  1988年   817篇
  1987年   798篇
  1986年   644篇
  1985年   666篇
  1984年   793篇
  1983年   610篇
  1982年   642篇
  1981年   531篇
  1980年   516篇
  1979年   466篇
  1978年   385篇
  1977年   375篇
  1976年   338篇
  1974年   323篇
  1973年   35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oids with kinetic energy from 0.1 to 440 kt TNT are estimated based on NASA satellite observations made in 1994–2016.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number of falling meteoroids are construc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values of their initial kinetic energy, initial velocity, initial mass, altitud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of the maximum total radiated energy region, and the year of the fall. Correlation dependences “mass–initial kinetic energy,” “maximum total radiated energy region altitude–initial kinetic energy,” and “maximum total radiated energy region altitude–initial velocity (the square of the initial velocity)” are constructed.  相似文献   
42.
曹贤忠  曾刚 《热带地理》2019,39(3):472-478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与区域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创新网络测度、创新网络与区域增长关系、创新网络作用于区域增长方式等方面的文献发现:网络资本可以弥补社会资本在解释企业创新结网经济价值方面的不足,区域增长呈现出网络化特征已成为学界共识,知识流与邻近性能较好地解释创新网络与区域增长的关系机理。然而,当前研究对社会资本如何促进区域增长,网络资本与区域增长关系模型如何构建,不同类型的邻近性与知识对区域增长的影响有何差异等问题尚不明确,建议重视网络资本对区域增长的作用并实证检验二者的关联,同时还应重视创新网络中企业家精神、创新个体心理行为特征等因素对区域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水介质的变化较为敏感,是研究沉积物沉积时古气候、古环境的有效手段。选取了对沉积环境介质较为敏感的锶(Sr)、钡(Ba)、铜(Cu)、铀(U)、钒(V)、镍(Ni)、钍(Th)等元素作为判别指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上新统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和更新统七个泉组三套富锶岩层的古气候和古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从油砂山组到七个泉组沉积时总体上为干旱的气候环境;湖盆水体的盐度较高,表现为咸水环境,且从油砂山组到七个泉组随着地层变新,盐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和七个泉组沉积时湖盆水体均表现为中等分层、湖水循环较为顺畅的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44.
随着海洋生态系统模型的发展,生态变量增多,众多生物过程参数量值的确定成为制约生态环境模拟的瓶颈问题,生态系统结构区域性要求模型中的生态参数具有区域差异。为探究不同海区的关键参数及参数敏感度的空间差异,本研究在渤、黄海建立了ROMS-CoSiNE物理–生物耦合的高分辨率生态系统模型,并对13种生态参数的敏感度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中部与渤海及近岸海域的敏感度差异较大。渤海敏感度最大的参数为决定光合速率的浮游植物P-I曲线初始斜率,其次为浮游动物捕食半饱和常数和浮游动物最大捕食率。而南黄海中部敏感度最大的参数为浮游动物最大捕食率,其次为浮游植物死亡率和浮游植物P-I曲线初始斜率。结合敏感度分布及浮游植物生物量收支得出,渤海水体透明度较南黄海偏低、浮游植物生长光限制较强,是引起浮游植物P-I曲线初始斜率敏感度在渤海高于黄海的主要原因。浮游动物最大捕食率及浮游植物死亡率的敏感度空间差异,受渤、黄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差异的影响,与生态系统中的高度非线性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45.
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缺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缺氧现象日益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缺氧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应用区域海洋模式并耦合生态模式,对东海的生态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与观测数据比较显示,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江口外生态变量的分布趋势。另外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敏感性实验,探讨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底层缺氧现象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变化虽然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对缺氧区域面积却存在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增加,水体层化增强,表层叶绿素浓度增加,最终导致缺氧区域范围扩展;径流量减小,水体层化减弱,表层叶绿素浓度减小,缺氧区域范围缩小。风向和风速的改变不仅影响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还影响缺氧区域面积。  相似文献   
46.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海洋卫星军民融合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存在的主要差距,并分析造成这些差距和障碍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从标准体系融合、技术融合和数据融合三个方面提出我国海洋卫星军民融合发展思路,并结合发展思路提出了科学统筹、科技引领、开放协作、以人为本的军民融合发展举措,为海洋卫星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7.
Subsurface deformation is a driver for river path selection when deformation rates become comparable to the autogenic mobility rate of rivers. Here we combine geomorphology, soil and sediment facies analyses, and geophysical data of the Late Quaternary sediments of the central Garo-Rajmahal Gap in Northwest Bengal to link subsurface deformation with surface processes. We show variable sedi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slow rates (<0.8 mm/year) in the Tista megafan at the foot of the Himalaya to nondeposition at the exposed surface of the Barind Tract to the south, enabl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ture soils. Combined subsidence in the Tista fan and uplift of the Barind Tract are consistent with a N-S flexural response of the Indian plate to loading of the Himalaya Mountains given a low value of elastic thickness (15–25 km). Provenance analysis based on bulk strontium concentration suggests a dispersal of sediment consistent with this flexural deformation—in particular the abandonment of the Barind Tract by a Pleistocene Brahmaputra River and the current extents of the Tista megafan lobes. Overall,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control by deeply rooted deformation patterns on the routing of sediment by large rivers in foreland settings.  相似文献   
48.
We describe a partial filament eruption on 11 December 2011 that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clusion of mass is an important next step for understanding solar eruptions. Observations from the Solar Terrestrial Relations Observatory-Behind (STEREO-B) and the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 spacecraft were used to remove line-of-sight projection effects in filament motion and correlate the effect of plasma dynamics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filament height. Flux cancellation and nearby flux emergence are shown to have played a role in increasing the height of the filament prior to eruption. The two viewpoints allow the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a large mass-unloading, the subsequent radial expansion, and the eruption of the filament to be investigated. A 1.8 to 4.1 lower-limit ratio between gravitational and magnetic-tension forces was found. We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following the loss-of-equilibrium of the flux-rope, the radial expansion of the flux-rope was restrained by the filamentary material until 70% of the mass had evacuated the structure through mass-unloading.  相似文献   
49.
在张力腿平台筋腱与海底桩基连接后,需要筋腱支撑浮筒为筋腱提供足够的浮力,保证筋腱在平台运抵工作海域之前不会发生倾覆。针对南海油田自主研发的张力腿平台筋腱实际尺寸及设计要求,设计了适用于1 061 mm(40英寸)筋腱、500米水深的张力腿平台筋腱支撑浮筒,并对筋腱支撑浮筒主要受力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所计算的载荷情况对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并得到了结构的应力集中点与最大变形点,为筋腱支撑浮筒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0.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了地下水失衡,地下水失衡又给矿产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与地下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通过对内蒙古鲁新井田典型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采矿导致地下水失衡机理,深入剖析矿井开采充水条件及矿山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合理提出了促进矿产开发与地下水保护相互协调的对策建议,为实现"采矿保水"协调统一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为类似地区矿产开发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保障生产安全,保护地下水环境安全,实现资源绿色开发有较好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