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东北地区黑土退化地球化学指示与退化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了黑土不同退化类型的地球化学指标变化,并与20世纪80年代对比分析了黑土下降的面积和强度.结果显示,有机质下降和盐碱化是黑土退化的关键因素,在有机质缺乏区和碱性土壤区,土壤C/N值均小于10.0,且全氮、全磷、全硫、有机碳等指标间呈现弱相关性,而代表黏粒的铝、铁氧化物或指标与易被这些物质吸附的微量元素仍保持“生命共同体”特点.对比海伦及公主岭地区不同时期土壤锌、钼等微量元素含量,显示锌、钼等微量元素含量10年来均明显下降,表明在黑土有机质流失以及土壤盐碱化过程中土壤全氮、全磷、全硫以及锰、锌等营养元素在一定程度上随之流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松辽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减少面积达54.45%,有机碳减少了131 Mt,其中向大气释放碳数量为26.2 Mt.在开垦相对较晚的黑龙江省,黑土有机碳下降程度最强,由北向南随着开垦程度增强,有机碳下降程度反而相对较小,体现随着开垦程度增强,有机碳不断趋于平稳的过程.通过统计及对比研究认为,在研究黑土退化及黑土开发保护过程中既要重视人为活动导致的土壤养分流失,也要重视黑土向强酸、强碱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92.
刘泽  张志  陈建平 《江苏地质》2020,44(4):401-406
基于ASTER数据、Landsat 8数据及WorldView-2数据,采用波段组合法、最小噪声分离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波段比值法,结合岩石光谱曲线,综合提取了新疆北山地区侵入岩的岩性特征。对WorldView-2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最小噪声分离,并将R(PCA2)G(PCA1)B(PCA4)、R(MNF2)G(MNF1)B(PCA1)、OLI数据R(B7)G(B6)B(B5)进行假彩色合成,利用OLI数据中的B5/B2、B2/B1突出花岗岩。这些方法解决了复杂岩性的影像色调差异较小、细节不清晰等问题,降低了岩性划分及解译的难度,使各种岩性界线更加明晰。结合前人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对研究区侵入岩岩性进行了系统解译及分析。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利用,有助于更有效地识别复杂岩性并进行更详细的岩性分类,提高遥感岩性识别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393.
Understanding the multiscale impacts and driver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landscape pattern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ESs), especially water-related ecosystem services (WESs), i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logical management. However, the multiscale impact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landscape patterns for ESs have not been adequately explained. In this study, multivariate data were employed, and the InVEST model, trend test method, coupled GeoDetector and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TWR) method were utilized to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landscape patterns and WES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PRDUA) at various grid and administrative scales from 1990 to 2020 and to determine the driving mechanisms affecting WE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patterns and WESs in the PRDUA were consistent, forming a binary spatial structure of core and peripheral areas in an inverted “U” shape around the estuary of the Pearl Ri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patterns and WESs weake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cale,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0.10 from 5 km to 10 km grid scale. Additionally, precipitation (PRE) was the main factor controlling WESs changes in the PRDUA, explaining more than 50% of the changes in WESs, and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ranged from 0.0825 to 0.1584. Changes in WESs were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natural factors, including PRE, landscape pattern, elevation, slope,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population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Overall, these findings could contribute to optimizing regional landscape patterns and foste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urban agglomerations.  相似文献   
394.
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等资料,对阳江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形成条件与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作者从盆地分析入手,明确了走滑拉分的成盆模式有利于烃源岩形成,并首次利用Badlands盆地模拟揭示了阳江凹陷古地貌及沉积发育特征,指出该区属于典型有利于烃源岩的形成和发育的内源沉积;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析其断裂体系...  相似文献   
395.
基于穆棱河-兴凯湖平原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土壤养分元素数据,参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对研究区土壤养分进行分别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全氮、全磷、有机质、硫、锰、钼、氧化铁以丰富—较丰富为主,全钾以三等适中为主,研究区缺乏氧化钙、氧化镁、硼、锌、铜...  相似文献   
396.
水汞含量随观测时间变化及与观测环境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进行对比观测实验,对水汞观测中同一水样的汞含量随观测时间变化及与观测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一些结果。该结果对台站监测工作中仪器发生故障时的样品分析处理,以及特殊条件下的短临跟踪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97.
李健  王宇  刘泽  李哲  吴大伟  陶汉涛  张磊 《气象科技》2022,50(5):724-733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s )神经网络,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雷电定位数据开展了雷电预报研究。首先构建了引用注意力机制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Attention ConvGRU);然后将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和对应时间段(6 min)的雷电定位数据处理成图像数据后输入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出可预报雷电的模型,包括3种模型:单雷电数据模型、单雷达数据模型和雷电〖CD*2〗雷达双数据模型;最后开展了预报试验和定量评估。综合评估表明,本文建立的雷电预报模型综合预报准确率达到96.74%,虚警率35.83%,关键成功指数(Critical Success Index, CSI)为0.2072。个例分析表明,预报模型对于具有明显移动趋势的雷暴过程(A类雷暴)的预报效果优于不具有明显移动趋势的雷暴过程(B类雷暴),且随着B类雷暴强度减弱模型预报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98.
根据水下爆炸作用下设备冲击响应的分析原理,分析了一组实验测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一维离散小波分析,提取了信号的细部特征,最后计算了各频带的能量百分比和缓冲平台的吸收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缓冲平台主要吸收20 Hz以上的高频振动能量,吸收系数在0.99以上,该设计结构能有效减缓振动冲击;低于20 Hz的低频振动能量60%以上都传递给设备,但小幅度的低频振动不会造成设备损坏,从而确保了设备在严酷的冲击环境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399.
在圆柱混凝土单轴压缩CT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提供的混凝土体损伤破裂演化图像,定义每一点的Cr数变化量为该像素点CT数与其后紧邻的同行像素点、其下紧邻的同列像素点的CT数差的绝对值中的较大值.根据CT数在扫描断面上的分布规律,设定了提取疑似裂纹区的像素点CT数变化量标准值ξ=20,进行了疑似裂纹区的检出操作.并对其上的几何信息和CT数进行了统计,接着定义了裂纹长度和宽度,利用该参数对裂纹尺寸进行了计算.该工作对于推动混凝土工程CT图像定量化描述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