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0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748篇
测绘学   250篇
大气科学   648篇
地球物理   480篇
地质学   1655篇
海洋学   351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3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Analysis of rock structure stability in coal min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limit point instability is used to analyse the stability of rock structures in coal mines. A general method of analysing stability of rock structures is put forward and a uniform instability condition of rock structures is set up. Some instability phenomena, such as rock bursts in circular roadways, pillars and long walls, and the outburst of coal and gas from circular roadways, are discussed analytically. At a later stage, the critical point of rock structure instability is determined.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coal, and the geometric size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rock structures is carefully analysed.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The integration of Sensor Web Enablement services with other 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OGC) Web Services as Geospatial Processing Workflows (GPW) is essential for future Sensor Web application scenarios. With the help of GPW technology, distributed and heterogeneous OGC Web Services can be organized and integrated as compound Web Service applications that can direct complicated earth observation tasks. Under the Sensor Web environment,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Sensor Web Services are common. We have proposed an asynchronous GPW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ensor Web Services into a Web Service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workflow technology. We designed a Sensor Information Accessing and Processing workflow, an asynchronous GPW instance, to take an experiment of observing and mapping ozone over Antarctica. Based on our results, our proposed asynchronous workflow method shows the advantages of tak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mapping tasks.  相似文献   
126.
127.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中国未来气温变化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35个全球气候模式历史模拟与RCP4.5预估结果,通过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对中国气温进行多模式集合研究,给出了中国未来气温变化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中国21世纪冬夏将持续升温,且升温具有冬季高于夏季,北方高于南方的特点。初期(2016—2035年)北方有很大可能(80%)升温超过0.7℃,南方升温相同幅度的概率则超过50%;中期(2046—2065年)北方和南方升温超过1.5℃的概率分别为80%和50%;末期(2081—2100年),北方(南方)有80%(50%)的可能的升温超过2℃。气温预估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无论冬夏,21世纪不同时期升温相对较弱的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南侧和中国东南地区为不确定性低值区,基本低于0.6℃,对应可信度较高,如21世纪初期信噪比超过4;而不确定性的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东北平原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侧等升温相对较大的地区,普遍高于1℃,对应可信度较低,如初期信噪比低于2.5。此外,基于信噪比对比发现除青藏高原东部外,其他区域夏季预估的可信度均高于冬季,21世纪末期高于初期,且空间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28.
129.
抚顺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乐  吕志红  张鸿  隋明  马晓晨  刘帅  刘明 《气象科技》2016,44(6):998-1003
利用1951—2012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章党观测站月平均降水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从大气环流等方面对抚顺地区夏季降水异常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抚顺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明显年际尺度周期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越偏北、强度越强则抚顺地区降水强度越大。抚顺地区降水强(弱)年,500hPa高度场抚顺地区位于距平低涡(高压)底前部,850hPa风场抚顺地区处于西南(偏北)气流控制之下,海平面气压场抚顺地区位于蒙古气旋底前部(反气旋前部),比湿场抚顺位于比湿距平正值(负值)区内。降水强年的温度场距平低值中心落后于500hPa高度场低值中心,利于高空槽的发展,有利于降水的维持加强,降水弱年的温度场距平低值中心与500hPa高度场低值中心相配合,对高空槽脊的发展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0.
余荣  江志红  马红云 《大气科学》2016,40(3):504-514
本文利用NCAR开发的CAM5.1(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5.1)模式,针对我国东部大规模城市下垫面发展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大规模城市群发展可能使得南海夏季风提前1候爆发;机理分析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中国东部城市群发展引起的陆面增温,使得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南北温差提前逆转、中国东部区域海平面气压降低,导致中南半岛到南海地区西南气流加强,中南半岛到南海地区降水增加,而凝结潜热垂直变化强迫出的异常环流,促进了南亚高压的加强及提前北跳,相伴随的高层抽吸作用有助于季风对流的建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减弱东撤,从而形成了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高低层环流条件,导致南海夏季风提前爆发。另外,观测结果表明1993年之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日期相对上一个年代明显提前约2候,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年代际变化存在时间段的吻合,表明城市下垫面发展可能是南海夏季风提前爆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